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要点分析 郭文毫 王超

发表时间:2021/6/1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4月下   作者:郭文毫 王超
[导读]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业所用的技术不断创新。现在建筑行业的趋势是更经济,更一体化,更集群化。集中式建筑发展迅速,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节能。预建造具有这些特征。

北京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郭文毫    王超     100000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业所用的技术不断创新。现在建筑行业的趋势是更经济,更一体化,更集群化。集中式建筑发展迅速,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和节能。预建造具有这些特征。为减少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预制建筑不需太多建筑垃圾,可自由组合,快速安装。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前言
        我们所说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地连接装配预制楼梯和阳台,从而形成具有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整体建筑。该模式能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实现了建设工程的规模化、产业化。
        1装配式建筑概述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发展的主流。常规施工技术存在着资源消耗大、技术运用不当、施工效率低、质量不合格、污染环境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对此,预制施工技术的应用符合建筑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结合构造特征来设计不同的零件,把整个工厂生产出来的零件运输到现场进行相关的安装,实现了生产工厂的分解和构造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生产和构造,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装配建筑技术上,把装配建筑技术划分为新型预制装配结构和传统的钢结构框架结构;建筑划分为单层、多层和高层,施工方法也是现场安装,有效地减轻了建筑物的重量,提高了施工质量。
        2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
        2.1预制构件有效设计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要注重对各类构件种类变化进行控制,促使构建标准化程度更高,这样能实现各类构建大批量、工厂化生产,还能对项目施工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在项目施工中存有诸多开洞、形状不规则、复杂构件生产中,要注重合理应用现浇施工模式。在各类构件生产中要提前对各个区域地形环境、运输条件、吊装施工能力等集中分析。保障预制构件在耐火性、耐久性、抗震性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作用,促使各类构件生产更为便捷。针对部分尺寸规格相对较大的预制构件,要做好预埋吊点以及构件脱模方式处理。在建筑外墙板预制中,要对不同地区保温隔热需求、环境现状集中分析。针对不具有承重作用的内墙可以选取质地相对较强、便于拆装的隔音材料,与主体结构能有效施工对接。
        2.2掌握立面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除了平面这种结构设计以外,还包括了立面设计,立面设计与平面设计进行比较,其更加具体以及形象。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细节设计,进而设计出更加合理以及科学的立面效果。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展示立面设计所具有的标准化特点,假如建筑要求体现个性化特征,那么一定要对构件与外墙饰面进行标准化统一,如,在设计时可以将饰面纹理与饰面材料提供给设计师看,这样设计师才能够设计出更好的立面效果。除此之外,在对门窗等内外墙构件进行搭配设计时,设计师一定要对建筑立面进行更多装饰设计,并利用剪力墙对内外墙构件进行适当调整,进而设计出实用美观的建筑立面。
        2.3掌握平面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平面设计环节,设计师必须掌握模数协调原则,并严格遵守。换句话说,就是确保结构模块的尺寸在合理的范围内,使预制构件的标准得到保证,进而使最终的设计方案发挥最大价值,节约人工量,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质量。此外,设计是在规划建筑布局时,应该对统筹考量的方式进行运用,合理设计承重墙以及管井等,在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还应该尽量提升空间布局的灵活性,进而明确空间布局的具体规划。



        2.4预制构件运输与存储
        各类预制构件在运输中要拟订完善的运输方案,对各个施工环境集中分析,拟订完善的运输设计方案。对运输时间、运输流程、运输线路有效规划,在运输过程中要对非常规尺寸、非正常形状的预制构件有效运输,拟定针对性保护措施。在运输应用车辆选取中,要对各类运输构件基本规格进行分析合理选取。做好运输中上车、下车安全保护,提高运输车辆稳定性,防止车辆运输过程中受到惯性作用影响出现不均匀移动与歪斜影响。在各类预制构件存储中也要设计对应的方案,在方案拟定中要注重合理选取支撑物,选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强化构件安全性。用于构件存放的场地要具备较高的整洁度,地形相对平整,具有良好的通风排水措施,避免场地内部积水对构件质量产生威胁。
        2.5构造节点设计要点
        预制构件的节点设计是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预制外墙板连接以及门窗洞口的耐水性相对较低,因此结构节点和材质的选择必须与现实情况完全结合,以满足性能要求。每种接缝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和当地气候条件下的密封和节能标准。预制外墙的垂直连接可以防水,非承重墙的垂直连接可以安装槽和平连接,而预制外墙的水平连接可以安装槽和结构密封性过程中的上下连接。安装门和窗时,必须确保门与外墙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计算剪力墙结构周边保护结构的热时,设计应参照国家节能标准的相关要求。例如,在使用紧固芯板时,应保证保温层的连续性,保温层厚度应符合建筑表面的设计要求,保温应尽可能选用轻质有效的材料,保温含水量应合理。
        3装配式建筑的改进措施
        3.1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预制好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但由于构件生产地点的不同,必然会增加构件运输所需的资金和时间,从而增加施工成本。所以,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就必须对如何降低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研究。当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从生产到安装的全过程,经过集成化、专业化,并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工艺体系,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运输成本将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将大幅提高。建筑施工现场装配构件时需要使用相应的吊装机械设备,而这些设备大多价格较高,也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为此,要实现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加强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装配构件,使整体施工更方便、更高效,从而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3.2加深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认知,注重政府扶持
        就建筑业而言,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存在不仅是今后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使建筑业走向了工业化。所以,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府都应该对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应用保持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建筑业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建造此类工程,国家也将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鼓励企业研发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促使企业能够探索降低工程造价的途径。随着预制装配式构件在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国家鼓励建筑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对预制装配式构件的使用加以限制,这样预制装配式结构就有了一个绿色发展的渠道,同时建筑业也会加深人们对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认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预制施工来说,构件系统的施工、施工方法、项目进度管理、现场管理等都要严格控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期,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形成了完善的施工生产流程,使整个施工项目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参考文献
[1]刘海第.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9(02):57.
[2]颜超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4):19-20+23.
[3]顾新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分析[J].居舍,2018(34):46.
[4]张永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7):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