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超
江西省南康区第二中学 江西省 赣州市 341400
摘要:当代社会,信息技术领域飞速发展,各高中教学机制也随之不断变化。在这一大环境下,地理教师应该合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辅助授课。经实践发现,教师借此优化自身地理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能够使其地理教学水平大幅提升。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也将因此改善。本文以高中地理教育工作为中心展开探讨,对信息技术在该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技术;自主探究;策略分析
前言:为保证当代学生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质量,授课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更为有效的授课方法进行教学。经研究发现,信息技术本身具有一定教学优势。地理教师在授课前,借助信息技术,能够查询到更多的延伸课程资料。在授课期间,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优势,组织班级学生参与小组探究等学习活动。基于这一情况,地理教师应该对自身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加以改进,同时合理发挥其内在价值,做好信息技术与地理教育间的整合工作。
一、合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活动
受新课程标准影响,各高中教师愈加关注班级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质量、参与感受。基于这一背景,地理教师应该对自身授课方式加以创新,主动开展能够充分调动班级学生参与热情的授课活动。经研究发现,教师合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开展情境化教学等授课活动,能够使小组合作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在这一条件下,高中学生能够有效锻炼自身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学习能力。且能够在不断探索、相互合作中,顺利找出地理问题答案,完成高中地理学习任务。
二、合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地理授课内容、方式
经调查发现,高中地理课程中涉及大量与图文、地图相关的知识点。这部分知识点需要结合相应的图片进行记忆。而新课程标准较为重视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的训练与指导。在这一条件下,地理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优势,收集课外的优质学习资料。并借助多媒体,向班级学生直观展示地理课程内容、地理地图图片。目前,上述教育工作已然初步落实。在这一优质条件下,高中学生对地理课程愈加感兴趣。且能够在电子课件、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当堂学习任务,掌握地理课程知识。
比如,教师在讲解《地球上的水》这一课时,可以先借助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并借此制作电子课件。
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向班级学生展示“水”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分布情况。在这一过程中,高中学生能够大致了解地球上的水,且能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随后,教师应该参考新课程标准,布置一些与当堂课程相关的地理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借助小组的力量寻找答案。这些问题均应该与“水”相关,教师应该根据课程需要,设定难度不同的地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高中学生需要凭借自身地理思维能力,合理借助电子课件、互联网等查找问题答案。在学生的探究下,上述地理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这时候教师应该帮助班级学生梳理课程内容。并借助多媒体,向班级学生逐一介绍课程问题。经实践发现,教师将“海水运动情况”、“水循环”等图片展示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程内容。在这一背景下,高中学生能够轻松掌握《地球上的水》这部分课程内容,其地理学习效率将大幅提升。在上述地理学习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均能得到有效锻炼。且能够在不断的探究、思考中,养成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好习惯。
三、合理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开展以思维导图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为有效锻炼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高效记忆地理课程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思维导图的内在优势辅助授课。授课期间,教师应该事先做好备课工作,熟悉课程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逐一向班级学生展示当堂的基础、重点、难点学习内容。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高中学生能够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结构。学生借此学习、记忆地理知识点,学习效果更为理想。为保证上述地理教育工作的落实质量,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绘制思维导图。在这一期间,教师应该给予班级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时间。并主动向班级学生提问,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一起制作思维导图。经实践发现,教师引导班级学生深入探索地理知识,并借助多媒体将探讨内容一一展示,能够给班级学生更直观的课堂感受。在这一条件下,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效率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内在价值也能因此充分发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内在优势辅助授课,能够使自身地理授课水平大幅提升。高中学生在这一条件下,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优质的地理学习资源。且能够在各式情境、电子图片的帮助下,理解、记忆地理课程内容。为保证信息技术在地理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质量,授课教师应该提升自身互联网、多媒体应用水平。同时,结合班级学生地理学习需要、以及地理课程授课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授课。在教师、学生的有效配合下,上述教育工作已然有效落实,高中学生地理课程受教育质量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旋晓伟,王林,王晓青.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01):125-128.
[2]李云海.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