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及方法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6月   作者:王亚萍
[导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还是一个国家继续发展的源泉。一个国家若是不具备创新能力,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时候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当成自身的重要怎人。因为有以前教学观念的有效,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的才能。

环县思源实验学校 王亚萍  一级教师    邮编745700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还是一个国家继续发展的源泉。一个国家若是不具备创新能力,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时候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当成自身的重要怎人。因为有以前教学观念的有效,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的才能。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中学数学教师正逐渐从以前的教学改变为素质教学,一名数学教师,必须要将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当成自身不断探究的课程改革。初中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一定不要让学生失去好奇心和探究的想法。而是应该按照想说的好奇心设计一个教学情境,而且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具有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意义及方法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一个人的生活中即使接受同样的教育,但是其学习的知识是不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职务知识,并且在以后还有不同的职业。因为学生的家庭都是不同的,其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将让学生具有知识技能变成一种综合性质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以后人生经历奠定基础。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教育和我国千家万户的基础教育都有关系,初中时期的数学能够有体系的培养学生智力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多种发展的综合性内容。数学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关键科目,还是系统性和逻辑性结合的科目[1]。经过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培养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基础科目,融入于科目和生活中的各方面。在实际生活以及每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运用,随着中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学的运用将更加普遍。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一定要具备创新意识,改变以前的教学反思,在讲解知识的时候需要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发散思维的提高,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际动手能力和新内容巧妙结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需要教师由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知识传授的思想,应该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行为。在教学理念剬创新的时候应该积极探究新型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克服在学习中的本固思想,转变学生学习完新的知识,只要将习题作对就可以的习惯。需要将实际生活和现代发展都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由多个角度对待问题,根据现实处理问题,进一步更好的达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2]。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说说而已,应该在学习知识和应用的时候寻找更多思路,这才是拓宽学生视野有效方式。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应让学生各抒己见,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级中展开讨论,教师此时不再是个传授者而是一个参与者,真正参与到学生中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的表现。
        (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初中学生在空间观念也有些不同,一名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时候,应该注重由图形的整体结合以及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开始。


学生事先应该体会一些十分明显的,最显著的部分,学生对于三维空间比形成二维空间的观念更加困难。所以,学生认识图形的水准还有一些不同。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将一些复杂的图形简单化,应该按照学生对于事务的认识[3]。在教学的时候由具体物体、模型等直观的进行形式,之后也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一些具体的物体展现在学生面前,方便学生进行更好的观察,并且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一个整体进行拆分,方便学生更好的操作,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只是静态的观察图形,仅仅看到每个图形之间的不同而忽略了它们的共同地方,造成每个部分之间的知识形成分裂。运用多媒体教学之后,教师能够将这些静态的图形变成动态图形,经过指导学生观察图形,能够让学生学习图形之间的关系。
        (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学习第五章中,掌握了三角形。三角形是比较简单的基本的结合图形,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能够随处看到,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还有更加广泛的运用。所以,探究以及学习它的基础性质对于学生未来更加方便的认识具体世界,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以及推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章中,教材为学生营造了许多实际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过由具体的几个模型以及应用学习的知识处理问题的观察,更多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很多样式的活动比如测量、拼图、折纸以及设计图案等,为学生留出了更多的探究时间好空间[4]。为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具体的运用教材旗舰店时候,必须要进行选择和改动。
        (四)分时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第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是让作用。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生是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观察的是否深入,会对创造性思维起决定性,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世界的眼睛,才可以将数学学习好。在学习一节课的时候,教师都应该由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第二,在探究实施的时候需要让学生具有猜想能力。猜想主要是从知道原理、事实,对未知现象和其中的规律而形成的一种假设性的问题。在初中数学学习时期,应该让学生具有猜想能力,这能够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习知识的策略的主要方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想应该具备猜想能力。应该启发学生去猜想,就是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教师一定不要将自身的秘密全部讲出来,应该首先引导学生,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指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第三,指导学生积极提问,敢于质疑,要及时创新。勇于质疑就要让学生保持自身的好奇心以及想象力,不完全相信权威,不漏掉任何的疑点,勇敢的讲出自己的见解。根据学生角度去看,学习时有疑问是其进步的标志,还是创新的开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更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希望我们的共同探索为学生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参考文献:
[1]于莉,张后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N]. 电子报,2020-10-25(008).
[2]陈兆绪.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30):6.
[3]李立清.有效利用空白资源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0):27.
[4]张中军.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家长,2020(29):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