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铭
国网咸宁供电公司 湖北 咸宁 437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实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实际的电网变电运维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让电网运维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直接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保障电网的稳定正常运行,我们应该不断分析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检修处理措施,进而降低风险因素对电网系统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变电运维;危险点;安全管控
1加强变电站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电网建设在当今社会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整个电力行业的有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需改变传统变电运行和维修操作模式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优化电力资源的分布,为广大用电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当前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推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有利于改变传统电网运行方式,充分发挥出各部门的独立功能,提高部门内部的协调和管理,加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促进电力运行的效率。目前变电站综合运维工作已在多个省市开展,效果显著。在变电站综合运维的实施中,维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运维方式,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工作时间。因员工需进行长期的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以便员工能进行检修和检验设备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同时更有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使员工能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变电站运维质量,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
2变电运行操作典型危险点
2.1通用危险点分析
发令、受令错误,会导致误操作。受令人、值班负责人应认真审核操作命令,发生疑问应汇报发令人并询问清楚,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操作票填写错误,会导致误操作。应逐级审核把关,按要求进行模拟预演,及时发现错误。擅自跳项操作,导致误操作。必须按顺序进行操作,严禁跳项操作,禁止提前打“√”。走错位置,导致误操作。必须严格执行“四对照”及监护复诵制。操作前,应对相关设备瓷柱进行检查,操作中控制用力,防止发生瓷柱断裂。戴好安全帽,避免发生机械伤害。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装设接地线时要操作动作规范,监护到位,站位合理,避免误触带电设备。合理制定作业计划,安排操作应综合考虑运维班组的承载能力,确保操作时间足够。运维班组应提前做好操作准备工作和人员分工安排,避免出现匆忙操作和疲劳操作现象。
2.2母线停送电时危险点分析
运行方式改变前,未按规定将母差投至相应方,造成保护误动。隔离开关(刀闸)双跨前,未拉母联断路器(开关)操作直流,如母联断路器(开关)跳闸,造成用隔离开关(刀闸)拉合负荷或故障电流。用断口带有并联电容的断路器(开关)给带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空母线停送电,造成串联谐振过电压。母线充电前,未投入充电保护,造成越级跳闸;充电后未及时退出充电保护,造成保护误动作。二次电流、电压回路未与一次设备同步切换,造成保护误动。母线送电前,与母线相连的隔离开关(刀闸)未全部拉开,接地刀闸(接地线)未全部拉开(拆除),造成带地线合闸。母线装设接地线(合接地刀闸)前未检查母线连接的所有隔离开关(刀闸)均在开位。
2.3主变停送电时危险点分析
操作前检查负荷分配,考虑负荷转带或限负荷问题,避免出现过负荷。投切主变前,未退出运行主变零序二段过流保护,造成运行主变保护误动。未考虑主变备自投,造成备自投装置误动或拒动。大电流接地系统,主变投停前,中性点接地刀闸未合,造成过电压,损坏变压器绝缘。
2.4变电运维人员误入间隔
在电力系统以往发生的重大事故中,因恶性误操作、误入带电间隔导致设备损坏,系统大面积停电以及人员伤亡的案例时有发生。
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监护人监管不到位而且操作时未严格按照电力安全规范进行操作;设备标识不够清晰,没有有效隔离措施或者设备没有可靠的“五防”闭锁。
3变电运维工作安全风险管控
3.1对维护体系加以完善
在开展变电运维现场作业过程中,电力企业出于促进监控技术水平的提升,需要针对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撑下所应用的管理体系加以规范,构建更为标准与规范的管理体系,在技术方面为工作人员应用过程中能具有健全的体系提供支持。此外,在实际应用监控技术过程中,依据使用不同的监控设施,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方式,并予以更为详细的划分依据。在实施设备维护与监控技术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和电力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相结合制定科学的管理规范,保证细致划分所有的维护工作,从而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和具体需要相符。
3.2员工个人专业素养加以提高
有关电力企业,应进一步提高针对变电运维现场作业技术以及安全防护的重视,清楚认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在实施工作过程中,出于确保有效实施安全防护工作,提升管理者自身安全意识,推动安全防护工作更有效地展开,在实施和开展变电运维现场作业时,出于更好地进行安全防护工作,应科学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管理条例的规范性,让技术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水平并强化其专业能力。不仅要关注工作开展更需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技术培训,传输并教授其现代化高效管理模式。除此之外,在进行具体工作过程中需应用现代化监控设施,通过采取集约化监控模式,提高变电运维工作质量,提高应用一体监控这杯与现代专业设施的专业性与工作效率。让管理工作更加集约化,能和故障形成状况相结合,依托智能系统应有作用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精准记录数据并在汇总后传输至系统,从而认为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调控参考。
3.3切实落实人员岗位及责任
根据变电站运行与维护一体化的特点,有效地整合了变电站运行维护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运行维护队伍。操作维护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设备检验和值班管理,而维修队的主要职责是对设备故障进行消除测试。此外,维护团队需根据其不同的岗位明确自身工作的责任和内容,在安全监管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实现人员职责与组织结构的整合。此外还可对相关人员实行集中培训,不断拓展培训范围。通过对操作维护人员的业务和技术培训,使操作维护人员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能够满足变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训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一岗多能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内容,为综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4完善相关工作标准
通过制定标准化指导书,使员工在操作和维护工作中能有所借鉴,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现场人员的组织和分工,以及所采用的具体程序和标准。运维一体化是传统变电站运维一体化,运维人员既是工作的实施者又是工作的实施者。负责这项工作的人随着劳动强度的增加安全风险会逐渐增加。因此,有必要编制完善的操作和维护规范操作指导书以实现操作的规范化,降低该工作的操作风险。
结束语:积极推进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加强对电力工作的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视,不仅有利于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还能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质量。同时还要注重各部门工作的安全防范和监督管理,使变电运维工作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伟,戴飞,等.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石河子科技,2020,4.
[2]杜泉宇.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
[3]岳峰.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探究[J].商品与质量,2020,15.
[4]蒲红梅.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的应用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