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广西柳州 545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地灾害事故的频发,促使一些国家致力于应对灾害事故的科技成果研发。在众多科技成果研究中,消防通信保障技术被众多国家广泛应用于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救援中。本文将对大型灾害事故现场中的消防通信保障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然灾害;消防通信;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消防通信装备被应用于大型灾害事故现场的消防应急指挥行动中,消防通信保障装备和系统是事故救援现场的有力通信工具,在救援现场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消防通信等科技手段被应用,大大提升了指战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指挥的效率。
1、灾害事故所面临的通信困境
由于自然原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促使各种自然灾害现象频发。如: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这一事件的发生,造成全国轰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被越来越多的部门实地响应。由于地震造成的影响极大,使得用于灾情信息传输和现场指挥调度的消防通信设备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这也显示出消防通信技术在自然灾害中的一些隐藏弊端,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1、受各种原因影响,促使通信信号中断
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一系列自然灾害的突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通信网络设施的使用效率。公共通信网络在传输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光缆进行有线传输,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性极大,容易使所在地区成为通信盲区,无法获得信号,且光缆在自然灾害面前使用性能变得异常脆弱,灾害致使光缆本身受到破坏,且修复难度较大,从而延误了消防人员凭借公共通信网络设施与外界获取联系的时机。
1.2、通信服务拥堵
随着自然灾害的发生,在灾害事故现场,各级、各部门救援人员需要频繁借助电话同外界取得联系,由于打电话次数频繁造成了巨大的话务量,远远超出了交换设备的设计极限值,从而导致电话内部打不出、外部打不进等现象,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通信服务的拥堵,阻碍了通信。
1.3、用电困难
自然灾害事故的影响力较大,容易造成电力中断,从而导致通信机房无法正常工作。由于救援任务量大,消防指战员需借助一定的无线通信设备与外界取得联系,但由于该无线通信设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机房断电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通信障碍甚至通信线路瘫痪的现象,导致消防指战员在自然灾害事故现场处理紧急情况时错失良机。
2、消防通信保障在大型灾害事故现场的应用特点
2.1、快速反应力
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是突然性的,发生时间和地点是不可预知的。消防通信保障对于此类现象需要有较为快速的反应能力,灾害发生地要能快速地对现场灾情信息和伤亡情况进行速报,从而为消防指战员进行后续的救援工作提供一个精确的救援数据,保障后面的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2.2、协同发挥能力
由于自然灾害波及的范围较大,只有消防指战员进行救援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军队、警察、群众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协调作战,共同参与到救援行动中。消防通信保障的技术手段为消防指战员与警察之间建立了较为良好的通信关系,使得消防指战员能够较为及时的与警察、政府之间进行通信,以此保障救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协同发挥救助能力。
2.3、监控能力
由于自然灾害的救援任务量巨大,救援人员在开展救援工作时,会出现兼顾不全面的情况,这就需要消防通信保障技术对救援场所进行大范围的实时监控,做到实时反馈事故现场信息,并由高层的指挥员对救援人员进行指挥调动,以此保障指挥中心对于事故现场的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助力救援工作的开展。
2.4、快速应变力
自然灾害事故具有突发性,救援工作开展所需的装备、人员以及车辆都需要进行频繁调度,以此保证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消防通信保障需具备较强的快速应变能力,依据各方面所需要的通信需求做到全方面满足,以此来维持通信网络的长期运行性。
3、消防通信在大型自然灾害事故现场的应用意义
在进行事故救援工作时,消防救援人员运用各类消防通信装备可快速地与各级指挥员取得相互联系,便于指挥人员较为快速地了解到现场信息,并做好后续救援工作。消防通信保障在一定意义上对于事故现场进行救援有决定性作用,保障指挥人员对下一步救援工作的开展做好整体布局规划,以此来保证救援工作的有序开展。
4、提升大型灾害事故现场的消防通信保障能力
4.1、积极完善消防应急体系
面对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时,利用消防通信技术在对自然灾害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时,同时应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消防应急通信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一个可移动的、具有决策和指挥功能的前方救援指挥中心,做到与救援现场的救援人员,保持联系通畅,救援人员做到实时反馈信息,指挥中心做到实时合理调配资源,共同促使救援工作高效进行。
4.2、着力完善通信网络
自然灾害发生时,容易对电力、网络等造成一系列的损害,阻碍了通信网络的顺利运行。消防通信保障技术在面对此类现象时,着力完善自身的网络通信设施,增强通信网络的抗损毁能力和通信设备数量,制定较为简单、便捷的通话规则,使得救援人员在进行救援工作时,借助通信设备与外界联系时不再出现通话中断、通话质量受阻等现象,保障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3、大力建立无线通信网络
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时,较为常见的通信方式是短波通信,但这种通信方式存在着设备费用高、操作技术难、易受天气原因影响等因素,导致通信受阻,从而阻碍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消防部门在进行事故救援时,可以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无线通信网络,便于指挥中心对于救助现场的工作信息做到及时了解,及时应对,在一定程度上打破通信受阻的困难,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4.4、增加通信方式
现有的消防通信保障技术在不能满足对事故现场的应对能力时,可以适当地添加带有宽带网络的通信设备。当现场的有线网络尚未收到破坏时,通过合理运用有线网络或者光纤接入的方式与指挥中心进行通信,与之取得联系;也可适当增加移动网络的使用设备,由于移动互联网不受限制,只需所在地区有良好信号即可上网,如若通信环境、信号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充分满足视频输出与输入等所需数据需求,从而更好地与指挥中心取得联系,促使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5、结束语
消防通信保障对于自然灾害事故现场救援工作的作用是极大的,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合理添加宽带、移动网络,使得消防通信保障技术更加全面化、立体化,做到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序进行。作为一名消防指战员,要有以人民生命安全为主体的主导型思维,做到时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主导,在国家大义面前,时刻以国家的事为己任,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面对自然灾害事故时,要加强消防通信保障的应用手段,着力改善通信保障,确保消防通信保障技术在灾害事故救援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仲维月.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方法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21(01):141-142.
[2]李小锐.探究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救援应急通信保障方法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14):21.
[3]于闯.浅谈大型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方法[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2):67.
[4]户东.灾害事故现场消防通信保障方法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7,19(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