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安徽省 230051
摘要:随着现在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梯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带来一定安全隐患,电梯伤害事故屡屡发生。分析当前电梯安装维保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探讨解决对策,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避免或减少电梯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电梯;安装维保管理;安全问题;对策
引言
电梯作为连接高层建筑竖向交通的重要工具,其拥有量逐年增加,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充当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在商场、办公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还是高层住宅等民用建筑,电梯规格不同、安装维护方式的不健全以及运行管理模式的差异等,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轻则出现电梯困人等故障,重则出现人员坠入井道、挤压剪切等严重安全事故。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安全维保与管理的效率,深入剖析安全问题引发原因与当前发展行情,并加大自救与安全意识,才能逐步改善当前电梯常见的安全问题,使电梯运营处于安全、稳定、可靠的状态。
1细化工作内容完善电梯安全管理体系
电梯与产业的运输效率和人员的安全系数息息相关,提高电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进而更有力地保证电梯的日常工作顺利运行。就安全管理体系角度来说,涉及到电梯质量检查、质量选择、市场运行等多个方面。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就电梯问题方面负责不同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意见分歧,严重情况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梯的建设和维修,影响工作效果。因此,从同一电梯构建标准、细化分工内容并巡视等细节工作分配合理等角度,切实搭建科学合理化的电梯安全管理体系。
2电梯安装维保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1电梯在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对于电梯的管理主要就是通过使用单位、监督部门以及物业公司开展。在管理中,主要发现的问题是:在检验过程中无法对电梯进行全面、精准的监督,导致各种问题屡见不鲜;在监管过程中力度不够,没有物管、缺乏维保、无维修资金,电梯管理人员缺乏明确的责任,导致一些问题电梯没有及时处理解决,运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电梯的应急救援管理平台存在问题,还有极大的完善空间。物业公司的电梯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没有正确分析电梯安全使用的性能管理,缺乏对电梯危险性的重视,没有及时发现、处理一些潜在的、突发性的安全隐患以及事故,导致电梯在运行中极大地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物业公司没有基于规范要求严格履行自身的安全管理责任。例如没有及时更换已经达到设计年限的、老化的电梯,这些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因为性能、参数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故障,严重地威胁了乘客的生命安全。而物业公司在申报报废以及电梯的大修过程中,并没有与业主及时沟通,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受到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老旧电梯仍然运行,而我国并没有关于电梯强制报废的相关法律规范与政策,这也为物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电梯在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电梯安装现场,由于施工现场环境比较复杂,多个施工队同时进行施工,经常有施工人员为了方便或没有意识到井道预留口,电梯施工员可能被其他工种施工员从井道抛入物体砸伤,甚至施工人员从没有封好的井道门口或扒开门洞栅栏从门口掉入井道身亡。电梯井道脚手架由于安装质量不过关(如:脚手架中间没有卸荷或平台没有架设好)导致电梯安装人员在安装过程中由于没有带好安全带踩空坠入井道。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按规范来操作,开工前没有认真检查好安装工具,或使用不符合生产要求的设备,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就轻率行事等等。另外,部分单位缺乏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甚至,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施工资格,其现场作业员工不具备劳动安全部门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当用工荒时请外面的农民工代替。有些安装施工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安装的时间,加班加点,有时做到深夜,员工过度劳累。电梯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远不止上面提到的,在此不再详细举例说明。
但总的来说,疏于严格的工地安全管理和经常性的员工安全培训是导致电梯安装的主要安全问题。
3电梯安装维保管理中安全问题的防治对策
3.1强化教育管理增强电梯维护工作人员素质
电梯维护人员在电梯的日常维护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电梯的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此,在实践中,工作人员要基于规范要求进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要及时处理各种故障。在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升工作人员保养意识。制定完善的管理对策与奖惩手段,要及时处理常见的维修与保养问题,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在管辖的范围与区域中重视管理,对于出色的工作人员给予的奖励,惩处工作态度不佳的工作人员,要将安全管理与工作绩效有效结合,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源头上杜绝各种安全问题。(2)重视职业教育与安全培训。综合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职业培训计划,提升电梯维护人员的专业能力,通过定期的培训考核与责任追踪,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及时处理各种电梯故障,消除安全隐患,构建舒适、安全、稳定的电梯运行环境。
3.2提高电梯安装工的安全意识
电梯安装是电梯的初始环节,也是一项比较艰辛和危险的工作,需要每位员工时刻都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那么如何能提高电梯安装工的安全意识,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①开工前的安全教育和每周一次的工地安全会制度,由班组长组织员工开工前的安全简短例会,由公司的安全员组织每周的工地安全会。②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安全培训,由公司组织各班组成员(代表),定期(季度)开展职业安全培训,总结过去一季度的安全情况。③完善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应给予工地安装现场每位员工(包括新入职的和实习生)发放相应的劳保用品,如:劳保鞋、安全绳和工作制服等。④完善公司电梯安全员(地监)制度,专职安全员定期检查安装工地危险隐患,及时发现、报告、排除和阻止工地的不安全因素,如:带病作业、超时赶工、无持证上岗等。⑤完善公司安全检查制度,预先通知或不预先通知,检查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重大安全隐患追究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检查结果定期公布。⑥合理可行的安全评考核制度,为每个现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打安全分,将其列入年度和季度奖惩范围,对安全抓得好和差的班组给予奖励和惩罚。
3.3提高维保技术加强电梯使用监管
监管部门加强对电梯市场安全的观察与监督,确保所售电梯及配备零件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清理现存的“三无”电梯,开放和增设公证检验机构,积极学习先进地区及发达国家的维保技术,并因地制宜地应用到自身电梯安装过程中,减缓质监部门的压力,同时不断提升电梯的维护保养效果。此外,还应对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进行定期检验,对电梯使用环境进行排查,特别是消防设备等密切关系使用人员安全的系统工作,积极协调公安消防、建设以及房管等部门做好使用环境与管理的考核,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和电梯日常运行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加以整改,禁止人员使用等,尽可能将安全事故扼杀在最初。
结束语
电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承载运输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梯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到的部件存在一定安全使用期限和质量保险等问题,受到电梯管理部门对电梯人员工作划分的不合理性以及在搭建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材料质量问题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电梯存在不少潜在问题,切实做好管理工作,提高电梯使用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许涛.电梯安装维保与管理使用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设备工程,2019(8):46-47.
[2]王宏军.电梯安装维保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J].数码设计(上),2019(5):36-37.
[3]张仲.基于电梯维保过程中的人因失误及管理对策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8,24(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