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锋
临沂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罗庄区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是推动其发展建设过程的重要助力,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对于强化单位内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执行力与综合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要重视这一工作的顺畅开展,但就实际而言,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是呈现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与对策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思路;对策;
一、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绩效考核形式较为单一落后,考核指标不合理
一方面,其并没有健全完善的评级指标以及监督机制提供考核规范,造成考核过程中,采用员工自身整理年终总结的方式开展工作,使得其与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完全偏移,在此基础上,部分单位并不存在量化、可操作性强的测评指标体系,导致事业单位内不同组织区域中的职工都采取了一些不必要的考核指标作为依据,造成了对其实际工作内容及状态的忽视与曲解,无法真实客观的体现工作情况,造成对其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责任心的损耗;
另一方面,考核工作对于员工的个人意见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也掺杂着较多的主观意识,难以保障考核成果的公平公正,从而造成将重点偏移于工龄较长、职位较高的员工身上,从而无法照顾到青年员工或是新员工的情绪,使其无法认识到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所为其带来的优势,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对其岗位吸引力以及工作积极性的削弱[1]。
(二)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沟通及反馈
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结构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绩效反馈,其也是切实落实预期绩效考核目的的核心渠道,这一工作本质上主要是让事业单位所有员工能够更明晰自身的工作情况,并将其与组织的既定目标进行对比,了解实际工作状态以及工作技能是否能够满足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运行的需求,与此同时,借助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的反馈,还能够实现对于事业单位管理部门人员的充分沟通交流,从而能够有机会表达自身对于绩效考核管理的真实想法,有效在根本上减少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的积怨,更好的推动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而实际上,部分事业单位在实际开展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及时的将考核成果传递给单位员工,而是直接将工作截至考核完毕,这也就造成员工并不能够体会到绩效考核管理与其实际工作之间的联系,难以及时的做出的工作调整以及创新,导致始终抱有碌碌庸庸的态度,如此一来,实际考核目标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绩效考核管理成果应用价值难以充分发挥
对于绩效考核工作所获取的最终成果来说,本质上是能够借助对其的利用实现对于事业单位员工主动性以及创新性的调动,更好的使其深入理解自身的岗位以及自身职能的重要意义,进而实现对于单位组织目标的落实,其可以说对于绩效考核管理成果的合理转化及利用是落实这一工作实际价值的重要核心,与此同时,立足于绩效考核管理最终的成果来看,事业单位员工也能够及时的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缺陷问题,并做出针对性的加强与完善,有效的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指导,由此实现对于企事业单位发展内在动力的全面激发,但对于多数事业单位来说,其并没有针对绩效考核管理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甚至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奖惩体系能够将绩效考核与事业单位员工的薪资福利、晋升、评优评先、培训等多样化内容实现集成,由此造成了绩效考核工作的形式主义,实际的考核管理意义名存实亡[2]。
二、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及策略分析
(一)重视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性
为了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性,首先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从而体摆脱单一性特点,实现对于职业素养、工作能力与态度等考核因素为一体的发展,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其次,针对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需求及特点建立可靠的考核标准与指标规范,确保各环节考核工作都具备客观性与针对性,更好的符合不同岗位工作性质的考核需求;此外,结合不同的考核目标还需要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何种考核方式都必须要保障其的客观性、科学性与全面性,保障绩效考核实际意义的发挥;最后,需要重视日常中的考核工作,而不是将这一工作集中在年末开展,由此有效避免对于部分员工日常工作情况的忽视,造成对其的考核不到位,有效的保障员工的切身权益,更少让其感受到绩效考核所能够到给其的帮助,更好的实现对于员工执行力与工作热情的调动。
(二)强化绩效考核工作的沟通及反馈
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加强与改建还需要重视考核反馈,而不应该将考核工作止步于考核完成环节,基于此,事业单位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下的先进技术,进行一个绩效考核反馈及沟通的平台,从而切实落实员工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实现对于考核成果的了解与掌握,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考核的公正性,与此同时,员工立足于这一平台,能够针对自身的考核成果作出及时的反馈,不断加强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交流的有效性,确保横向比较信息的可靠传递,从而加强其对于自身当前工作状态的认识,作出一定的改善,由此不仅仅能够改善单位工作环境,还能够为企业人际交往氛围助力,实现对于单位员工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积极性的全面提升[3]。
(三)提升绩效考核成果的实际应用
立足于绩效考核本身而言,其并非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为了有效实现绩效考核预期的目标,就要求事业单位管理部门人员能够针对绩效考核工作的特点以及实际运用的需求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制定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成果应用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激励机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点奠定行为规范基础,有效打破绩效考核工作的形式主义局限,实现对于事业单位员工工作潜能的激发;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目标激励的手段,将考核管理工作的整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从而针对考核结果的指导做出针对性诸如薪酬奖励、奖金升级、职位晋升、培训学习、深造交流等此类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避免奖励平衡的问题出现,充分体现出激励机制的导向性,进一步实现对于工作现状的改善与优化,确保考核价值的全面发挥。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加强与改进来说,其是一项较为综合性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把控各个细节,并有效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针对性解决,更好的表现出绩效考核工作的生命力,全面落实绩效考核价值,实现对于人才潜能的激发,推动事业单位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红,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7,0(2)
[2]俞舸,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J].中国经贸,2018,0(15)
[3]杨诗晨,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J].科技资讯,2019,0(2)
[4]包晓颖,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