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 杜慧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杜慧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其发展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身份证号码:3713221993061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其发展速度和质量至关重要。而建造技术的革新使高支模施工技术被广泛关注。通过对相关工程数据的分析,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搭设高度高、跨度大,以及施工总荷载和集中线荷载大的建筑物,且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不同。基于此,文章将对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施工技术
        引言
        对于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而言,高支模的技术在土木建筑施工中是比较关键的技术,同时利用该项技术进行施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缩作业周期。不过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需要对高支模技术严格把关,避免非理性化使用,不然就会因为该项技术的不成熟而暴露出一系列的施工质量的问题,所以合理的运用该技术于建筑施工作业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流程
        1.1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
        设计者在进行高支模设计之前,必须根据施工情况科学地完成高支模施工方案,以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在设计建筑平面图时,要设计建筑结构材料的规格和性能,以及具有高模具的各种结构的设计标准,以确保建筑的标准化和合理性。此外,还要根据相关的数学模型准确计算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参数和数据,以及模板预算的承载能力,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1.2高支模施工材料选择
        一般情况下,建筑中对高支模建筑材料的选择包括木材、混凝土和钢筋,但是各种建筑项目所需的材料也有所不同,因此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情况选择高支模建筑材料。且必须以节约建设成本为基础,确保建设质量,还必须确保高支模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建筑材料根据相关标准来选定,通过合理测试材料的性能、规格和质量,可以避免生锈的棒钢、有裂痕的混凝土及异形型材的变形等问题材料的出现,以确保高支模结构的承载能力。
        1.3高支模模板的安装
        一般来说,下载并安装高支模模板时,必须确定轴和光束线的特定位置,并确定水平方向。安装上部框架时,要在钢管的下端敷设钢管,为了支持高梁工件,确保其稳定性能,则要安装木枋龙骨搭设。在安装高支模模板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高支模的稳定性,适当控制梁和板的增强是最重要的。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设置各个工序和细节,以便在今后的混凝土注入工程中充分发挥高支模的作用。此外,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状况决定是否清洁或卸下高支模。在整个高支模安装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卸下水平拉杆,只有在完成此步骤之后,高支模的后续清洁和拆卸才能顺利进行。
        1.4高支模的验收和拆除
        验收和拆除高支模的主要功能是在工作时确保建设工人的安全,因此在高支模的建设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高标准检查人员安全的设置。此外,现场的人员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需要进行第二次测试,即使用高支模施工时的安全性。使用高支模后,还要取下高支模。拆除工作中,为了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然后,必须确保高支模其材料在第二次使用时的安全性。
        2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准备工作
        第一,施工材料的准备。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须提前准备施工材料。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条件相对复杂且施工工序多,在准备施工材料时应加大管理力度。

特别是混凝土、木材和钢材等材料,必须仔细测验混凝土性能,以确保与强度要求相适应。钢筋应接受强度检验,并检验模板张拉度、强度以及抗压度等,确保各性能指标与工程项目需求适应。第二,参数设计。在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会涉及精确度较高的施工参数,在施工前应保证参数设计的合理性,在施工建设中有效规避意外情况的发生。应将施工需求作为主要参考依据,计算数学模型,在确认模板荷载重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科学性。设计参数时应参考项目施工位置的情况,设计模板工程安装的高度与面积等相关数据,确保模板工程数据能够和工程项目需求一致。第三,测量放样。开展测量放样施工建设期间,应系统清理施工现场环境。对工程进行测量时,一般会选择经纬仪放样。实际操作时,要求轴线位置科学,采用墨线作为标记的工具,标记边线和中线,通过模板位置标识放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模板标高也需复核,以保证规避相关问题,提高安装工作质量。
        2.2高支模安装
        在高支模安装环节,需提前开展施工测量作业。测量人员对梁线位置、水平控制线、框架核心线等位置进行标记,将位置偏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同时,在模板安装过程中,定期对模板位置、垂直度进行测量校正;施工人员参照设计图纸、按特定顺序对高支模、支撑结构进行安装,禁止私自篡改支模顺序;对模板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如模板结构稳固性、与支撑架连接情况;对模板拼缝进行处理,填充海绵胶条等密封材料;清除模板表面、内壁附着灰尘与积水,在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此外,在安装不同部位高支模板时,施工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操作要点,具体如下:在安装柱模板时,重点对对角线、柱箍安装情况、模板垂直度、长度差等参数进行测量校正。配置18mm厚胶合模板即可满足柱模板施工需求。要求所支设高支模板与建筑柱体构件二者规格尺寸相同,在梁柱构件接头区域中对高支模板采取开槽处理措施,对梁柱模板接口处进行密实处理。在安装梁模板时,严格遵循特定施工顺序,依次开展支撑架搭设、柱头高支模板安装、铺设底部板材、拉线找平、封侧模板等作业。随后,对所安装梁模板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确定模板位置等。参数与技术方案符合,大小龙骨骨架跨距、支架立柱跨距二者相同后,方可完成梁模板安装作业。
        2.3高支模施工验收
        由于高支模工程项目在专业性和技术性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相对较高,施工作业须接受相应验收,将高质量、高水平与高标准作为验收的标准要求。在作业期间,应将技术性和专业性作为高质量性支撑,集中体现在施工初期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编制的施工方案。在验收时应采取细节式技术验收方法,确保各作业环节更加标准,提高作业稳定性。若在验收期间出现模板倾斜或者是开裂等问题,应立即采取整改和处理措施。
        2.4拆除高支模
        检验混凝土的强度,若实测结果达到设计值的100%时便满足拆除高支模的条件。要保证拆模质量,应充分考虑同条件试块强度的实际表现,且要面向各拆模人员做好技术交底,使员工掌握正确的拆模方法,以免混凝土结构受损。结束混凝土浇筑作业后要给予一段静置时间,期间混凝土的强度将上升,当其达到强度要求后即可拆除高支模。先浇筑的部分应安排在后期拆除,遵循先洗后拆的原则。施工人员是重要的参与者,应按照合理的顺序拆模,并及时清理支架等相关构件,避免模板残留浮浆的情况,遵循分类堆放的原则,以便后续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切实满足工程施工需求,提供良好施工条件。企业必须明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求标准,提高技术应用力度,有效把握工艺要点及技术质量控制关键,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质量,做到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发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爱红.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
        [2]刘景润.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7):296.
        [3]王泽鑫.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9(6):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