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 梁影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   作者:梁影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各级城市建设也进步得愈发明显。
        山东金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72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入,各级城市建设也进步得愈发明显。作为城市建设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市政道路能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所以,在设计市政道路时,应本着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市政道路的作用。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针对市政道路采取的无障碍设计,使无障碍设计发展成为重要的道路设计理念。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设计;体现
        引言
        近期以来,国内经济和科技水平在快速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市政道路工程规模也在扩展,民众对市政道路的规整性、安全性和实用性也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并且市政道路也在逐步升级。在具体道路设计环节,增设无障碍设计项目,能够进一步助力民众的安全出行,也能够切实强化城区修建质量成效,会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统一,进而助力城区体现协调化发展的态势。所以就可以说,将障碍化的市政道路设计进行研讨非常必要。
        1无障碍设施设计理念及要点
        ①设计理念。将无障碍设计的理念应用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其最初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特殊人群,该类人群将包含:老人、幼儿、孕妇或者残疾人。之所以照顾特殊人群,是因为特殊人群在出行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很多客观困难,在市政道路设计中体现无障碍设计理念,是一种人性化服务的体现,既尊重人性和人的需求,又适应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需要。②设计要点。第一是安全性。在市政道路具体设计环节,所要注重的关键条件即是安全,这就应在设计环节设计具有现实 前往的安全方法,助力民众的出行体现快捷、顺畅和稳定,促使民众顺畅稳定的达至既定区域。第二是人性化。在无障碍环节,应当融入人性化理念,如此一来,就会保证使建成道路进一步体现人性化,并切合民众的出行要求。
        2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
        2.1道无障碍设计要点
        完善相关盲道北向砖的设计,主要对地理方位进行指示,可在长行进盲道上设置,经外侧轮廓砖、内侧圆形砖构成盲道北向砖。因触感盲道北向砖、盲道路砖比较存在较大差异性,所以当人行走于盲道北向砖后可通过足感达到辨识方向的目的。与此同时,需合理设计方位定位砖,设计的过程通过徐高设计法缓慢上升,特别为方兴路砖面设计过程经箭头棱条表示方向,确保一端高、另一端低的状态,从而形成搓板样的棱条。方位定位砖通行进到盲道保持垂直区域布设横向棱条,主要的目的:对车站、医院相关场所进行指示,为盲人正常行进提供支持。在此之后,应对导盲路牌实行人性化设计,确保导盲路牌、导盲砖合理组合,通常状况下导盲路牌高度高于地面1.2m左右,如此利于盲人触摸,而盲道两侧应空出0.8m左右。除此之外,应有效的组合方位定位砖、盲道北向砖,凸显出盲道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2.2重视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也是市政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工作中,需对近期与远期交通流量及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认真的分析,再最终确定路面结构的选型。具体设计要点如下:①对土基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保证其满足市政道路工程的强度要求;②将土基和路面各结构层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路面结构层的作用。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选取不同层的材料种类,对每一层的厚度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以此保证市政道路设计的稳定性和强度,并实现对设计成本的控制;③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的功能定位的分析,结合施工水平综合考虑,尽量选择性能较好的材料,如SBS改性路面,一般情况下,这种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抗滑性,可以减少行车噪声,避免在雨天行车时出现水雾;④加强行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结合3层弹性体系理论,使用3项指标: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容许剪应力与弯拉应力,结合具体的市政道路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2.3坡道设计
        在市政道路中,坡道应用十分普遍,但残障人士在坡道通行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时,坡道的设计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为了使残障人士顺利通行,在设计坡道时要依据以下2大原则:一方面,要使坡道的坡度不宜太陡;另一方面,要对坡道路面进行定期的清理,以保障坡道坡面的平整度。必要时要在坡道表面设置防滑材料。坡道防滑材料一般有混凝土和橡胶。橡胶坡道往往设置在天桥、行人通道等,混凝土坡道设置在建筑工程出口或市政道路交叉路口。市政道路的坡道分为缘石坡道和行进坡道2大类。其中缘石坡道的设计更为复杂,在确定缘石坡道的形状之前,一定要对道路的周边环境和坡道高度差进行深入的分析。
        2.4市政道路视觉屏障设计方法
        盲道的主要目的是给盲人一种不同的脚底感觉,并通过他们的脚感来识别方向和情况走廊分为盲文和盲文提示。盲文使用的地砖表面很小,可以通过脚的感觉引导盲人判断方向。盲区的起点和终点大于盲文的长度。要建立盲文图,盲文使用的地砖表面是圆形的,主要设置在盲区的拐角处。为提醒盲人前方有曲面,设置在服务设施的终点和位置,提醒视力障碍者前方道路设施的变化,标志牌高度为1.3m,盲区边缘距离一般为0.6-1.0m即招牌信息应以盲文为主,内容简洁,意义强烈。这不仅不妨碍视障人士的正常通行,而且有利于他们停车,并有明显的标志防止损坏。在盲文包装过程中,盲文表面有可触摸部分的砖石和行人过街处的瓷砖厚度相同,以防止盲人行走时因高差造成的危险。盲文包装应该更连续。包装过程中,电杆、木料等视觉障碍物不能正常行走。盲文不能装在井盖的路上,如果井盖不见了,就要防止视力残疾者在危险中行走。
        2.5设计相应的指示牌
        所以在指标牌设计环节,就应将其定位确定于盲道侧面的一米区域内,牌高可以设计为一点三米。除此之外,在具体设计环节,还应当在绘图或方案的指示牌中加上盲文或清晰的文字。如此一来,就会促进视觉缺陷能够知晓本身出行方向,而且健全人也能够快速知晓本身所处方位,快捷化民众出行。在市政道路设计环节,就应当从出行不方便人群的角度进行考虑,开展相应性的道路设计工作。而无障碍设计工作的开展,会为所有人的出行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此即社会良好发展的集中体现。那么在具体的相关工作开展中,就应当注意到设置相应的出行活动条件,使出行不方便人群能够快捷性的了解安全指示牌内容,以此助力出行人员进行精准确定行走方向,助力其快捷、稳定的达至目标去处。
        2.6 定向砖方位设计
        在设计市政道路时,针对相连道路之间的设计,需要有效实施盲道的专用定向砖设计。这种定向砖盲道设计又叫作北向砖设计。一方面,在盲道上或最初接入盲道的入口地方,设计盲道定向砖。另一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在道路外侧添加轮廓砖、内侧添加圆形砖,以形成盲道北向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外侧圆形砖中,还需要在中间部位,科学地挖出一个具有圆形的空洞,令方形砖在中心形成一种轮廓砖(中心有孔)视觉体验,促进障碍人士顺畅行驶。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是我国城市化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市政道路设计作为其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设计水平直接影响着后期的工程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益,因此,设计单位需要加强对市政道路设计工作的重视,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和周围的地质、地形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明确设计要点,制订完善的设计方案,最终促使市政道路工程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华.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的思考和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33(04):175-177.
        [2]眭小利.几种典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车轴齿轮箱及换挡机构[J].机械,2009,36(06):20-22,25.
        [3]徐英.浅谈铁路大型养路机械液压油破乳研究[J].硅谷,2010(06):136,138.
        [4]冯娜娜,张思婉.我国铁路线路大型养路机械的现状与发展[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01):14-15.
        [5]余泽西,蒋秋华.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信息系统[J].中国铁道科学,2009,30(02):127-130,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