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广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 830000
摘要: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已走上高速发展道路,生态护坡的技术设备和施工工艺都获得了长足进步。但相比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来说,我国生态护坡施工工艺仍存在明显不足,所以,我国需在引进国外先进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河道情况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对生态护坡技术进行进一步创新,研发出更适合我国生态环境且独具特色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根据我国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只有坚持采用多样化护坡形式,才能促进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水利工程; 河道生态护坡; 施工
1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基本特征
1.1技术优势性显著
相比传统护坡来说,河道生态护坡融合了现有的生态元素,其创新性和技术优势愈发显著,也更符合当前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生态护坡的结构设计看似与传统护坡大同小异,但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河道安全的保护作用都更为明显。当然,技术上的创新也致使生态护坡建设工程愈发繁琐,施工人员在此期间将面临更多条件限制,施工难度也将直线增加。在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条件下,生态护坡建设应坚持科学设计护坡结构,优化选择施工材料,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1.2带来隐形经济效益
河道生态护坡施工难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资金投入,但随着生态护坡的建成,项目工程带来的隐形经济效益却是不可估量的。相比传统护坡来说,生态护坡为相关产业发展创造的积极影响更加突出。只要合理控制资金投入成本,生态护坡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高。此外,生态护坡建设还能促进河道生态系统的优化完善,因此而产生的隐形经济效益也相当丰厚。
1.3社会效益更高
对比传统护坡,河道生态护坡建设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更为突出。生态护坡不仅能平衡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充分发挥生态护坡建设的价值,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需充分考虑生态护坡施工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及处理措施,降低生态护坡施工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2河道生态护坡施工在水利工程中应用探析
2.1自然原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
以自然原型河道为基础正式开展护坡施工,不仅能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同时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自然原型河道护坡施工过程中,首先需保证河道安全,并根据河道护坡施工的基本要求,充分应用能够适应河道生长的水生植物,优化施工设计结构。河道原有水生植物的应用有助于净化河道内污染物,增强河道净化能力。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可从植物环境适应性及净化功能方面出发,优先选择适应河道环境,净化功能较强的植物。这样不仅能美化河道,还能增强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其次,以自然原型河道为基础的生态护坡施工技术还能有效稳固堤岸。为进一步实现该技术对堤岸的稳固作用,施工人员在选择植物过程中,需尽量混搭配置乔木灌木,并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设置,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长优势,增强堤岸稳固效果。同时,还需充分考虑植物的根系生长情况,根系较庞大的植物能充分降低水土流失概率,减少洪水侵蚀。
2.2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施工
为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在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须充分发挥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该技术的原理便是利用植物根系的庞大力量提升土壤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的概率。该技术还能改善河道边坡土壤状态,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而在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施工中,植物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选择植物时,首先需充分考虑施工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选择根系较发达的原生植物。
其次,还需详细分析不同种类植被是否适合在该区域内种植,根据不同植被的种植生长条件判断不同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应合理考量种植植物的成本投入,后期维护情况,与附近景观的搭配程度以及整体美观度情况等内容,在保证植物抵抗性的同时增加其多样性,丰富景观效果。最后,在植物固土型生态护坡建设过程中,可在边坡上放置生态箱或生态带,并种植相关植被,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3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
在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施工中,多孔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为满足生态护坡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可在拌制多孔混凝土过程中,添加相关骨料和添加剂。施工时,可在空隙部位添加保水剂,在利用周围植被和河流水分的基础上,对岩石和土壤进行有效连接。此类护坡结构抗洪作用显著,生态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也能充分减少水土流失的概率。同时,施工单位还可在护坡上种植相关植被树木,进一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河道状况,保护环境。目前,生态砖也已在河道护坡建设施工中得到充分应用,砖砌施工技术不仅能增强生态护坡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能提高施工材料与周围环境的匹配性,展现生态特色,提升当地景观及生态护坡效果,有效规避水土流失问题。
2.4网格型生态护坡施工
在网格型生态护坡施工过程中,需充分利用混凝土等施工材料,合理规划网格结构,有效开展生态护坡设计工作。同时,还可选取网格中间位置完成植被种植,进一步构建优化网格生态护坡模式,促进其综合效益的增长。相比其他生态护坡形式来说,网格生态护坡技术的使用价值更为突出,其适应性也相对较强。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网格型生态护坡施工技术难度较小,成果较明显且观赏价值显著,但其技术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网格型生态护坡的具体施工应立足于工程的基本需求,施工单位须充分考虑分析护坡项目建设的资金承受能力,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判断此项技术的适用性。以规模较大的排水灌区域为例,若资金充足,可首选网格型生态护坡办法,在保护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植被稳定性,促进生态平衡发展。
2.5因地制宜,加强多元化生态护坡建设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数量与日俱增,但不同区域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却千差万别。在此基础上,不同地区在选择河道生态护坡形式时,应结合当地具体的水土流失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综合选择最佳方案。在确定生态护坡形式时,需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分析当地生态系统实际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当地生态护坡施工结构。同时,施工单位需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考察,进一步分析当地水土流失的实际状态,并针对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制定相关修复办法。最后,还需充分掌握当地土壤情况及植被生长特点,合理选择植被种类,制定科学搭配方案,在保证护坡效果的同时,维护当地植被多样性,加强多元化生态护坡建设,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结束语
如今,我国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根据现场条件,综合选择生态护坡施工形式,生态护坡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优势也愈发凸显。随着生态护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施工单位及技术人员应在实际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更多有效参考依据,促进工程施工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左海林.乡镇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No.221(04):190-190.
[2]李超.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分析[C]//2020万知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智慧工程二).2020.
[3]邓国发.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
[4]罗文明.关于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9,000(034):41,43.
[5]李莉.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J].新丝路:上旬,2020(7):0258-0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