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 张宇 龚志超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规模庞大、数量可观,是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国家和教育部门要高度关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更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合理范围内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约束。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和普通院校的大学生还是有不小的差异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较为特殊,他们相较于普通大学生而言年龄较小、思想较不成熟,所以,相较于普通大学教育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要更加注重对就读于它们院校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此来有力约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一)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是独生子女,再加上年纪较小,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以自己为中心,在爆发矛盾和产生冲突的时候,也只信奉自身无错论,由于在原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并没有养成换位思考的能力,所以他们并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他们在更多的情况下“严于待人,宽以律己”[1],对被人要求严格又苛刻、对自己要求宽容又松弛,这和我们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是相违背的,是应该及时加以干预纠正的。
(二)依赖与独立并存的矛盾思想
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年龄处于刚刚成年的阶段,他们便觉得自己羽翼丰满,便觉得自己可以一个人独自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他们迫切渴望脱离家庭和学校的保护去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可是,由于他们年龄的特殊性,他们不得不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的庇护下,这就造成了他们出现了习惯性依赖和渴望独立两者共存的矛盾思想[2]。
(三)与理想相差较远的现实情况
由于受到家庭和学校的长期保护,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就像是温室中的花朵,总觉得人生美妙、岁月静好,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啊,社会的残酷程度并不是他们所能想象的,踏出校门,就没有人像父母、老师一样继续无条件包容他们了,就不会给他们一次又一次试错的机会了。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是丰满的,而现实是骨感的情况的出现。
(四)不切实际的未来憧憬
虽然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仍然存在学业压力,但他们仍然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信心,由于受到网络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过度的自信,盲目地憧憬过于美好的未来,这也是不对的思想,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要摆清自己的定位,着眼于眼前、立足于现在[3],努力学习而不是白日做梦,只有把握住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将时间用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二、进一步开展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聘用专业教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它自身的特殊性,更是需要聘用更加专业的教师。在高职院校中聘用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对于规范高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重大且深远的意义,他们更明白高职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更懂得如何在高职大学生中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选用优秀且专业的教师人才来开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才能使高职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得到更好的反思和进步[4],才能更好地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二)明确教学目标
正确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工作才能够得到正常的开展。由于时代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明确当前时代下正确且适当的教学目标,保证在后续围绕教学目标所开展的一切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地开展[5],培养出适应时代进步的更敏锐、更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强的优质人才。
(三)完善教学设备
随着时代发展,教学工具也迎来了改革,由于高职院校拥有众多的人才储备,也在不断进行着教学设备的完善,只有从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6],才能更好促进高职大学生的思想进步。
结语:
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和教育部门必须要认识到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职院校由于其学生数量众多且学生年龄均处于正确三观形成的特殊年龄,更要注重对其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加强约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进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他们的美好人生开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国家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增砖添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邓晨曦,孙阳.当前高职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研究——高职大学生典型行为案例分析报告[J].辽宁高职学报,2018,20(8):89-91,99.
[2]孙晓波.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3.
[3]汤菊芳.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J].时代报告,2019,(2):240-241.
[4]高佳佳,刘伟.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行为变化规律探究 ——以山西省高职院校为例[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36-39.
[5]丁谌.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行为特征和思想特点研究——以浙江地区为例[D].江苏:东南大学,2012.
[6]张贝贝.民办高职院校"00后"学生思想状况与行为特点的调查与分析——以上海为例[J].时代报告,2019,(1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