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研究 郁赋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5期   作者:郁赋
[导读] 摘要:电力工程是当前的重点工程,它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过电压以及技术人员等方面,从而完善现有的技术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为了强化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为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天津市电力公司路灯处  300151
        摘要:电力工程是当前的重点工程,它与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人员需要认识到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过电压以及技术人员等方面,从而完善现有的技术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为了强化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为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问题;施工安全
        1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概述
        首先,电力工程在开展施工前必须做好管理规划方案。方案制定后,在工程施工时必须执行落实,签订合同后明确合同内的条例要求,制定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将细节落实到实处,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其次,在电力工程施工开始前,施工承包单位还需要根据合同、技术管理要求、工程的具体特征,设计出可行性施工计划,同时严格审核施工单位的资格,下发意见书,随时做好开工和整改。工程施行期间需要结合电力工程施工的具体现象制定出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具体方案签订指导书,签订审核完成后,再批准签订。最后,只有在审核合格的前提下设计文件才可以运用到施工中去。图纸会审非常关键,涉及到指挥中心、设计单位、承包商、物质供应商,要做好审核过程记录。如果设计文件存在变更,需要第一时间内递交通知单,交代出现变更的原因。在工程竣工时,需要和承包商制定出合理的竣工图纸,同时由监理单位、指挥中心签订审核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2电力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过电压问题
        过电压是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它通常是指正常状态下的交流电压超过了额定值,并且在长时间内维持在这个状态,可能会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力工程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提前做好电力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数据以及参数范围等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由于外界环境,没有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导致雷电击中电工设备导电部分时所出现的一个现象,过电压对于电力工程本身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可能会引发火灾或者电路故障等问题,需要有关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
        2.2技术管理制度的问题
        在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技术管理制度的欠缺也是导致各类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组织设计工作,有的工作岗位并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对于施工现场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其次,电力工程的技术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它与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现阶段在工程中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管理体系,导致各项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限制,造成不同程度的隐患,容易引发电力故障。另一方面来说,岗位责任制度、例会制度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缺陷,没有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制定和规划,导致工作与工作的衔接过程中漏洞过多,这是有关人员应该意识到的问题。
        3加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加强电力工程的设计工作
        为了强化电力工程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工程开始之前,有关人员需要对工程的设计进行全面的审核工作,保证各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连续性以及质量保障,做好事前准备工作。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施工环境以及电力方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了解,对电力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从技术应用的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则出发,加强可行性的研究,及时发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进行具体的规划,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另一方面来说,加强电力工程中的设计工作还包括对电源进行具体的分配,这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主要手段。有关部门需要保证线路规划设计上的准确性,尽可能的缩小用户供电与变电站之间的距离,保证电力传输的有效性,同时保证电源设备的充足,做好施工过程中电力的供应。


        3.2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从电力工程的特点来看,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需要通过完善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来保证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质量。首先,有关部门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组织设计工作,彻底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具体的划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其次,有关部门需要对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内容上的完善,对其中的细节进行补充,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线路维护和保养工作。另外,针对电力工程中存在的设计变更等资料管理工作,有关人员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保证各个文件档案在管理中的清晰明确。
        4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4.1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产生安全的观念,才能保证各项内容的有效落实,它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种警觉心理。实际上,对于现阶段的工程施工来说,虽然“安全第一”的口号一直在强调,但是也仅仅局限于表面形式中,有些工作人员在施工中过于随意和自负,没有一定的群体意识,认为安全问题与自己太过遥远,没有形成具体的安全观念。针对这种现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后果以及隐患。另一方面来说,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还需要通过一些反面案例让工作人员认识到一些经验和教训,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4.2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电力施工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电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连续性,有关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从多个角度上对细节进行完善,做好危险作业、普通作业等方面的区分,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首先,有关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危险地带进行排查,依次设置安全警示牌,必要时还可以安装照明等灯,对工作人员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其次,在具体的施工作业项目中,有关部门需要设置具体的施工责任体系,由施工负责人进行统筹安排,保证工序上的合理安排。另外,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也是其中的关键所在,需要对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制度上的划分,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从安全的角度进行技术的审核。
        4.3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应该加强现场的监督工作,要从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首先,施工人员是安全管理中的首要监督对象,有关部门需要设置具体的监督岗位,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工作,及时发现技术工人在操作过程中的违规问题,并且随时进行工作方面的沟通。其次,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中的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出发,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患问题,为工程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同时有关人员还应该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根据电力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革和优化。
        结束语
        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各种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工业、建筑等方面的渗透,导致人们对于电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生产技术下需要的电力范围也是不同的,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城市电网的改建和扩建工作。电力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多的,而且技术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的现象,由施工等方面引发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关人员可以对此进行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晖.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8):204-205.
        [2]胡斌.电力技术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3):172+174.
        [3]陈德义.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1):67.
        [4]郝慧洋.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1):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