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警伟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力网络逐步完善,变电站的覆盖范围日益扩大,满足了很多方面的电力使用需求,虽然如此,变电站在运行时常常遭受各种故障威胁,严重影响了变电站的电力服务质量和效率。随着当前人们电力需求的逐步增加和对电力质量的要求日渐提升,变电站运行时必须要从常见故障出发,通过对故障原因的有效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故障维修和管理策略,从根本上消除变电站运行时的各种故障威胁,发挥变电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常见故障;维修策略
1常见的变电站故障类型
1.1六氟化硫断路器存在的故障
1.1.1六氟化硫断路器气体泄漏异常
六氟化硫是一种惰性气体,存在气体泄漏不正常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六氟化硫气体渗漏到密度继电器发出信号,按照相应的温压曲线进行补气增压,可在通电状态下进行。但是当六氟化硫气体腔内压力快速下降时,应立即断电关机,检查气压和设备密封性,用外部气压检测工具检测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如果确定是密封性问题或是气压检测装置问题等非人为因素且不可立即修复的问题,应该立即联系维修工作人员进行检查修理。
1.1.2弹簧故障和分合闸失败
六氟化硫断路器的分合闸失败也是常见的故障之一,可能是由于弹簧储能出现了问题,要立即对弹簧机构和控制电路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排查焊接是否出现虚焊、漏焊的现象或者某些元器件或触点被烧坏损毁造成接触不良,及时更换和维修,逐一排查问题。还有可能是分合闸的线圈被烧毁或者是某根导线断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来排除可能出现的状况。
1.2电容器故障
变电站运行时电容器常见故障包括:电容器使用过度,外壳过热导致膨胀问题的出现;电容器液体外漏;电容器套管破裂;电容器振动故障。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原因:电容器运行电流过大、熔丝熔性过差、自身质量差。
1.3电压互感器故障
电压互感器同样是变电站中的重要构成,其在整个变电站中的作用是为了实现高电压向低电压的转换。变电站运行时的电压值偏低,为了有效避免出现变电站被烧毁的情况,在变电站中往往会使用线性电容、非线性铁心线圈等储备能量的元件,而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电容和铁圈使用将会使得部分构件之间存在着互相干扰的现象,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现象难以避免,当电磁感应难以及时有效处理以后,就出现了电压互感器故障。
2变电站常见故障的维修处理策略
2.1SF6断路器的主要维护工作及注意事项
2.1.1故障预防方式
为了加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延长SF6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必须对设备进行维护,设备在不同的运行阶段其检修的方式也不同。断路器的检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定期检修方式,即将设备在一定时期内进行一次有计划性的维修,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平时不易发现的故障,但是也有缺点,如工作量大、针对性不高等;事后检修方式,即在设备发生故障后采取的维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节省时间,减少维修次数,但是会提高体系的故障率,影响或者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预防性状态检修方式,即在故障发生之前,先通过仪器进行故障测试,这种方式工作量小,也不会造成经济损失,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的维修方式。
2.1.2故障处理建议
若对现场故障处理不及时,且故障严重的则需要返回原厂处理。断路器故障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如果在断路器体内发生故障,需要回收六氟化硫气体,避免人体吸入及环境污染;及时维修,合理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检修断路器时要遵循清洁和密封两大原则。
2.2电容器故障维修处理
在进行前期检查时,第一步是对其外观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渗油、漏油、鼓胀、开裂等问题,第二步对其线头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过热的情况。在对这些都检查完后,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就要停止设备运行对其进行检修,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在电压值的检查时,电压值是受供电负荷影响的,其发生改变电压值就出现变化,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将自动投切装置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旦出现设备故障时让其快速切换到手动模式,然后在根据具体负荷状况进行适当调整;在进行检查电流值的检查时,一旦发现其超过额定电流1.3倍,如不停止运行就会对电容器造成一定的影响。当额定电流在1.3倍区域内时电容器可正常使用,但会缩短电容器使用年限;在检查保护装置时,熔断器能确保电容器不被烧毁,因此需对其过热和接触现象进行检查,一旦出现问题须尽快进行检修。
2.3电压互感器故障维修处理
变电站运行时,电压互感器故障也非常常见,在此类故障的预防与处理过程中,需要将电源消谐器和互感器安装设置在起中性点位上,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电压互感器的谐振情况。
3维护技术在变电运行故障处理中的应用措施
3.1切实落实人员岗位及责任
根据变电站运行与维护一体化的特点,有效地整合了变电站运行维护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运行维护队伍。操作维护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设备检验和值班管理,而维修队的主要职责是对设备故障进行消除测试。此外,维护团队需根据其不同的岗位明确自身工作的责任和内容,在安全监管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实现人员职责与组织结构的整合。此外还可对相关人员实行集中培训,不断拓展培训范围。通过对操作维护人员的业务和技术培训,使操作维护人员的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能够满足变电站运行维护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训练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一岗多能的综合型人才培养内容,为综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2完善设备维护相关制度
完善的体制可为变电站设备的维护提供系统保障。应该完善设备维护的基本制度。通过完善设备基本维修制度规范设备维修管理流程、规范操作人员,避免混乱和设备维修管理操作失误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完善了设备检查评价系统。在变电站设备维护和管理上还要完善检查和评估制度,做好设备评估,确保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3.3使用先进设备和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而我国也在不断加发展电力事业的力度。对各电力企业而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应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开展变电站建设,替换或者升级原有的设备,同时对设备的运行和管理力度还需加强。比如可以引入在线监控系统,随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这样一旦设备出现异常运行即可及时发出报警,便不会引发更严重的事故。另外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还要时刻记录和设备运行有关的一切数据,然后分析一段时间内设备在运行状态上的变化,同时还要建立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库,数据库中要详细记录设备可能发生的大小故障及故障的处理方法,这样一旦设备发生故障就可以迅速从数据库中提取信息,然后及时排除。
4结语
积极推进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工作,加强对电力工作的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视,不仅有利于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还能够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质量。同时还要注重各部门工作的安全防范和监督管理,使变电运维工作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玉菊.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通讯世界,2017,05(7):193-194.
[2]成满妹.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8,30(16):176-179.
[3]李帮爱.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1(6):65-68.
[4]李伊妮.220kV及以下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60.
[5]张小军,肖行瑶.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初探[J].中国设备工程,2018(19):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