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平
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中心小学校 重庆 408118
摘要:通过学规范、析汉字、讲故事、重评价等策略,挖掘书法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把德育有机的融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发挥好书法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学规范;析汉字;讲故事;重评价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这一要求,小学硬笔书法在教学中要开展德育教育。那么,如何挖掘德育资源?如何实施德育教育呢?我以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挖掘德育资源、实施德育教育。
1 学规范——养习惯
小学生要学习的行为规范、养成的行为习惯有很多,如:专心听讲、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勤学苦练等。那么,在写字中,姿势的规范尤为重要。写字时,如果两脚交叉、跷二郎腿、弯腰斜肩、歪着脑袋、拇指食指握笔用力过猛、握笔距笔尖过高过低、拇指包笔、食指包笔等,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书写,更会危及身体健康。
那么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什么呢?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两个方面:正确的坐姿和正确的握笔姿势。
1.1 正确的坐姿
要求:头部端正,不偏不斜,微微前倾,眼睛距离桌面大约一尺;肩膀放松、齐平,手臂自然张开;左手压纸,右手握笔,手距离笔尖大约一寸;身正腰直,稍稍前倾,平坐椅面,胸部距离桌边大约一拳;两脚张开,平放地上,自然开列。规范的坐姿简称“三个一”,即:一尺、一寸、一拳。
1.2 正确的握笔
要求:右手握笔,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进行执笔。手指捏笔处距离笔尖大约一个指节的距离;右手做出握鸡蛋形状,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笔底部靠在中指第一个骨节上,其余手指自然弯曲,这就是握笔的姿势。书写时,笔自然倾斜,靠在食指的最高关节处,笔杆与纸面大约呈45度夹角。
明确了书写姿势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老师就要指导、督促学生按照规范去做,强化他们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2 析汉字——展文化
汉字,博大精深、神奇美妙、源远流长。我们在教学中融入汉字的有关知识,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增加课程的深度、拓展课程的宽度,更有利于宣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并撬动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2.1 了解汉字的结构
汉字可以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由一些基本笔画组成,且不能再分成偏旁、部首或其他结构的这类字,叫独体字。如:一、上、天、平、子、车、中等。
“汉、摊、条、嘉、园、包”等,这些字叫合体字。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个字组合而成,或由单个字配上部首组合而成。合体字又分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
2.2 了解汉字的演变
“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主要指商朝后期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早期的甲骨文主要是线条构成的图画,后来逐渐演变成由笔画构成的图片,它是汉字发展的关键。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是由甲骨文渐变而成。
大篆是相对于小篆而言的,它是甲骨文、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小篆是秦朝李斯等人简化、整理大篆,而形成的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后来,以小篆为基础,演变而成棱角鲜明,方正平直的隶书。隶书进一步简化了汉字,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楷书是在隶书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是定型至今的汉字,笔画完备,更简化。把楷书寥寥几笔画出来,书写快速,便形成了草书。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既能快速书写又好辨认,是常用的一种书体。
上述有关汉字的结构的演变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常识,领略汉字内涵,感悟中国文化。
3 讲故事——明道理
历史上,许多书法名家给我们留下了炙脍人口、催人上进的励志故事。这些故事可以用来教育、启发、引导学生。
为了传递“善”,我讲了“王羲之题字卖扇”的故事。东晋时候,有个著名书法家叫王羲之。在一个炎热夏天的午后,他出门纳凉。经过一座桥时,他看到一位老奶奶正挎着竹篮卖扇子,偶尔有几个人路过,也只是随便问问。老奶奶此时,十分着急,满脸愁容。王羲之看在眼里,心中不忍,于是走到老奶奶面前,说:“老人家,我有办法帮你卖出扇子。”说着就拿起扇子在上面题字。老奶奶生气地说:“你在我的扇子上乱写字,我的扇子还怎么卖得出去?”王羲之笑着对她说:“别担心,一会就有人来买你的扇子。老奶奶半信半疑。王羲之走后,路上的行人纷纷围过来看看究竟,一看扇子上面的字,便争着出高价购买。不一会儿,一篮子的扇子便被行人抢购一空,老奶奶非常高兴,连声感谢王羲之。通过讲解王羲之题字卖扇的故事,将美德的种子撒播在孩子心间。
4 重评价——促发展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纪律、写字姿势、书写速度、书写质量等作出准确、科学、合理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书写的水平。因此我们的评价以赏识为主。
如学生在书写“何”字时,如果把“何”字左窄右宽的结构写成了左右相等,但竖钩写得好。我们可以这样评价,这个字竖钩写得漂亮,如果写成左窄右宽那就更好了,相信再写的时候,一定会写好的。在发现学生坐姿不端时,可以采用“你的字写得好,如果把腰挺直了,那就更令人羡慕了。”又如“如果你放慢书写速度,一笔一画的写,那你的字就不会瘸胳膊少腿了。”
只要我们发现学生在书写中有点进步,就及时肯定和表扬。通过鼓励性评价,有效的突出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发展。
总之,小学书法教学要根据课程特点,运用恰当的策略,把挖掘的德育资源,有机的融入到教学中,就能充分发挥好书法教育的德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朱前永.论书法教学的德育功能.[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12期
[2]刘鸿涛.中小学硬笔书法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