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娟
朝阳区教研中心 北京市 100021)
提要: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发展和落实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途径,课程内容的六要素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这六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围绕主题语境,基于语篇,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同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本文将以一节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设计课例为载体来阐释下指导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的。
一、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这六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围绕主题语境,基于语篇,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同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由此构成六要素的整合、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平时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力争整合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帮助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习活动,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这一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发展学生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普通高中的育人价值是通过具体的语言学习过程逐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实施深度学习。英语阅读教学因其丰富的英语教育文化内涵和语言赏读价值而展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上具有其他语言课程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以下笔者从六个方面阐释如何在阅读教学设计中体现并实施英语学习活动观:
1.聚焦语篇研读,把握教学核心
语篇研读理论最早的提出者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Z.S.Harris)。他认为语言不是在孤立游离的词或句子中发生的,而是在连贯而有逻辑的情境中发生的。英国语言学家克里斯特尔也认为,语言是有序并且在特定的语境中形成的,而语篇则是人们语言互动过程中的一个表达和理解的动态过程,只有在语篇中的语言才有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出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
2.关注主题意义,整合课程内容
体现英语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即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的语篇类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比较和探究文化内涵;同时,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并通过运用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由此构成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这六个要素里面有两个新增的部分: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这两个部分也是在以前的英语教学里和课程标准中提的比较少的部分。那么作为英语教师,要思考一下新的英语课程内容为什么要增加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呢?其实每一篇文本都有主题语境,但是过去大多数的英语教学里面教师只关注浅层信息,也就是只考虑what(作者讲的是什么)的这个层面,很少关注why(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和how(作者怎么写的)这两个层面。但是语篇为什么要写,为什么从这样的角度来写?到底作者的内涵想表达什么?这些其实和语篇的深层意义也就是主题语境密切相关的。基于此,再回到教学中,思考一下过去的语篇教学和现在的语篇教学教师要做哪些变化?过去的语篇教学教师更多的关注的是语言知识,而现在的语篇教学更多关注主题意义;关注学生的生成。教师带领学生对于语篇的主题意义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品质不断提升、文化意识不断增强、学习能力不断的提高的过程。
3.合理构建层次,开展活动设计
教师在深入研读语篇,探究到主题意义的基础上,就可一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活动的设计。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的三个层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分别指向学生发展的不同目标,教师要合理构建与其相关的学习活动,并遵循学习活动的关联性,应到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到高阶稳步发展。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和梳理、概括和整合等。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活动。即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意义展开描述、阐释、分析和判断等深入语篇的交流活动,构建语篇语言与意义之间的关联。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活动包括推理和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学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建立起自身与语篇的关联,展开想象、并且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观或作者态度惊喜论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深度学习,促进能力向素养转化。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一)深入研读语篇
单元整体分析-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11单元以“冲突与妥协(Conflict and Compromise)”为话题,从不同角度讲述各类矛盾以及解决办法。本单元由以下部分组成:Lesson 1 Living in a Community是阅读课,讲述人际关系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关注邻里间的相处;Lesson 2 Dealing With Conflict是听说课,涉及化解冲突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化解冲突的途径和方法;Lesson 3 War Memories是阅读课,讲述国家之间以及种族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此外,本单元还包括Topic Talk, Writing Workshop (An Opinion Essay), Viewing Workshop (Giving Opinions), Reading Club 1, Reading Club 2, Checking Your Progress等几个部分。
本节课的文本分析-本课为阅读课,重点讲述邻里之间应如何相处。
【What】本文为一篇讲述邻里之间矛盾的新闻报道。故事以“Grandpa Arrested After One Shower Too Many”为题,讲述了上下楼邻居Smith与James之间的矛盾。80岁的James夫妇住在30岁的Smith楼下,Smith在阳台上种了植物还养了鱼,导致James一家无数次地被Smith家浇花和洗鱼缸的水淋湿。周六傍晚,James夫妇在阳台庆祝生日,而Smith从楼上倒了一大鱼缸的水,破坏了James的生日,James忍无可忍便提着拐杖上楼打了Smith的脑袋,结果年迈的James也因打人而被拘留。
【Why】作者希望借助这篇报道,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如冲突的原因、冲突双方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等),并基于对冲突的反思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学会和解,学会换位思考并恰当地应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学会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How】本文为新闻报道,具有鲜明的文体特点:1)有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标题;2)首段交代故事梗概,从第二段开始以记叙文故事情节发展顺序详细介绍来龙去脉; 3)叙述方式较为客观真实。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定
综合以上对文本内容和学情的分析,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把教学目标定为:
At the end of the lesson,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summarize the plot of the newspaper report.
(2). comment on the behaviors of the two characters.
(3). mak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4). appreciate the significance of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roper ways of maintaining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3、4是教学难点。上述目标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于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过程,其中目标1属于学习理解层次;目标2属于应用实践层次;目标3、4属于迁移创新层次。每一个目标都很具体、也可达成和评价。
(三)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1) 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①感知与注意:
教师用四张图片介绍本课的主题,并让学生集思广益,找出社区中常见的问题。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有关人际冲突的原有认知被激活,同时,他们了解到,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冲突情景有不同的反应,因此了解了处理冲突态度的多样性及可能性。
学习效果评价: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speak out some common neighborhood conflicts, such as problems caused by noise, smoking and so on.
②获取和梳理:
教师让学生阅读新闻报道的第一段。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回答问题What is the problem?
这个活动意在培养学生的感知注意能力。学生在阅读后能够概括出语篇大意并能注意到新闻报道的文体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细读,画出思维导图用于梳理文本故事并且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学习效果评价:
S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the headline and the first paragraph and find out the problem.
③概括和整合: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进行语篇剩余部分的研读,并提出问题What happened? 学生通过阅读,画出思维导图用于梳理文本故事并且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小组讨论后,学生在自己思维导图的帮助下能够口头讲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描述、阐释能力得到了培养并且达成教学目标1。
学习效果评价:
Ss will be able to summarize how the story begins, develops and ends on a mind map.
(2) 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Teacher guides Ss to voice their opinions on the behaviors of the two people. 接下来学生对文本进行第二次阅读,教师以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James and Smith?”引导学生对两个人的行为发表意见,并且分别冲突中的双方进行分析和评价。让学生思考自己会站在冲突双方的哪一边,引导学生能够想出更好的人际相处技巧及人际冲突处理方式并达成教学目标2.
学习效果评价:
Ss will be able to analyze what James and Smith did wrong or right, express their stance and give reasons.
(3) 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活动
教师让学生思考冲突的真正原因,提出更好的解决和避免冲突的建议。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对人际冲突形成多维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解决矛盾、维护和谐关系的对策。达成教学目标3。
学习效果评价:
Ss will be able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both sides, such as “communicating, apologizing, changing” and so on.
最后让学生能够对于今天的语篇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让学生灌输与周围人保持和谐关系的价值和意义。通过交流,学生能够体会到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达成教学目标4。
以上就是以一节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为载体,通过学习理解(Draw a mind map)、应用实践(Voice opinions)、迁移创新(Put forward suggestions)等学习活动,批判评价主人公的行为方式,分析论证出现矛盾的真正原因,围绕人际沟通主题,学生理解并运用话题词汇,提取和概括新闻报道的信息并复述新闻故事,分析两位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批判和评价主人公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矛盾的合理建议。随着对文字背后主题意义的发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由低阶到高阶的锻炼。
三、结语:
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落地生根为整合英语课程内容、实施深度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供了可操作的途径。践行活动观的英语教学设计也要注意情境创设要尽量真实,注意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紧密联系,力求直接有效。还有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完成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与价值观的提升。
参考文献:
葛炳芳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 2015
陈新忠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四个角度》 2019
王蔷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六大变化之解析 2017
H.G.Widdowson 《Discourse Analysis》 2012
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 2017
冯娟,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生于:1980-10,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高中教学研究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