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169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岩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保证工程基坑项目的建设施工安全性与可靠性,才能确保岩土工程整体建设的可行性。为提高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可行性,文章对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剖析对应的设计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设计解决措施,有效提高了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可靠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深基坑施工;设计与施工
引言
提高岩土工程施工质量,维护岩土工程桩基础的稳定性,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设计最佳施工方案,准确把握设计要点,科学开挖深基坑,做好桩基支护工作,着重优化桩基础施工技术工艺,全方位加固桩基结构以维护桩身的安全性能。然而,在深基坑支护管理工作中尚且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前期勘察工作不到位,力学参数缺乏精确性,施工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偏低等。
1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
在深基坑支护工作开展时,深基坑设计工作直接影响岩土工程的建设安全性。深基坑设计工作开展前,设计人员应对项目进行全面考察,了解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保证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在实际设计工作开展时,地质环境、气候环境、施工场地等都会对支护工作开展造成影响。为保证深基坑项目的整体施工建设可靠性与安全性,支护设计人员开展支护设计时应突出对设计细节的控制,保证深基坑项目的支护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
2现阶段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存在的问题
2.1设计和施工两者之间的差别
岩石项目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重要内容就是设计工作,其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是不是正常的实行,对于施工来说,岩土的地质非常复杂,会给后续的施工造成不利影响,有可能出现突发情况,导致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也会导致最后的施工质量和成效和预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其主要原因就是地质条件的不同致使施工每一环节操作不到位,也有可能存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足或者其他因素造成的。
2.2支护结构空间效应的评价不科学
通过对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岩土工程深基坑开发建设时,支护工作出现失稳问题,主要是由于深基坑空间位移产生的影响。部分岩土工程进行深基坑项目建设时,并没有针对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空间效应进行科学且全面的评估,仅给予深基坑足够的水平支撑力,没有使深基坑空间结构得到稳定,导致后续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空间出现失稳变形问题,直接影响深基坑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此,岩土工程深基坑项目开展支护工作设计时,不仅需要对平面支护效果进行评估,还需要对深基坑的空间位移变化进行考量,合理调整深基坑支护设计结构方案,保证深基坑空间位移得到有效控制,为后续岩土工程开发建设铺垫安全基石。
2.3施工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偏低
部分施工技术人员不能熟练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这必然会影响支护施工质量。
3完善深基坑支护设计以及施工的一些措施
3.1采用适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
工作人员选择一个适合岩土项目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让岩土项目的设计以及施工更加便捷,需要按照岩土项目来对深基坑支护实行技术上的探索和分析,不一样的支护技术适用范围也是不一样的,在选择支护技术时需和项目工程的真实状况相结合;其次,工作人员还需要关注岩土项目深基坑支护施工中所出现的混合式支护、悬臂支护以及重力式挡土墙这三种之间不一样的支护,这三种支护所对应的岩土项目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和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来严格的选取。
3.2改善深基坑开挖工艺
在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作业中,必须按照标准要求做好桩基础布置工作。一般情况下,须采取一柱一桩的模式来设计桩基础,对于变形缝处理工作,应将其设置于桩结构最佳位置,必要时需采用两柱合用一桩的设计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种方法时应力保上面柱子的合力作用点和桩基的中心位置一致。同时,要确保岩土层非挤密桩的桩间距不小于0.5米。在设计群桩时,应做好三角桩、矩形桩与梅花桩的布局工作,在布局过程中,要力保中心能重合于上部结构力的作用点。其次,要借助模量来衡量群桩所受弯矩较大的方向与其所弯曲的截面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在为单列桩设计条形承台时,如果该桩没有横向分支,就要合理计算其长度以及与之相关的连系梁。对于剪力墙和柱子等位置,应设计好椭圆桩基础。与此同时,必须全面改善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准确把握施工设计要点,从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土层预留等方面入手,加强机械开挖施工技术使用,并通过对坑底宽度检查及是否到达设计标高方面的思考,完成好基坑开挖施工作业。其次,施工技术人员应科学使用分层台阶式放坡开挖方式以增强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性。与此同时,应充分考虑邻近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控制好其与深基坑开挖施工区域的距离及坡度,并对坑底是否存在裂隙、暗沟等进行充分考虑,从而提高深基坑开挖施工质量。同时,应减少开挖后深基坑的暴露时间,避免对坑底产生扰动作用,给予深基坑高效施工更多的技术支持,为后续施工作业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此外,应注意规范土方开挖施工技术。通常,在土方开挖中,必要时刻适宜采用盆式开挖方式。通常,第一步土方开挖的深度相对较小,是1.45米,当第一道内支撑体系中的混凝土强度高于80%,就可以进行第二步土方开挖。第三步土方开挖继续运用盆式开挖技术,开挖深度通常是5.80m,依然要分两次开挖。
3.3支护结构强度设计
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开展时,需要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强度进行合理设计,若设计结构强度无法达到基坑的整体施工强度要求,则无法保证岩土工程的建设可行性。设计人员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强度进行设计时,需要全面考察岩土工程的施工场地,了解深基坑项目施工区域的水文环境、地质环境、自然结构等,优化并调整支护结构技术方案,对施工支护材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岩土工程深基坑项目的整体建设可行性与合理性。在具体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岩土工程深基坑开发安全性。
3.4加大力度深基坑支护的整体质量检查作业
想要预防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以及质量事故的情况,在岩土项目施工中需要按照不同程度的需求去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而保障岩土项目处在健康良好的状态下,才可以预防安全事故的出现;其次,还需要对深基坑支护项目实行整体质量的检验,检验主体是不是出现变形情况,可以提高做好处理准备工作,相关负责人可以快速的进行维护,进而保障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正常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确保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必须做好施工勘察作业,准确计算力学参数,设计完善的施工方案,做好深基坑开挖作业,全面优化支护施工技术,做好支护桩施工作业。
参考文献:
[1]谭显松.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问题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5):121-122.
[2]刘国顺.浅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J].山东化工,2018,47(12):143,146.
[3]沈武,贺宇,李娟红,等.地铁通道口与深基坑支护一体化设计施工要点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4):130-131.
[4]叶勇.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的针对性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226-227.
[5]刘堰陵.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及其优化过程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