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创新及施工技术 孙兆祥

发表时间:2021/6/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孙兆祥 王海波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贵州新中水工程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进步,建筑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水利水电作为基础工程,在维持社会正常运作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建设质量、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多项隐患,影响到其日后的正常运行,更为人类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施工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对我国的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没有水利工程的协助,很多工程项目都不能得到充足的水资源供应,难以按时完成工程计划,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保障水利建设的工程质量成为现代化工业发展的关键。企业应不断提高工程建设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注重标准化施工,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质量,进而对工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创新及施工技术
        ①混凝土坝。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中,运用混凝土坝是关键的内容。目前,我国的混凝土骨料人工生产系统快速发展,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人工方式进行人工骨料的生产,这一工艺流程在人工操作下能够实现动态化的调整,对骨料粒径以及级配进行调控,运用先进的破碎轧制设备,使生产系统的功能更完善,提高了水利施工技术水平。结合大坝在混凝土浇筑方面提出的高强度浇筑混凝土需求,将大容量、效率高的机械设备配置其中,覆盖到拌和、运输以及仓面作业等各个环节,提高对系统配置的优化效果,促进机械设备运行效率的提高。我国的混凝土运输方面利用缆式起重机、大型塔机、塔带机、胎带机等,提高了运输水平,向着更先进的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混凝土的运输效率。在大型工程中混凝土的温度管控过程中,为了提高温度管理的效果,运用风冷骨料技术,大大提高温度管理的稳定性,实用性较强。广泛运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能够使混凝土的裂缝有所减少,低热膨胀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应用下,温度控制的过程更加便利、简单,降低了成本投入,节省投资,并且将工期最大限度地缩短,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大体混凝土中有些高拱坝的混凝土可以通过外掺氧化镁的方式,补偿温度变形问题,模板费用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速度以及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整体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模板费用通常会在混凝土的总造价中占比15%~30%,通过优化模板运用,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与效率。②变态混凝土。变态混凝土早在20世纪初期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是我国自主研发和创造的,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和良好的施工效果,在水利施工应用中受到了行业内人员的普遍运用。因为变态混凝土具有显著的优势特点,变态混凝土的强度高、施工过程快,具有收缩性小等优势特点,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增强了水利工程坝体的牢固性,起到了巩固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容易发生滑落的地方以岩石边坡为主,针对此位置的施工必须使用同一种混凝土展开施工作业,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水利施工的综合建设效率。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合理配制混凝土原材料
        由于混凝土裂缝在一些时候是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等造成的,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单位需要结合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规范,确定混凝土等级强度,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原材料的试配,进而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各种原材料性能的作用,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有关人员必须要将原材料的配料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具体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只有保证了配料误差控制效果,才能够使得最终的混凝土性能符合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与标准。有关施工人员在配合比设计工作中,需要严格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标准,将各种材料的用量加以有效控制,尤其是在各种外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切忌过多或者过少,否则,都将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混凝土配制达到了相应标准以后,施工人员要通过适量外加剂的掺和,来实现对混凝土性能的优化,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所造成的收缩裂缝。


        2.2混凝土浇筑技术控制
        混凝土的构造极其复杂,若浇筑环节不注意质量控制,则会引发诸多质量问题,诸如温度过低会出现冷缝现象,温度过高则会产生假凝,这对于混凝土浇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应注意多用钢模,少用木模,并在做好温度控制、分析混凝土性能后确定坝体最大浇筑仓面尺寸,可采用平浇法、台阶法等,满足设备能力不足的情况。此外,坝体缝隙内灌浆厚度应控制在10m,-15m左右,在混凝土温度达到坝体标准,且龄期大于4个月的情况下进行接缝灌浆。
        2.3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湿度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温度与湿度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事实上,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温度与湿度控制非常复杂,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果混凝土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偏高,且相对干燥,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施工人员需尽量将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混凝土表面的热量能够快速蒸发。一旦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过高,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将非常快,此时,在混凝土搅拌时,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水,使得混凝土原材料在此过程中能够快速冷却,降低混凝土温度,使得混凝土的湿度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在很多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会采用埋设冷水管的方式,冷水管可以对混凝土起到降温保湿作用。
        2.4优化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
        碾压混凝土施工作为关键的施工技术之一,涉及了诸多施工工序,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起着一定程度的作用,决定了水利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进度和最终的施工效率,因此,加强对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混凝土入仓技术进行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目前,我国的高碾压混凝土坝中涉及多个种类的混凝土入仓技术,其技术特点各有不同,优势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技术手段运用应在相关人员对施工工程实际情况的分析下合理选择,保证灵活配置,提高技术配置的科学性。例如,可以选择负压溜槽输送系统,也可以选择工料线加顶带机的方式,除此之外,深槽高速皮带机与负压溜槽相联合的输料系统也有助于实现对入仓技术的优化配置。垫层施工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采取垫层常态混凝土浇筑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坝体的防渗能力。在施工浇筑中运用常态混凝土,以及垂直方向的运输设备,能够保证浇筑过程的连贯性,针对垫层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要加强对方法的合理管控,严格控制舱面温度,保证浇筑混凝土中能够实现及时的水分补偿,提高垫层质量,避免发生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渗漏的情况,提高施工防渗力。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检测实验内容繁多,包括对混凝土强度、密实度等性能的检测,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浇筑技术等的严格控制,通过一系列方法达到强化混凝土质量标准的效果,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整体质量水平,为我国水利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濮利荣.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生产质量控制[J].决策探索(中),2020,(04):94.
        [2]聂广捧月.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的检验问题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52.
        [3]韩飞.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及其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206-207.
        [4]陈秀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砼裂缝的防治[J].冶金丛刊,2020.5(6):166-167.
        [5]郭宇.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8.(5):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