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蕊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河西小学,邮编271600,
摘要: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既要做到疾风知劲草,也要做到细雨润无声,需要倡导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行为规律,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管理措施,借助家校合力进行班级建设,在学生心中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说服力,从而能够把组织意志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柔性管理;应用
一、小学班主任柔性管理模式特点
(一)“自我管理”是柔性管理的核心
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自我管理”,需要教师根据不同事情、不同学生、不同环境,实施不同的柔性管理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建立学习目标,真正掌握学习方法,进而实现自我学习评价。在其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需要借助家校合力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完成从“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再到“自主学习”的有效转变。
(二)“自我改善”是柔性管理的灵魂
在小学班级柔性管理模式中,推行“自我改善”的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环节,它体现在学生个体和班级群体两个层面。在学生成长层面,“自我改善”是学生个体接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产生认同感的过程,有时体现在一种暗示、模仿的心理机制,是柔性管理模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过程。在班级群体层面,“自我改善”是班级群体的一种整体学风,是一种学习方式和习,惯通过部分学生向班级群体蔓延的过程。
(三)“回归人性”是柔性管理的精髓
在小学班级柔性管理模式中,“回归人性”的教学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更是小学班级管理回归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推行“回归人性”的柔性管理前提是自主教育,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体特征和思维方式,结合班主任的管理引导,建立独立自主的自主学习机制。作为班主任,在这关键时期,必须顺应学生意识发展的规律,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意识的发展,倡导和激发学生人性化的自主学习。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上柔性管理应用
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模式必须从共同目标入手,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生活状态,而通过民主制度让学生自己制订约束机制,通过班委选举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现的机会,有助于班风的有效建设。
(一)通过共同目标让学生“明”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班主任借助课堂讲解、课外阅读、家庭实践等班级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共同的奋斗方向和奋斗目标,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柔性管理模式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需要班主任借助柔性管理模式的目标划分来细化学生的现实目标,帮助学生将其转化为直接的推动力,而通过家校合力制定的学习目标来强化学生最终抵达的长期目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柔性管理模式中保持最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保证班级目标一旦划定,坚决执行,严格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明确执行。
(二)通过民主制度让学生“订”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班级制度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两大法宝,也是推行“民主”管理策略和“依法”管理方法的显著特征。因此,在小学班级柔性管理模式中,倡导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制度的制订过程中,主要是借助家校合力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言谈举止,促进学生变过去的“被人管理”转变成“自我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班主任在发起制订民主制度时,需要保证所制订的制度必须符合本班学生的学习认知和生活能力,能够从实际出发,制订相关的班规、班训、班级目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一些陋习制订制度管理自己。
(三)通过班委选举让学生“展”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很多日常班级事务和学科管理都需要班级干部监督实行,他们既是班级管理积极分子、学习优秀学生的汇集之地,也是展现柔性管理模式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班级柔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需要根据全班每个学生的表现来组织选举工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班委选举中得到全面展现,最终由教师综合权衡,结合班级管理的需要选取班里的班委。例如,班长的选举应该选择那些工作积极、学生基础好、学习认真刻苦的学生,而各科课代表则应该选择那些学科成绩好、上课表现积极、责任心强的学生。此外,班主任通过对学生家庭的走访,选择很多在家庭劳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加入班干部队伍,通过家校合力的影响力,带动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也促进班级建设的长效开展。
(四)严爱交融,以生为本
在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严格要求与关爱尊重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这也是班级管理中“刚柔并济”的精髓所在,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班主任首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这是对学生严格要求的重要前提。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需要情感作为纽带,班主任只有做到了对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以及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反之,如果班主任只是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或严格的管理,连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都没有,那么学生显然也很难信服班主任的权威,各种班级管理措施也很难被学生愉快地接受,甚至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或破裂。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体现班主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素质还不完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如果对小学生过于放纵,那么学生将很难自觉遵守班级管理制度,更不必说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坚韧的意志品质,甚至无法保障自身的人身安全。
(五)融入爱心,赢得信任
为了实现班级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必须建立充分的信任关系,这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关键所在。对此,班主任一定要做到“以心换心”,多用自己的爱心、关心、耐心去感染、影响和引导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切实感受到班主任的尊重、信任和爱护,进而自觉遵守班级管理制度,听从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通过与学生“交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便于及时发现学生的素质缺陷、行为偏差,从而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制订班级教育和管理方案。如对于在课堂中表现较差的学生,班主任不能一味拿学校或班级管理制度压学生,那样不仅难以赢得学生的信任,还有可能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抵触或反感情绪。正确的做法是,先充分调研学情,了解学生是否遭遇家庭变故或其他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尝试以个人的爱心去引导学生、感化学生。只有赢得了学生的信任,班主任才可能针对学生问题“对症下药”,进而实现教育引导的目标。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贯彻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越来越多,而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高,对于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提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充分了解班级柔性管理的要义,积极解放学生的个性枷锁,真正做到班级每个人的权利平等,能够借助家校合力的影响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促进班风的有效建立,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慧英.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3):P.1-1.
[2] 刘祥. 刍议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4):P.1-1.
[3] 邹会英. 小学班主任柔性化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运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3).
[4] 安慧.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J]. 好家长, 2019(15):84-84.
[5] 钟倩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 文存阅刊, 2019, 000(009):92.
[6] 江玉桃.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2):0063-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