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实践教学 徐罗保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6月   作者:徐罗保
[导读] 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新颖、活泼的学习环境,打造精彩、灵动的数学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五一中心小学 徐罗保  415600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要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新颖、活泼的学习环境,打造精彩、灵动的数学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实践教学
        引言
        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长此以往,不仅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更让学生学习疲劳,消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立足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积极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手段与策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实现高效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生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盘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信息化与小学数学融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融合前景非常好,将信息化应用到小学数学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为信息化教学方式相比传统教学方式优势更加明显,例如,信息技术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图片处理能力、情景模拟功能、视频演示功能、音频播放能力等,这些功能以及技术能帮助小学生直观、快速地理解数学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趣性、生动性,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更趋于爱好学习,注意力时间有限,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因此学生很难将专注力完全投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单一化教学模式这一弊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例如微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等,这些方式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动态与静态结合,提高了课堂知识的生动性以及趣味性。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对小学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并感受到小学数学的魅力。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实践教学策略
        (一)创建多趣味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对课堂教学活动愿意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对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回顾,会发现很多教师对兴趣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充分地认识,课堂教学中采用的灌输式教育模式阻碍了学习动机的进一步激发,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先进的信息技术可将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感官体验的强化,并将学生大脑的记忆功能充分激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生动的趣味情境,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学习知识。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百分数》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先为学生播放一则这样的新闻: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28块,占金牌总数的9%;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32块,占金牌总数的10.6%。


以这则新闻片段引起学生关注,新闻结束后对学生的好奇提出问题:“刚刚新闻里出现的9%、10.6%是什么?大家是不是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这样的数字?”借助一段简短的视频,不仅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课上,还能通过问题引出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利导入了百分数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巧用白板指引探究,互动交流突破重难点
        电子白板是一种新颖、便捷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应用电子白板,融合文本、图例、视频、音频等各种丰富资源,刺激学生数学思维,为学生营造图文并茂、音视齐全的良好场景。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中的“三角形高的定义”和“画高”等知识时,教师就巧妙应用电子白板来呈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搭帐篷”的Flash视频,借助动画中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帐篷来增强视觉效果,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哪个才是小头爸爸搭的帐篷,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学生们纷纷开展交互探究,加深了对三角形特征的理解,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中的重难点知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设计课堂演示场景,鼓励学生上台借助白板进行当堂操作和演示,从而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的橡皮筋功能描绘出三角形,接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演示、互动探究,加深学生对“围成”这一概念的理解;通过动手演示操作,以及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功能,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三角形“边与边首尾相连”的特征,理解了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学会了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掌握了三角形高的画法,提升了学习实效。
        (三)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小学数学的重难点知识
        空间想象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往往依赖于其个人天赋,但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转变了这一现象。教师将三维立体图像呈现在多媒体技术中,通过旋转、平移等演示方法让学生对三维立体图像有进一步的认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以及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这两章节内容中都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教师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都在多媒体图像中呈现出来,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到这种三维立体图形的体积求算方式。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实效。教师必须积极总结信息化教学的经验,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合理地应用好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打造生动、有趣、灵动的数学课堂,持续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潘小英.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
[2]肖文卉.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研究[J].科幻画报,2019(08)
[3]梁欢.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