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2月6期   作者:张容榕
[导读] 初中英语课程已经在我国持续教学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张容榕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中学 41550
        摘要:初中英语课程已经在我国持续教学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作为我国初中教育传统课程之一,初中英语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更多、更丰富的文化,而且提高了学生用英语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然而,我国仍有很多学生对英语感到非常恐惧,英语学习效果一直不佳。为此,本文先就我国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一方面给英语教师解决“学困生”问题提供建议,另一方面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英语;学困生;兴趣;对策
        我国推出素质教育已有多年,然而初中英语学科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学困生”。他们大多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对英语感到恐惧。虽然他们曾经尝试过努力,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自此,他们对初中英语彻底失去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是每个初中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就当前我国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状况与对策进行研究,对教师和学生的提高与成长都有帮助。
        一、英语学因生的成因
        成因一:从小学升入初中,由于农村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升入初中后虽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学习这门新课程,但教材里的大量词汇,一时难以全部记下来,新课程起点较高,内容较多,难度较大;便产生了畏惧心理,再加上他们所在小学还没有实施英语新课程改革,进人初中后,难以适应,造成了严重的知识脱节现象。
        成因二:有些学困生的父母很少与孩子沟通与交流,对孩子缺乏严格要求和管理,放任自流。一旦考试成绩不理想,不是帮孩子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而是一味的责怪,甚至打骂,这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使他们产生了畏惧学习的心理。
        成因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严重冲击,如网络、电游、书报、影视等不健康的内容使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向着不良的方向发展,造成他们学习无动机,沉沦于网络的虚幻中,厌学情结日益严重。
        二、转化英语学困生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要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施新课程中,英语学困生出现了,如何转化他们,促进他们的发展,既是我们的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更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条有效的途径来转化他们。
        1.融洽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效率。师生间的融治关系是促进学困生转化的桥梁和润滑剂。教师要彻底改变那种板着面孔进行“传递”、“解惑”的局面,要变教师的单项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运用赏识教育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一个人的杰作比赞赏一个人本身更有意义。”赏识学生是成功教育的基础,赏识的本质是信任和看得起学生,无论他的表现令人满意,还是不尽人意都要给他们以信任,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以此为契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赏识就是教师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教师的爱应该是真挚的爱,面向全体学生的平等的爱。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尽力找出学生的优点,并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增强自信心。为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尽量给学生提供培养自信、享受成功的学习环境、条件和机会,我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和动机等分成几个小组,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能亮出来         
        3.进行分层式个性化教学
        首先,教学目标要分层,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其次,备课的内
        容要体现出层次感,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让他们能对教学内容产生充分的理解。再次,作业要分层,即优秀的学生布置一些拓展题,中等水平的学生布置一些中等题,而“学困生”则布置基础题,以培养他们的信心和兴趣。最后,评价要分层,即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不同[3]。针对“学困生”,教师的评价既要提出问题所在,又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对教师的能力是一种考验。
        结语:总而言之,“学困生”是初中英语课堂中特殊的群体,教师不仅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教育和帮助,而且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脱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的信心,而且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为他们构建和谐、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获得应有的关注和尊重,更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合理实施分层教学,让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只有这样,“学困生”才会不断努力改变落后的现状,让自己变得优秀。
        参考文献
        [1]  袁桂英. 初中英语学困生现状及激励措施研究[D]. 江苏师范大学,2016.
        [2]  冯云舒.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24):5-5.
        [3]  刘杰 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对策研究[C]// 教師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 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