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龚彩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朗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龚彩
        恩施市沙地乡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朗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既可以在课前教学时候使用,用于有效地引导学生,又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更加热爱传统文化,还可以开展情境演绎活动,让学生能够在乐趣中朗读,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朗读;作用
        引言:在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朗读教学的方式较为固定、单一,并且未能引起教师的关注,许多教师仅将阅读、写作作为重要的教学方面,导致课堂教学长期不平衡,致使学生缺乏朗读能力。因此,必须增加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多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朗读,有利于提升朗读能力。
1.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
1.1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学生语感的好坏会决定阅读学习的质量,这就需要通过朗读的方式,逐渐地加强学生对某篇课文的语感,从而有助于开展阅读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至关重要,能够影响学生学习语文课文的体验感,这就需要通过朗读的方式,不断地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        习效率。
2.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应用策略
2.1在课前时候进行朗读
在教学语文课文之前,往往会要求学生齐声朗读或自读课文,提前预知课文内容,这会为后续的课文讲解做铺垫,在此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活动,让学生觉得朗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令其更加投入地参与朗读,从而能够提升朗读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讲解课文《场景歌》之前,教师可以提前配乐,将该篇课文变为有趣的“歌曲”,先引领学生朗读一遍课文,再令其自行朗读,在这样有节奏的朗读过程中,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开展阅读教        学;在讲解课文《金色的草地》之前,可以挑选出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令其带领全班同学进行朗读,令其他学生学习优秀学生的朗读技巧,再齐声朗读课文,促使学生练习学习到的朗读技巧。
2.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经典诵读活动是为了传唱经典文化,需要学生通过诵读方式,深刻体会经典文化内容,熏陶情操,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学生积攒更多的朗读学习经验。


例如,在教学完三年级下册后,教师可以整理一、二、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所有古诗,将其作为经典诵读活动的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带入课堂,要求每名学生从课件中挑选某首古诗,先用5分钟的时间回顾古诗内容,熟悉朗读方式,随后按照座位排序,依次起身朗读古诗,并且可以让学生做选择,在不能推荐自己的前提下,给自认为朗读能        力最好的同学投票,最终让得票最多的学生起身,向其他同学讲述自己的朗读技巧。另外,除了可以使用教材中的课文资源,还可以从其他渠道找寻优质的经典文化著作,将其引入课堂,促使学生朗读著作,既有利于增加知识量,又有利于提升朗读兴趣。
例如,可以将《声律启蒙》、《千字文》、《三字经》等经典传统文化著作引入课堂,挑选其中具有代表的段落,或者通篇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每篇或每段文字的含义;可以将更多的优秀古诗引入课堂,如《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题都城南庄》、《大林寺桃花》等,这些古诗中都有流传千古的名句,需要让学生多遍诵读。
2.3开展情境演绎活动
顾名思义,情境演绎活动会让学生围绕某个故事或课文,多名同学互相合作,互相对读文章内容,这就能够满足朗        读要求,并且需要将自己想象带入文章的人物中,体会人物的悲欢离合,较为精确地拿捏人物的情感特质,这样才能读出情感,让聆听朗读的学生深有感触,进而在班级内形成积极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促进学习。
例如,在讲解课文《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的时候,由于本文是从文学作品中摘抄所得,所以在文中拥有较为有趣的内容,以及多段人物间的对话,这就可以作为情境演绎活动的素材,在课堂上,以同桌同学作为分组标准,分出多个小组,每组自行商议,两人分别饰演王葆、奶奶,互相演绎文中的对话,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注重情感变化,如在奶奶要给王葆洗脚的时候,王葆给奶奶说:“我不干        ,我怕烫”,在这句话中,体现出王葆的胆怯性格,需要饰演王葆的学生用较为胆怯的语气朗读,这样才能让演绎活动更加活灵活现。然后,邀请每组学生尽情地上台表演,每当一组结束后,需要其他同学予以掌声鼓励,在所有小组表演完后,需要教师作为评审,对各组的朗读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适当的纠正建议。另外,在情境演绎活动之前,为了令学生更清楚朗读情感的变化,可以事先下载好朗读示范音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要求学生学习他人的朗读方式、技巧,从而为活动做好充分地准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朗读能够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诸多用处,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建立敢于在课堂上讲话的信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更有利于学习。因此,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朗读方式,逐步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施婧.小学语文课题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名师在线,2021(02):43-44.
[2]薛陈曦.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求知导刊,2021(04):53-54.
[3]吴治兰.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朗读的艺术[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