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改进研究 张群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5期   作者:张群
[导读] 摘要:针对配电网架空线路设备及电缠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及总结。
        四川利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针对配电网架空线路设备及电缠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及总结。在各积故障中,施工工艺不良占较多图素。由于配电网网架结构复杂、设备种类型号较多,难以对施工工艺质量进行担控,但可通过对作业人员进行堵训、考核等方式,提升施工人员技能,邀免人为因素导致故障的发生,将可能产生的电力故障扼杀在萍芽里。
        关键词:故障分析;配电网;配电运行管理
        引言
        本文以天津市南开区为例,2020年度上半年共发生配电线路故障49起。其中,架空设备引起故障25起,电缆设备引起故障17起,用户原因引起故障6起。通过分析数起架空线路设备及电缆设备故障实例,对配电网典型故障进行总结,为今后的运行维护工作提供建议及指导。
        1、配电线路隔离开关故障分析
        2020年春季,某地区10kV配电线路连续发生多次跳闸事故。经查,故障均由柱上隔离开关引起。
        1.1隔离开关进水导致瓷瓶崩裂案例
        2020年3月2日,某10kV线路零序保护动作,重合不良。经查线,判断为柱上隔离开关中相瓷瓶崩裂,经更换后恢复送电。两个月后,该线路再次零序保护动作,故障点位相同,现场同样发现瓷瓶崩裂。两次故障时均为雷雨天气。次日,采用不停电作业法将故障设备更换,并进行解体分析,瓷瓶分解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经过对替换下隔离开关解体,发现该批次瓷瓶底部支撑与底板连接处无任何防水防潮措施,固定螺栓直接通过水泥及粘接剂连接。在下雨时,雨水通过螺栓空隙处进入粘接界面,受冷热后将瓷瓶涨碎。
        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将后续柱上隔离开关更换为复合绝缘子型,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图1隔离开关支撑瓷瓶崩裂           图2隔离开关另一侧完好瓷瓶底部
        1.2隔离开关合闸位置不良案例
        2020年4月2日,某10kV开关过流保护跳闸,重合良好。经查线,发现线路上一隔离开关边相崩裂,同时将刀片崩开导致线路缺相运行。该开关于2019年底装设,经不停电作业更换后,发现动触头与静触头发生错位,未形成良好接触,刀片严重过火,在负荷较大时导致拉弧放电。故障时,天气状况晴好。故障现场如图3所示,过火情况如图4所示,刀片合闸错位情况如图5所示。
 
        图3故障后隔离开关
 
        图4故障后刀片过火情况
 
        图5处于合闸位置时刀口错位情况
        经分析,本次故障原因为新装设刀闸后,在杆上进行合闸操作时,由于边相绝缘杆会向刀片施加横向作用力,导致刀片动触头偏向外侧,未能夹住静触头,而是压在静触头边缘。由于刀片位置较高,地面难以观察触头接触情况,导致送电后持续接触不良,刀片烧蚀后拉弧放电,崩坏磁柱。
        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将柱上隔离开关更换为静触头横置式复合绝缘于型,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2、配电线路电缆故障分析
        在电力线路布置方式中,主要有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两种方式。架空线路架设成本较低,且维护、故障修复较为方便,但在发生恶劣天气时易发生故障,且较为不美观。电缆线路铺设成本较高,但具有不影响市容、载流量大、不受天气影响等优点,在城区应用较多。电缆线路在发生故障时,定位及修复时间较长,适合线路网架结构较为完善时采用。
        2.1电缆热缩中间接头故障案例
        2020年1月602:05,某线路零序保护动作,重合不良。经查线,发现某段电缆中间接头故障,通过将故障点倒路隔离后送电。
        在对故障位置开挖后,将该接头切除并重做。该接头于2016年制作,绝缘及护套釆用热缩工艺,线芯通过压接方式连接。通过对接头进行解体,发现护套内存在少量不明显水渍。打开非故障相后,发现线芯已完全从接续管中脱出。经对比故障相放电位置,确认线芯脱出拉弧为故障直接原因。同时,发现铜屏蔽与铜网固定处采用绑线而非恒力弹簧,导致在外半导电层产生明显压痕。线芯解剖后对比如图6所示,绑线对半导电层形成压痕如图7所示。
 
        图6故障与非故障相同一位置对比
 
        图7绑线在铜屏蔽层及外半导电层形成压痕
        经分析,本次故障原因为中间接头压接时,压接不实。在冬季低温时,电缆受冷收缩,在接头处形成较大拉力,导致线芯脱出放电。同时,铜屏蔽层与铜网固定绑线过紧,导致对半导电层形成明显压伤,形成电应力集中,制作工艺不合格。
        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对施工作业人员加强培训,规范中间接头制作流程,解决该问题。
        2.2电缆冷缩中间接头故障案例
        2020年6月24日,某线路零序保护动作,重合闸未投入。经查线,发现变电站出口电缆中间接头故障,经倒路隔离故障点后恢复线路送电。
        将故障接头挖出并切除后,发现该接头为冷缩工艺,打开铠装带后未发现进水痕迹。但故障相自半导电断口处至线芯完全烧焦。对非故障相进行解剖,在主绝缘处发现多处刀伤且未经打磨处理。半导电断口不均,且未进行倒角。主绝缘断口处亦未做铅笔头。故障相冷缩套管打开后,发现内部充满碳粉,并延伸至对端。主绝缘及半导电层情况如图8所示,故障相对比如图9所示,放电位置情况如图10所示。
 
        图8非故障相主绝缘伤痕及半导电断口
 
        图9故障相位置对比
 
        图10放电位置将三相线芯烧坏
        经分析,故障主要原因为主绝缘清洁不佳(或清洁时双向擦拭),使绝缘表面掺杂碳粉等杂质,导致在冷缩套管内自线芯沿面向铜屏蔽持续爬弧,放电位置延伸到屏蔽层时,发生永久接地击穿。同时,亦发现该接头存在主绝缘存在纵向刀伤未打磨、半导电及主绝缘断口处未倒角等工艺问题。
        2.3电缆冷缩终端接头故障案例
        2020年8月1日,某线路零序动作,重合不良。故障后,接居民反映,某电缆终端杆有持续放电和放炮声。经查线,发现该处电缆终端接头单相烧损,将该接头切除后重做并恢复送电。
        根据现场观察,该终端接头外观存在固定卡箍位置过高(已到达三叉手套处)、弯曲角度过大问题。故障相绝缘层已全部烧损,露出线芯。打开冷缩外护套后,发现应力锥与半导电层未形成有效搭接,且弯折角度接近90度。主绝缘表面及半导电断口存在明显刀伤,且未经打磨。另两相打开后,亦在半导电断口处发现放电痕迹。故障相放电位置位于半导电断口处,沿铜屏蔽层持续放电,将主绝缘全部烧损。
        经分析,本次故障主要原因为接头制作尺寸偏差过大,且绝缘表面伤痕未经处理・,导致半导电应力疏散措施失效。接头因刀伤于半导电断口处电应力较大击穿后,对铜屏蔽层放电,持续烧损线芯,至三叉手套处形成永久接地点,导致线路故障跳闸。同时,电缆上杆长度过高,缆头裕量较小,弯折角度过大。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作为供给居民、商业及工业高压用电的最后一环,具有分布范围广、设备类型及型号复杂、维护难度大、故障时点位难以査找等特点及问题。尤其在城市中心区,由于存在医院、政府、通讯等各类重要用户,对电能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促进电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大龙,郭东超.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J].黑龙江科学,2020,11(22):122-123.
        [2]邓如泳.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改进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20(10):32-34.
        [3]常利涛.10kV配电线路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分析与维护经验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4):2.
        [4]李登宇.浅谈农网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及防治方法[J].现代国企研究,2017(22):148.
        [5]伍伟敬.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与检修技术[J].科技展望,2016,26(35):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