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深基坑支护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土建工程施工质量,为此,不论是技术人员、设计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当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深入考察深基坑支护技术,不断提升施工水平,有效保证深基坑支护的安全稳定,推动土建基础施工质量的提升,促进土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土建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引言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项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建筑安全,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同时对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时,需要依照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这就能改变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目前的局势,取得进步,保障我国建筑事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深基支护工程特点分析
2.1、地域性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应结合工程实际改进施工质量。我国土地广阔,不同区域的地理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地质条件差异也十分明显。不同地区的岩土具有不同的特征,由于岩土是影响深基坑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工程人员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岩土特点采用相应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和形式。
2.2、影响因素较多
目前,我国十分重视深基坑支护工作,工程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基坑失稳的问题,且失稳率在3成以上。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具有多样性,如前期工程勘察方案不完善,或者只针对拟建物进行勘察,而没有对基坑支护进行专项勘察,导致岩土数据不可靠,工程施工设计不合理;另外,施工监管不力和工程施工不规范等。
2.3、复杂性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应先做好工程勘察工作,且在基坑施工区域完成岩(土)压测量工作,专业人士应根据规范要求和相应的软件进行准确计算。在工程勘察过程中,由于勘察手段和工作量的局限性,只能展现大部分岩(土)的性质,无法准确获得全部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另外,分析结果相对保守,不具备绝对参考价值。在(岩)土压力测量工作中,采用的理论脱离实际,尽管相对科学,但并未充分考虑工程施工对岩(土)扰动产生的不利影响。工程施工阶段,环境、土壤和气候等因素均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工程地质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说深基坑支护施工具有极强的经验性、系统性和复杂性。
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国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现状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远远落后。我国在相应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管理过程中,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这就会导致因为管理问题出现各种瑕疵,从而导致施工技术不能完美地体现。另外,我国建筑工程在进行过程中,大多都是一些高层建筑,或者是一些深度较大的地下建筑。而且其面积是在不断增大的,这对于我国的深基支护技术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我国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跟上实际需求,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去完善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让我国的技术出现各种可能性。
此外,随着我国建筑的不断发展,各种建筑设计也在不断地推陈更新,这就要求我国的技术工艺提高,这样才能满足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技术的研究和更新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地更新深基坑支护技术。
4、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
4.1、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支护技术在基坑深度达到 8 米左右的软土地区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其是利用热轧型钢和钢板桩的融合运用,构建硬度较大钢板墙的方式,实现对深基坑的稳固处理,该材料防水性能较强,受外界因素影响小,可很好的维护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钢板桩支护结构的重复利用率较高,可减少资源上的浪费,保证支护效果的同时,提高资金投入产出比。存在的弊端主要是施工产生的噪音相对较大,容易对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
4.2、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和土钉加固技术相比,土钉支护技术能够将边坡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在深基坑施工时,受到拉、弯矩的影响,土体容易出现变形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勘察分析,设计人员根据勘察结果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控制。在开展土钉支护作业过程中应当从如下方面加强管控:第一,通过拉拔试验对土钉支护技术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行确定,要由专业资质机构开展试验工作。第二,对钻孔深度进行精确地计算并且清楚地标记孔口位置。第三,确保对外加剂、浆液水灰比等参数进行严格地控制,保证能够和质量标准要求相吻合。
4.3、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第一,对导流墙厚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现代建筑墙体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合理设计导墙来将连续墙施工质量提升。同时,设计人员需要对泥浆进行合理设计从而保证液面能够和挖沟施工平整度要求相符合,降低发生地表涌水的不良现象。
第二,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置泥浆。泥浆作为连续墙护壁施工中的重要材料直接关系着施工质量,为此,需要准确地控制材料配比,将连续墙的防水性能提高,避免出现管壁剥落、地下渗水等不良现象,将泥浆护壁的稳定性提升。
第三,根据地质条件合理设计施工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深度合理完成渡槽施工作业,确保冲击钻、导板抓取设施、旋切多头钻的数量、规格等方面都能够符合工程要求,将施工质量提升。
第四,应用导管法。可以采用管道法浇筑混凝土结构,避免混凝土中掺入泥浆。在浇筑前首先需要将管道放置在指定位置,用压力挤出管道内的浆液将其排入沉淀池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到环境中,避免污染当地环境。为了保证混凝土整体性要尽量保证连续浇筑,在槽段顶部完成混凝土成型,确保混凝土整体稳定性和强度达标。
4.4、钻孔灌注桩技术
在施工的诸多案例中,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钻孔灌注桩的技术往往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其具有较好的支护功能,可以很好地抵御渗漏问题。此外,因地下水位黏土硬度较低,软度比较高,沙量会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的增多,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对于此种现象,在施工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支护方式的选择,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5、排桩支护技术
排桩支护技术的应用形式有连续排桩支护、柱列式排桩支护、水泥搅拌桩支护和密排钻孔桩支护这四种,该技术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强,在很多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中均得到广泛应用。连续排桩支护在应用中需要配合注浆防水处理,以提高支护效果,维护深基坑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柱列式排桩支护方式一般应用在深基坑周边土质好,水位线较低的区域内,施工中注意桩孔设置的合理性,科学规划桩孔直径尺寸、间隔距离和深度。水泥搅拌桩支护与柱列式排桩支护相反,应用在土质较为松软,水位较高区域内,且施工中要做好防水处理,科学设置挡土结构,避免出行质量问题。密排钻孔桩支护施工中,深基坑深度越大,排列密度也就越大,相应的施工中所需的支撑设备也就越多。
5、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要结合建筑主体结构所在区域的地质结构、地下水位、土壤、土质等信息来确定支护技术类型。因此,施工单位应在实际施工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并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提升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向忠.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08):32-33.
[2]刘文应.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1):22-23.
[3]黄建中.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