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工程建设全流程中三维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5期   作者:陆阳 吴玥
[导读] 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钙素发展,变电站工程建设中应用三维技术
        陆阳  吴玥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钙素发展,变电站工程建设中应用三维技术,可充分展示三维技术图形数据一体化优势,提出满足变电站工程建设全流程数据应用全属性三维模型,工程建设各阶段均可高效从模型中提取数据,进而实现计算、分析、统计等功能,从本质实现三维数据信息从设计值施工和建设管理全过程覆盖,为变电站工程全寿命数据管控做以支撑。提出应用模型开展施工及运维管理方式,达成智能化、数字化工程做以支撑。
        关键词:变电站工程;三维技术;建设全流程;应用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需求持续性增加,由于电网建设难度增加,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急需选用先进技术克服变电站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瓶颈,如设计精细化不足、施工进度与实际不吻合等,提高变电站工程设计、建设及管理水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各领域中,尤其是三维技术,凭借自身特征优势,如直观、真实等,在变电站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应用,获取良好的成效,成为未来电流系统创新改革关键技术,也是时代进步发展必然。
一、全属性三维模型研究
        三维技术作为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平台基础保证,将图形及数据实现有效融合,与二维技术相较,三维技术核心特征体现在空间及数据层面。通过空间直观化特征,三维技术可将复杂的地下管线布设、电缆优化及碰撞检查工作实现;数据特征为不同主体目标赋予不同属性特征,实现主接线设计、电气计算、物资上报等内容。三维模型作为实现三维技术主要载体,其数据信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应用,应着重关注三维模型信息需求。立足变电站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层面考量,分析设计、施工、监理等阶段信息需求,通过实际模型载体,实现三维信息数据全方位覆盖,助力工程全过程管理。将此种可直观反映工程建设各阶段数据需求模型,称之为“全属性”模型。
1、全属性三维模型构建原则
        按照变电站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对三维模型数据实际应用需求,构建全属性模型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规范性。应严格依照相关设计标准规范,业主对三维建模、物资采购等相关要求;二是标准性。三维建模应充分考量业主公司基建标准化成果;三是需求性。三维建模应吻合各单位对三维模型应用需求;四是平衡性。三维建模中涵盖多个专业,贯穿于变电站项目建设全流程施工阶段,三维模型构建深度及广度越深,其设计精细化程度越高,但同时设计效率较低。因此,需在精细化设计及提高效率间确定均衡点,保证设计深化同时提高其工作效率。五是递增性。三维建模应随工程实施不断深入,而进行不断细化及扩展,精细化程度和属性量应保持递增态势[1]。
2、设计阶段对三维模型数据需求
        设计阶段对三维模型数据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有效提取是模型中核心技术参数,形成主接线图中技术参数内容;②获取相关技术参数,进行电气计算;③通过模型中统计数据信息,完成工程量、材料清册工作;④提取模型中物资参数,达成物资上报工作。
3、施工阶段对三维模型数据需求
        变电站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主要包含三大模块管理,即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及造价管理。首先,工程进度管理数据需求。通过三维模型实现工程进度管控,即将工程耗损时间、已完成工作量、消耗资源等转化为可实现量化信息,对施工进度进行直观模拟,形成施工进度图;同时按照实际施工状况,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与初期计划施工进度进行可视化比对,为施工进度计划管理做以支撑,保证项目如约完成,提高施工效率。

与变电站施工进度管理三维模型应包含以下属性:施工管理可提取相关设备或建筑计划属性,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亦或提取某个区域内计划属性值,对其进行节点计划管控。其次,施工质量管理。变电站工程质量管理内容较多,如质量通病防治、风险预警、工艺管控等,将上述工作内容以直观化图片呈现,与三维模型进行对比,将工程三级及以上风险施工点进行数字化表示,并做好风险防控,利用三维模式对施工中高危施工节点进行可视化施工模拟,以此为基础做好防范措施。最后,工程造价管理数据需求。通过三维模拟相关造价信息,自动呈现施工图预算,并将通用造价要求置于施工管理中,实时与施工图预算结果进行比照,利用图表或数据形式,展示工程造价不合理项,对成本进行针对性管控,确保不会出现超预算现象[2]。
4、运维阶段对三维模型数据需求
        变电站工程建设运维过程中,注重其实时运行状况和数据监测,核心数据来源于在线监测设备、摄像头等,提取信息是设备自身测量数据,并非是三维模型中附加数据,无需在三维模型中增加额外数据属性,以此满足运维阶段实际需求。
二、三维技术在变电站工程施工阶段应用研究
        三维技术应用于变电站施工过程中,即将技术参数、管理标准、属性等信息放置于数字化模型中,形成多维度施工模型,预先在计算机上真实模拟变电站施工过程,以模拟成果调整施工方案及资源配置,促使管理更具科学化。
1、工程进度管理
        变电站施工进度管理核心目标为项目范围内各项活动,由于影响施工进度因素较多,处于动态化管理过程,通过从三维模型中有效提取施工进度时间属性,对施工进度进行仿真模拟,将施工进度与初期计划施工进度进行比对,实现施工进度动态化管控,保证施工进度实现可控化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将施工进度与三维模型相联合,构建以施工进度要求信息模型,模拟施工动态化过程,及时优化调整施工中误差,实现工程进度精准化控制,保证工程如约完成。
2、工程质量管理
        变电站项目质量信息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工作,涵盖所有项目信息管理过程,涉及项目前期策划信息、计划信息、实施和控制质量信息、成本信息管理等。通过三维模型对工程质量进行管控,将三维模型中标准工艺管控、质量管控措施及风险管控等为核心,实现工程质量信息整个分析,形成完整的质量信息管理体系,保证工程质量和质量目标相统一。按照工程实际进度管理,在不同施工阶段,有效对项目施工内容相关准则、质量反措等进行掌握,控制变电站施工质量[3]。
3、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主要依附于信息化管理手段,满足相施工质量及进度基础上,对成本信息有效提取,利用重要信息采取成本控制措施,保证成本控制于合理范围内。依托三维信息模型,对变电站项目造价管控,初期将工程概算需求输入模型中,促使其统计在工程设计直播能够实现数字化、可视化,为各参建工程提供便捷,实现工程量精准统计,实现成本控制,降低变电站工程建设整体造价。
三、三维技术在工程运维阶段应用
        三维技术在变电站工程运维阶段应用,主要是通过三维模型及监控技术,与运维系统形成联动,对其系统进行动态化实时监测,直观展示核心设备运行状况,并真实模拟其未来发展趋势,掌握变电站设备设计参数、实际位置信息。用户点击某个设备之后,系统可从三维模型中获取相应编号,并在后台数据库中调取相关设备运行数据,将其相关参数信息呈现,如电压、电流、温度等,以曲线方式呈现。
结束语
        三维技术推广及应用,为各领域工作提供便捷,在变电站工程建设全流程中,三维技术发挥自身特征优势,构建与项目吻合模型,通过提取相关数据,实现工程设计、进度、质量及成本管控。为获取良好的应用成效,应不断加大三维技术优化升级,保证其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应用良好成效,为数字化、智能化工程管理做以支撑。
参考文献
【1】方福歆,胡晨,靳幸福.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在220kV变电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电力系统装备,2019(10):210-211.
【2】杜宏,李凤亮,王军,等.变电站三维设计成果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6):183-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