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山
深圳市爱华勘测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111
摘要: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我国的地形测绘,可以创新测绘技术。同时,充分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的优势,全面加强地形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为规划区域内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数据信息。重点分析了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地形测绘;应用
引言
摄影测量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摄影设备对地形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到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计算机终端,由相关人员对拍摄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测量数据的过程。我国早期的测绘技术只停留在地面测绘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无人机的出现也使得我国地形测量技术种类增多,进一步达到了提升我国测量工作水平的效果。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也使我国地形测量的面积不断扩大,其高效率、高速度的特点为我国的测量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1无人机航空摄影概述
1.1无人机航空摄影简介
无人机航拍是在空中作业的一种飞行方式,它是通过相机和高分辨率数码相机获取图形信息,对其进行处理,得到一系列的三维产品。目前,无人机航拍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但在我国军事化领域已基本普及。可形成数字高程模型、地形图等多种产品。无人机航拍实现了测量、遥控和遥感的一体化,其运行成本非常低,操作简单方便,能够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应尽可能推广无人机航拍。
1.2无人机航空摄影的技术应用特点
无人机航拍技术是各种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系统。相对而言,相对传统的摄影有以下不同的特点。它不需要专业的起降。机场能在相对平缓的地面上完成升降,且携带非常方便,占地面积非常小,能有效地完成各种飞行任务服务,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应用了各种数码相机、传感设备和飞行控制方式,连接我们的全球卫星导航GPS定位系统和各种飞行平台。在更恶劣的环境下,它仍然可以保持飞行。对天气和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图像的分辨率很低,操作简单,容易发生故障,易于维护,风险较低。
2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优势
2.1响应能力快,综合能力强
与其他摄影技术相比,无人机具有飞行宽度大、视野范围广、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等优点。对于我们的着陆场要求,是比较小的。其着陆方式可在相对平坦的地面上实现,准备时间基本可在15分钟内完成。它操作简单方便,适合我国的大面积推广和运输,一般来说,根据任务要求,每天可以在10到2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航测,数据准确。根据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的系统设置,其自身的功能可以相对地与卫星遥感器相结合,实现综合能力的应用。因此,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综合能力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其他摄影方法相比,它有很大的优势。
2.2建模能力强,时效性突出
我们的建模能力是绘制图形的能力。它能和我们的数码相机相配。相对而言,它能快速获取地表信息,形成三维景观格局,便于我们观察。涡轮和航空摄影有超高分辨率的数字图像和非常精确的定位数据。它们基本上都是三维模型,各种应用系统都可以使用。无人机航测工作时间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与人工测量相比,无人机航测成果更丰富,功能更广泛。它将取代人工测量的发展。
3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3.1数据采集
无人机航测技术主要应用于地形测量中的数据采集。为了提高数据采集质量,保证采集的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多个地形网的真实位置信息和数据信息,本文选择了 mapmatrix数码摄影测量系统,用于测量时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信息采集采用"看见即所得"的概念,数据信息采集中各要素采用相应的三维模型。本文主要是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利用相应的立体模型、数字绘图和数字正射图像,为测量目的制作相应的数字产品。
3.2数字地形图测绘
数字地形图测绘一般采用三维模式。
首先用导航器建立一定的模型,生成文件,然后用三维的方法导入。我们所有的地貌特征都是在某种模式下建立起来的。在测绘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专业测绘内容认真确定,这样进行测绘和地形图测量的等高线一定要清晰,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地物一定要衔接,这样才能保证阶梯性图表清晰易懂。如果有外部因素,比如说电线杆,我们都要进行补测,如果发现丢漏的情况,要立即加以修正。
3.3影像制作
对使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完成数字线画图,得到最终的影像资料。在对数字线画图处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使用了Atuo CAD2018中的大比例尺,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编辑。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便能够胜任各项工作要求。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以便误差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得到项目的影像资料。工作人员将经过加密的数据影像资料直接导入到程序之中,程序系统可以实现自行辨别与自动化分配,最终形成DSM,再对数据进行格式处理,转化为DEM,并完成DEM最终影像资料的数据处理。
3.4图像的获得
遇到地形测绘困难时,可以采用无人机测绘技术。选择风力低于3级的晴朗天气环境开始起飞任务。无人机的飞行距离是正方形的,前后有一个最大距离,因此无人机的驾驶员应该选择一个更合适的起飞平台。如果被测区域较宽,飞行员可以选择被测地形的中间位置开始起飞。无人机起降需要相对平坦的平台结构。起飞前,飞行员需要进行多项测试,如无人机机身是否完好、遥控信号、无人机信号、显示装置信号、电池电源等。无人机驾驶员在飞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测绘所需的流程和要求来进行图像的拍摄,在飞行过程中随时调整无人机摄像机的视角和镜头,注意图像的清晰度和曝光度等等参数。
3.5图像的拍摄
在无人机的拍摄过程中,可能因为信号干扰、无人机移动速度过快或者强风天气等问题,带来照片画面的拉伸、变形甚至是模糊。这就要求无人机驾驶员在拍摄的时候,要做好无人机的定点工作,当无人机到达拍摄的地点时将其调整到自然悬停的状态,再进行拍摄,且要做好定点分布的工作,选择合适的角度和高度,确保拍摄无死角。
无人机也有摄影功能,在进行测绘时,如果有视频素材拍摄的要求,则更需要驾驶员保障拍摄的连贯性和信号的稳定性,操纵无人机进行平稳推进,把握好无人机镜头的转速和转向。
3.6拍摄数据的处理
无人机的方向和位置可以在显示器的地图上获得。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可以与地图相结合,形成连贯的地图。
目前,无人机射击技术仍需与人工作业相结合。在拍摄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加强与驾驶员的沟通与合作,不断寻找高效的沟通方式和渠道,使技术与技术相互融合、相互衔接,减少后续图像处理中的障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管理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地形测绘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现阶段,随着社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我们必须充分、清晰地了解相关地形信息。在指定区域的测绘工作中,测绘技术人员应当科学合理地使用无人机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形测绘的质量和最终效果。此外,相关人员应充分把握无人机技术的所有优势,集中研究无人机设备航摄技术,为地形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使其在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地形测绘工作。
参考文献
[1]余金婷.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8(10):94-95.
[2]张守魁.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矿区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与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3):129-130.
[3]吴智勇.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探析[J].工程与建设,2016,30(01):36-37.
[4]廖亚.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对策[J].城市地理,2015(18):109-110.
[5]支卫斌.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0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