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常澄洋
[导读] 摘要: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在整体社会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有效的经济成就,而且人们在满足自身生活的同时,对自身周边环境的建设以及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40
        摘要:随着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在整体社会的推动下,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有效的经济成就,而且人们在满足自身生活的同时,对自身周边环境的建设以及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阶段,建筑工程开展的实际质量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则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且,在当前阶段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弊端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果无法将其进行有效解决,则势必会影响建筑工程实际的开展效率。基于此,本文就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1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工地建筑物的高度在增加,对主体结构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随着建筑物中楼层数的增加,建筑物的垂直结构和承载能力需要相应地改善。因此,必须科学设计建筑物的内部主体结构,以确保其支持建筑物的设计。同时,除了自身因素外,外部因素也影响着建设项目。因此,有必要确保主体结构的承载力满足抗震和抗风的要求,并最终使工程质量达到标准。
        2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 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的稳固性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高度,因此,工程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较为重要。在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加固技术通常会采用深层搅拌的方式,提升地基的稳固性,防止建筑工程施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沉降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软土地基情况时,可在地基中加入水泥、石灰等物质,再充分搅拌,可充分改善软土地基的稳固性,便于后续工程施工可有效开展。
        2.2 钢柱施工技术
        钢柱施工的第一步是吊点设置,一般吊点可设置在钢柱两端的焊接带圆孔的耳板上,利用四根强度足够高的单绳吊挂进行吊运,通过挂设倒链来合理调节斜柱倾斜度来维持吊装平衡;为避免起吊时产生地面拖拉而造成钢柱受损,还应在钢柱下垫枕木。在具体的钢柱吊装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吊装方式,例如直钢柱施工可采用一点起吊法,先在钢柱接头的内衬板、顶板上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好吊耳,再于吊耳内穿上卡环,最后在卡环上系起吊钢丝绳,从而保证起吊后的钢结构构件保持垂直。此外还注意,如果吊耳安装位置为内衬板的话,则在焊接时不用割除吊耳;如果吊耳安装位置为顶板的话,则在焊接时需要割除吊耳。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贯穿了工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施工人员切实做好技术管控,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大致可以分为5个环节:(1)混凝土配比设计。要求技术人员能够借助相应的配比试验,确定好水泥、砂石、水以及外加剂的比例,使得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很好地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2)混凝土搅拌技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各种材料的比例以及搅拌时间进行严格管控,还必须做好材料温度和搅拌温度的控制,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和谐,避免混凝土开裂问题。(3)混凝土浇筑技术。一般来讲,在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该尽量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这样能够很好地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而伴随着浇筑时间的延长,混凝土会在水化作用下释放大量的热量,很容易导致内外温差过大,引发温度裂缝,需要施工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4)混凝土振捣技术。混凝土振捣是其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必须保证振捣的均匀性,避免出现过振或者漏振的问题。(5)混凝土养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成后,需要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如洒水养护、覆盖塑料薄膜等,促进混凝土质量和强度的提高,使得结构的拉应力能够处于设计安全系数内。


        3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 做好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质量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巨大,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以轻型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材料为主,这些材料能够极大的简化建筑施工的流程。因此,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工作。在正式开展现场施工前需要检测施工材料、设备等,保证其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要求,为现场施工管理的正常开展提供充分条件,在对材料、设备进行利用前,应再次确保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3.2 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阶段,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够决定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企业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进行不断提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也要提升招聘的要求。这样才能保障聘用的全是优质的技术性人才,在施工过程中,企业也要为施工人员制定一系列相关规定,这样才能使施工现场得到更好的管理,保障施工的效率。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可以制定赏罚制度,来对施工人员进行激励,这样促使施工人员更加高效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分工,出现问题时也能及时找到责任人,能够更好地确保施工的效率以及质量。
        3.3 注重质量检测
        由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材料大多是钢筋和混凝土,利用这些类材料进行施工时必须要符合相关质量与性能要求,必须要重视对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检测。首先,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需遵循三项原则:合法性原则,即在检测时必须要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公平性原则,即在检测时必须要给出具备严格法律效用的检测报告,严禁出现舞弊现象;准确性原则,即在检测时必须要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并端正工作态度。其次,在检测前注意要明晰检测重点,先结合主体结构方案、相关技术标准、国家法律法规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并提前给施工单位做好交底,确保各方都充分明晰检测的重点后再开展实际检测工作。再次,在具体的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检测过程中,应有效掌握好工作方向和重点,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检测,例如将梁板钢筋保护层质量检测、梁柱混凝土强度检测等作为第一重点,将钢筋间距检测、板厚检测、砂浆施工质量检测等作为第二重点,其余内容的质量检测则作为第三重点;并且,当在检测中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和差错时,应及时下令返工,待返工完毕后再次进行质量检测,直到主体结构的所有部分都经质量检测合格后才可进入后续施工环节。
        3.4 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力量的不断提升,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可以真正实现提高整体建筑行业发展建设时的工作效率,并且也能确保配合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施工技术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对此,在实际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相关设备能够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够利用设备配合现场实际施工来实现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在当前阶段中,虽然信息化程度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在实际应用时,必须确保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能够对其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能够根据自身实际工程开展的需要进行结合使用,从而真正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来推进自身工作的开展更具全面性。
        4 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建筑项目工程角度,现阶段依然有着一部分不足,可是也正因为这部分不足,才让建筑项目工程有了新的前进方向。所以,综合全方位地实施技术手段作业实施还有现场管治,针对企业当中相关工作者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才可以帮助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刘周.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9):106~107.
        [2] 葛立军.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浅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7):121~122.
        [3] 金鹏,张玉斌,虞毅,郭艳平.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浅议[J].中外企业家,2019(3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