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导问教学的若干思考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6期   作者:索金明
[导读] 初中物理教师既要用心谋划物理课堂,又要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课程本身的乐趣与美妙
        索金明
        门源回族自治县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物理教师既要用心谋划物理课堂,又要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课程本身的乐趣与美妙,更要用心听课,认真谋划初中物理课堂,攻克更多的物理学习难题,只有这样,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学习效率、获得感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和成长。因此,教师可尝试运用引导式教学法,用引导式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保持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用心去解决问题和难题,又能扫除阻碍,从而实现自我的稳步提升和超越。老师还应注重导问的质量,能够通过导问激发学生对课本重难点知识的关注,从而让学生精进自身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问;思考分析;教学策略;效果分析。

        
        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应优化课程设计,并能进行起问式教学,从而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希望学生对物理课有一种学习的敏感性,而不是正式开课。中学物理教师要从课程中提炼出重点、难点、疑问点,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保持一种善于分析的状态,能够在接受问题的同时,认真地分析问题,也可以在分析了问题之后,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答案,这样,学生的物理学习前景就会比较坦然。
        一、初中物理教师开启导问式课堂教学策略
        中学物理教师要做一名最认真、最用心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在自我补充、自我充实、自我调整、自我巩固之后,再用正确、合理、先进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习物理,这样教师才能收获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在物理课上,一定会有一些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同时也会有一些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这些教学内容是学生们要用心分析的。老师帮助学生,用心思考相关问题,又能让学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和状态,按时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之上能够实现更大的超越。
        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用“凸透镜、凹透镜”或其他学生不太熟悉的光学仪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引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要学的课程及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了解,在形成初步了解后,再走上一条更正确的课堂知识探索、解决难题、实现提高、迎来突破的道路,这对突破物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也有重要意义。对自己的未知问题保持一种学习的热情和对学习的好奇,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也是教师应该肯定的教学现象。老师既要尊重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权利,又要让学生在尝试提问之后,对学生做出积极的反应,从而化解学生的知识壁垒,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满足感。
        二、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前准备工作
        初中生物理问题课开课前,教师应先让更多的初中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良好的预习状态。易中天先生曾经说过,我不会回答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学习和问题来解决,那么就不要尝试问或者问问题,这种质量低下的物理问题也是对老师教学时间的不尊重。老师应对此保持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热爱物理学习,而在热爱物理学习、用心完成相关预习任务之后,则能使学生的物理学习之路走得更顺畅。


        举例来说,预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学生无法理解物体在未受任何外力作用下所保持的运动状态,这是一个学生的预习错误;但如果学生提出问题:“小车在未受任何外力的作用时,从一个斜坡上滚下一来,然后划出一个非静止的或匀速的直线运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知识?是怎样分析牛顿物理研究的模式和思想?若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其实是在用心学物理,也是在用心问物理,只有用心问,才能问出优质的问题。
        三、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及时调整导问形式
        当初中物理教师开启导问式教学体系之后,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同时,也不能墨守常规,更不能让学生对相关的学习理论和学习体系持刻板的态度。老师要让学生热爱提问,能够在提问的同时,对所学的知识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走向真正的光明。
        比如,在讲授《声音的特征》时,当老师发现学生在导问式物理课堂中没有得到足够的提高,或者学生出现了漫不经心、不以为意、学习懈怠等问题时,老师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更好地学习知识,解决难题,同时也及时弥补了个人在物理学习上的不足,从而获得更大的收获。总之,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用课程体系来充实自己的人,又能在充实了自己之后,使学生得到更大的提高。
        四、通过问题导向,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思维能力
        中学物理教师应善于教导学生,使学生把精力、时间、学习活力统一集中到一个点上,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更大的进步,同时也使学生自己的物理问题解决的准确率和效率提高。老师不能让学生成为逃避思考问题的人,也不能让学生成为不懂得逐步接近问题的真正答案的人,只有学生能够按部就班地分析问题,寻找答案,学生才能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活力和潜能,从而成为更优秀的人。
        比如,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阿基米德定律和浮力定律”时,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地教学生,使学生逐渐深入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老师在一大盆水里,放进一个铁球,发现铁球立即沉入水中;接着,老师又放进一块木块,发现木块也沉入水里。接着,老师又把一大包盐巴充分的撒在这盆水里,发现那块木头居然从底部浮了起来!经过老师讲授后,学生应深刻分析和理解:铁球的重力比水的浮力大,因此,铁球沉到了水底;木块的重力比清水的浮力大,所以木块也沉了底;然后,再将盐巴撒入水盆中,发现木块浮了上来,这是因为,木块所承受的浮力等于或大于木块自身的重力,所以木块的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小。这样,盐水里能装木块也就可以理解了。
        初中物理教师在打开物理课堂课堂,帮助学生以提问的态势和角度完成物理课的同时,还要更好地指导学生,使学生成为爱提问、爱思考的人,能够在物理课堂上鼓足学习的勇气,探索的能力,奋发向上,从而使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得到更大的启发、收获和提高。老师还应充分结合不同的课程形势,用心呵护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从而使学生得以实现自己的超越。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4):97.
        [2]孙丽琴.初中物理兴趣教学的趣引路径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24):16-17.
        [3]贾雪省.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情境的创设[J].教学与管理,2019(36):86-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