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诸暨 311800
摘要: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建筑作为人类主要活动区域,往往产生大量能源资源消耗,而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在联动控制技术设计应用中,充分融入节能降耗、人性化以及智能化等设计理念,有力推动建筑与环境和谐发展,对建筑电气功能优化与完善也是作用显著。在实际应用中,联动控制技术可用于建筑电气各个领域,其核心在于控制,还对电气安全起保护作用。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联动控制
引言
电气工程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电气功能发挥。在建筑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应用要求愈加严格,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了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关系到了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与强化。因此,对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建筑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1 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联动控制构成
现代建筑涉及许多智能设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将各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成为了现实。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实现了智能设备与网络的结合,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满足了人们对建筑使用功不断提高的要求。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内部随处可见,通过电气控制完成人们需要的操作,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要求,系统通常设置为联动操控模式,其主要组成包括以下几部分:半自动回路、辅助回路、启停回路、信号反馈回路等,同时还设置有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功能,预防系统异常断电产生误操作等,提高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控制的可靠性。其中的半自动回路主要提供一种手动控制功能,当联动电路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手动断电,不至于导致更大的损失。辅助回路主要功能是保护控制回路和用电器的安全,避免因电路电压和电流的较大波动产生载荷过大或者电流冲击等。
2联动控制功能实现的构造基础
在建筑实际应用中,出于服务优化方面考虑,电气智能化系统得到较多应用,其典型技术便是自动化联动控制,而且在建筑节能上也颇有成效。在建筑内部空间中,电气智能化系统有极为广泛的分布,可借助电气控制的方式实现各类具体功能。而联动控制的实现是由复杂控制回路所决定的,通常包含具有启停、辅助、反馈、半自动等功能性回路,对建筑电气系统有明确的控制逻辑,可达到高效、节能控制的目的。要想达到电气智能系统的基本功能,通常要依托于设计合理的自动控制模块,对建筑电气在断电等突发状况下的危害加以预防,进而提升居住体验。其中半自动回路的设计目的在于,能够使建筑电气部分即使在停电状态下无法自动联动控制,也能在手动操作下实现模式切换,快速完成建筑电气事故处置,避免事故影响扩大化。再就是辅助回路的设计,通常对于建筑电气系统而言,所要达到的主要是保护效果,由于建筑电气运行状况复杂,不同工作方式下负载有明显差异,在进行辅助回路的设计时,便要考虑到过载、短路等问题,对建筑电气形成有力保护,基本构成主要为起防护作用的器件,通常包含有继电保护器、熔断器、失压线圈等。
3联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3.1设备执行系统的联动控制
在建筑业发展中,其电气部分愈加复杂,而为实现建筑电气系统的整体控制,通常所采取的是模块化控制方式。而智能联动控制的实现,需要重视设备执行系统的设计,需要合理安装导轨式模块,其设备型号通常会选用30毫米的规格,并且实际安装时,要结合建筑内具体应用条件。正是因为所选用模块有尺寸优势,当对建筑电气进行智能控制改造时,能够显著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所用导轨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免于箱体的设计与安装,可起到很好的设计优化的效果,对提升建筑电气智能体验效果显著。
3.2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为了促进建筑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就需要更加全面的对电气工程展开优化设计,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其不仅可以充分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展开精确计算,还能够高效总结历史经验以及各种理论知识,在确定出最佳设计方案的同时,稳步提升总体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举例说明:智能化技术中的 BIM 技术,可以将整体电气工程设计加以优化,有效弥补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各种缺陷,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各种能源的消耗。而在变电图的绘制阶段中,同样可以采用 BIM 技术展开实际操作,不仅可以改进电气主线以及高压开关,也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起到了保护作用。此外,建筑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设计阶段,同样可以采用智能化技术来优化设计内容,有效提升电气系统自动运行的安全性,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总而言之,建筑电气工程的优化设计阶段,只是依靠传统的方法是很难起到实际作用的,因此,必须要提升对于智能化技术的重视程度,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得优化设计流程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3.3照明系统的联动控制
在建筑照明需求下,为达到采光优化及降低耗电的目的,应对照明系统予以优化,通常要求充分了解现有照明条件,结合不同照明需求,如应急照明、常规照明等,借助于联动控制技术,切实改进照明系统节能设计效果。实际设计过程中,需将照明系统融入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之中,坚持正确的设计思路,合理规划建筑照明配电布局,还要结合结构特点予以正确安装,尽可能避免因施工而造成照明线路故障。在断电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方面,建筑内要求必须配备应急照明。借助于智能联动控制系统,能够更为高效做好建筑配电故障的应急响应,要求配有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在双电源接入条件下做到居民供电的无缝续接。独立发电单元的自启动也是联动控制的关键,可有效应对大面积临时停电事故。在最基本的照明需求方面,要做到建筑内照明设施的集中智能控制,降低照明人工控制的压力,提升建筑照明效果。
3.4在实时监控中的应用
采用智能化的监控系统来实时监控整体建筑电气工程,能够更加高效、全面的采集系统运行中产生的数据信息,并在第一时间传送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帮助其做出更加准确、稳定的判断以及分析,保证电气工程中的各种故障以及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得整体电气工程稳步运转,大大降低了各种漏电、漏水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出现。同时,智能化技术在停车场的监控方面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当中的感应器,来对停车场的具体情况加以监控,帮助驾驶人员能够迅速寻找到停车位,在有效降低各种能源浪费情况的同时,加大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砖瓦结构的建筑施工过程逐渐被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所替代,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负荷能力,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的较大的推动力。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中要加强对安全质量的控制,提高高大模板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等,在满足现代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友 .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建筑坍塌事故不安全动作研究 [D]. 吉林建筑大学,2019.
[2] 夏进,余峰 .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性评估 [J]. 工程质量,2019,37(07):52-55+61.
[3] 陈宇 . 高支模支撑在实际施工应用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9):232-233+236.
[4] 邓凯,田业大,张立新 . 悬挑式三脚架支撑技术在沈阳南站高大模板支撑架体中的应用 [J]. 施工技术,2019,48(02):88-91+99.
[5] 王琦 .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