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发表时间:2021/6/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月上   作者:唐运红
[导读]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惠东县黄埠第四小学 唐运红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从课程的标准中可以看出,课标要求学生要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并且在教学中,也要让孩子有综合的语言运用的能力。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堂设计,要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引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的快速更新,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要,英语作为一种广泛的交流工具,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所以,大多数的家长和学校都开始注重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心智发展都不是很成熟,上课时注意力也不是很集中;但是,小学生对新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不适合教育小学生。因此,英语老师应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小学生,拓展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知识层面。而在英语教学中,加强阅读的训练是培养小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思维拓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会碰到这种现象:学生对单词、语句的学习比较轻松,但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不够深刻,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毫无头绪,思维杂乱无章,无法把相关知识组织成完整的系统框架,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高。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原因,如教师在教学时对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的具体方法、策略性研究不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思考及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记忆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和概念性较强的课文和阅读材料难以理解,难以从整体上对课文和阅读材料进行把握等等,造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低下。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阅读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通过线条和图形建立信息网络的思维工具,在指导学生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掌握英语方法,养成英语意识,形成英语能力,拥有英语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思维导图可以增强英语阅读学习的趣味性,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三、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可是在课堂上很多的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而是反复琐碎的问题追问,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就给予暗示,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能够有个深度思考。学生没有阅读的顿悟,只是迎合教师,在书本上找一些只言片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似乎很热闹,可是实际上在课堂上只是肤浅的一问一答。


为了改变这样的怪圈,教师在给学生提出问题时,就要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潜心阅读、深度思考,当学生在回答问题上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能给予鼓励,期待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这段时间虽然很多,但是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
        (二)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前的应用
        在英语阅读教学之前,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之前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更好地融进学习活动中去。比如说,小学的英语阅读都是比较简短易懂的,英语课本也都是以图片为主,因此在接触到水果、动物、小用品等英语阅读时,可以在学习之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实物或者进行绘画描述。然后,老师再结合同学们收集到的和绘画出来的学习目标制作出一张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让学生学习时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英语阅读的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预习课文,是让学生熟悉课堂内容和跟上老师上课节奏的重要前提。在学习英语阅读的词汇时,可以将词汇、短语、句子按照一些固定类别等进行分类,并且能够再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和逻辑思维,将英语阅读的教学发挥到最大的作用,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学习的效率,使得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三)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小学英语中的阅读材料通常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所以,在实际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阅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整体知识,更深刻地理解阅读材料,更好地把握课文结构。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思维导图画法,引导学生感知关键词、关键句,分析重点句子和段落,突破难点,对课文中重要的信息进行组织整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板书出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结构,逐步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技能,形成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之后的应用
        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之后,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知识和英语阅读的重难点,利用思维导图中的知识结构快速回忆课堂上关于英语阅读内容,随时随地能够进行复习,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例如,在课堂结束后,英语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来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解决在英语阅读学习时遇到的难点,增加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英语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提高小学生总体的英语水平。
        结束语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思维导图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度地理解文本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妙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19(31):59.
[2]杨冬香.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1):252-253.
[3]陆月平.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J].试题与研究,2019(25):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