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期   作者:殷悦
[导读] 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
        殷悦
        身份证号码:13030219940620****
        摘要: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应用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渗漏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渗漏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及时的处理,就会破坏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给用户带来很多的麻烦和不便。因此,要全面加强建筑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防渗漏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1建筑工程渗漏的主要原因
        1.1建筑施工不严格
        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不严格,操作不规范是主要问题之一。有的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不注意规范的操作文件,有的甚至为了走捷径、方便,不按照规范的流程,跳过规范的步骤而野蛮施工,建筑结构的破坏是非常大的。例如在防水处理时,由于操作步骤不严格,导致防水卷材连接过度,卷曲处理不好;例如在屋面结构混凝土的养护中,由于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导致混凝土杂质较多,浆体滞留时间不够,最终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如对墙体缝进行补强抹灰时,由于材料配比不规范,补强效果减弱;还如在墙柱与砌体墙之间进行拉筋,由于施工不规范,导致连接不牢固或无连接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在建筑工程中造成渗漏问题。
        1.2建筑材料有隐患
        建筑材料的合格与否往往决定着防渗效果的成败。有的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可能人工偷工减料,使用一些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建筑材料。例如在选择屋面防水工程材料时,采用沥青作为生产油毡的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然而,由于沥青自身的材料特性大大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很容易扩展和收缩与外界的温度变化,这可能会导致防水层在油毡大大受损,在严重的情况下,它可以失去防水功能。这些劣质建筑材料的使用会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可能导致泄漏事故的发生。
        1.3建筑设计存纰漏
        建筑渗漏也与建筑设计中的缺陷有关。施工企业大多是根据设计和建筑图纸进行施工。在一些建筑物的外墙设计中,设计者忽视了防渗处理过程,导致部分结构出现漏水、渗漏等问题。因此,设计人员在建筑风格、结构、方法、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应该在前期规划时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不应该只遵循标准的设计准则,但也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地理、气候、环境等实际条件因素,防止施工实践与设计预期不一致的现象。
        2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2.1外墙的防渗漏措施
        2.1.1加强材料的质量验收管理
        墙体和抹灰环节使用的砂,泥浆含量应小于5%,其粒径应符合技术标准。加料精度偏差不应超过±2%,外墙抹灰材料中应添加抗裂剂和防水剂,以提高抗渗漏性能。在砌筑墙体的环节,应采用空心砖、混凝土等关键材料,并做好质量控制。尺寸、材料符合要求,严格执行检验制度。
        在建筑墙体和抹灰环节,应采用防渗等级较高的水泥建筑材料,禁止使用收缩较大的粉煤灰、火山灰等材料。水泥进入现场后,组织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复核,防止出现渗漏等问题。


        2.1.2 加强墙体砌筑质量控制
        在填充墙体阶段,应加强对缝隙的质量控制。梁、柱和砌体之间的空隙可用灰浆填满。在墙体铺设阶段,墙体高度应距建筑物底部200mm左右,边砖或立砖应在基层稳定合格后至少7天进行挤压施工。砖结构与梁、板、柱等部位全部顶紧,砖倾斜与水平方向60°,可满足要求,间隙部分应用砂浆填充施工。
        干砖不宜用于砌体施工,因为干砖会直接吸收内部砂浆中的水分,使砖体部分的铺装不能达到均匀标准。砌块接缝应采用砂浆填充,以满足充盈度要求。干砖在使用前应用水浸泡,混凝土砌体的含水率应保证在16%以下。
        2.1.3 提升外墙抹灰质量
        抹灰阶段应分层处理,根据施工过程在砂浆中加入聚丙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应实施相应的洒水工作。建筑外墙抹灰采用钉鞋,应保证涂抹平整,施胶后用直尺板粘贴,再用铁鞋进行防钉鞋处理。
        墙下抹灰施工前,应先湿洒处理,然后刷一层清水浆料,浆料全部吸入墙内即可实施抹灰处理。混凝土梁、柱与砌体的连接部位可采用抹灰法进行抗裂施工。在抹灰阶段,抹灰层的外层厚度应大于5mm,钢丝不得外露在外表面。
        2.1.4 做好细部处理
        窗台向外倾斜大于6°;窗口上方位置应根据需要设置为鹰嘴结构;阳台面砖需做成45°倒形,用水泥砂浆实施抹缝施工。外墙窗框外缘需采用发泡聚氨酯进行密封处理。面板施工完毕后,应在外框外围位置施工密封防水剂。
        2.2 厨卫间的防渗漏措施
        2.2.1嘘嘘防护与地面之间的墙面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水处理,采用防水材料作为防水结构等,在施工位置上通过粘贴瓷砖来保证墙面防水效果合格。地面防水处理达标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主要检测项目为边坡尺寸和地漏是否渗漏。厨卫内所有水管、地漏均应实行封闭性处理,防止预留孔存在渗漏的缺陷。
        2.2.2在厨卫内的防水部分和管道安装中,所有材料都必须达到工程的技术标准,如防水材料、水管、各配件等。以上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同时要加强实施质量管理,确保水管安装质量合格。厨卫间排水系统安装后,应进行水压试验,以达到质量标准。
        结语
        施工项目的不同部位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不同,所以在应用防渗漏施工技术时,有必要结合防渗漏场地的具体情况和造成渗漏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通过对防渗施工方案的改进,提高防渗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控制防渗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及加强防渗施工管理等方面,为防渗技术的高效应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渗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肖金祥.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3).
        [2]迟万岩.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合理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4).
        [3]张逢建,尹超龙,吴玉航.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