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第6期   作者:侯成英
[导读] 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一般靠嘴说或心中默念,自身的思维意识同样在运转和思考,

        侯成英
        滕州市荆河街道荆西小学   山东  枣庄   277599
        摘要: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一般靠嘴说或心中默念,自身的思维意识同样在运转和思考,只是方式方法或效果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运用群文阅读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以下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教学策略分析
引言
        群文阅读简单来讲就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某个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的一种教学实践方法。近年来,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群文阅读逐渐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群文阅读能够在短时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议题的引导下,在问题的驱动下思考、讨论、发现、练习、归纳,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出发开展群文阅读教学。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价值
        (一)增加阅读的数量,让学生读得更多
        我们都深知多读书、多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但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大多数教师仍然保持着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只教教材中课文阅读的做法,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的出现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丰富了语文课程的资源,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
        (二)提高阅读质量
        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有所不同,群文阅读可以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这样不仅不会因为市面上的劣质阅读书籍降低学生的阅读效率,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够快速地在文本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在全文阅读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应用精读和略读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从而提高教师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提高阅读的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具备一定的快速收集、加工、处理、反馈信息的能力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的讲授往往需要花费2~3个课时,这种少、慢、差、费的做法显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提升。而群文阅读的教学,则需要学生在一个课时内完成3~4篇文章的阅读,这对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无疑是个不小的考验,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并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和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想象力直接影响其写作。学生的作文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是自身阅读与经历的一种转化,而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较容易将积累的阅读知识逐渐融入写作中。同时,语文课文作为最便利的群文阅读材料,学生使用和借鉴也会更加方便。教师可以以一篇课文为中心,让学生模仿其写作方式。例如学习《翠鸟》一课,教师可让学生以课文的模板,选择自己熟悉或喜欢的鸟类为主题进行描写,包括常见的鸡、鸭、鹅、麻雀、喜鹊和燕子等,或是人们较为熟悉的鹦鹉、孔雀和老鹰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小摄影师》等以人为主的课文,培养学生写作中针对人物对话的书写能力。为保证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应赋予其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的性格特征可以在作文中显现。其次,如果选择的主题是学生喜欢但了解度不足的,可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知识。


        (二)对比阅读
        即针对同一主题下的不同篇章,教师应启发学生进行对比思考,在文字表达的异同中深入体会主题。在阅读主题的引导下,教师应结合多个篇章为学生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对比思考;通过阅读比较这几篇文章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可从文章的内容、选材、题目、语言、情感变化等多方面进行比较)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预设,对学生的回答过程与回答结果进行把控,并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差异中找到主题的共通之处,进而结合文章的具体文字进行说明,这样能让学生的群文阅读主题更加具体、形象。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与讨论过程进行指导,并以平等的态度参与互动,针对学生浅阅读中存在的机械理解等问题进行点拨,促使学生在对比阅读中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必要的补充,完善对不同篇章的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群文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三)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延伸课本上的阅读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事实上,信息科学技术能够帮助教师突破知识的局限性,从而达到由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延伸。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身边的事物,做到在将课堂内容丰富起来的前提下实现群文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讲解《女娲补天》一课,《女娲补天》是我国经典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拓展其他的课外文章,比如《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等,拓展更多的古代神话故事,从而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从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延伸,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做好教学监督,制订阅读目标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律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容易被一些直观性、趣味性的事物所吸引。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若是不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容易让学生受到不良事物的影响。因此,要想更好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制订阅读的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监督和引导下更加高效地进行阅读,同时还能够保障阅读的质量,使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体现目标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制订阅读目标,让学生阅读一些与自己兴趣主题相关的书籍,以兴趣点为主干进行阅读的延伸。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内容或者知识进行总结和概括,以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筛选,保留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并让学生制订阅读的计划,将文章“好词、好句”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监督学生阅读,也能够使群文阅读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结束语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中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应的进步,但是由于教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需要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进行思考,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强化课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全文阅读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兴趣,但是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针对某一主题对课文进行整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而促进群文阅读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何达志.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分析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297-298.
[2]唐惠文.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57.
[3]岳武.群文阅读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J].新课程,2020(48):171.
[4]李慧琳.“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及策略[J].甘肃教育,2020(23):66-67.
[5]余新早.浅谈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和思考[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395-1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