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1课秋天(第1课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汤晓敏
[导读]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抓住秋天到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描写了秋高气爽、落叶飘零、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汤晓敏
        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抓住秋天到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描写了秋高气爽、落叶飘零、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落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本课生字相对简单,但是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碰到自然段、偏旁、“一”的变调等语言知识,“一”的变调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故在教学时教师需要需要稳扎稳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将课文中的知识点落到实处。学生通过多方位的读、多角度的说从而牢固的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人”和“大”。
2.正确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出画面感。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3.认识课文和自然段,学会给自然段标序号。
4.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三、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典型场景。
3.生字的演变教具
4.学生游戏,卡片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说一说学到的语文知识,引出字、词语、句子教学
出示句子: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请学生从句子中找一找已经学过的生字。朗读“天、一、子、上”。
2.给本课生字注音,请学生读一读带上拼音小帽的生字。强调借助拼音可以认识汉字。
(1)识记:“气”,结合生活识字,出示带有“气”字的图片:天气预报、新奥燃气、藿香正气液。指名读,齐读。
(2)识记:“树”,读好翘舌音,认识“木”字旁,了解木字旁的字和树木有关。加一加的方法记字,试着给树组词。开小火车读,齐读。
(3)识记:“叶”,读好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口”字旁,加一加方法识字。男女读,齐读。
(4)识记:“片”,演示法识字。教师出示古时候木字写法,演示将木字从中间劈开就有了“片”字。片一般就来形容薄薄的东西,比如:一片年糕,一片叶子。同桌合作读,齐读。
(5)识记:“了”,读好轻声。开火车读。
3.教师演示,将“树”和“叶”字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一个词语。引出词语概念。读一读“树叶”,图片展示不同的树叶。再请学生找一找句子中的词语。学生朗读:天气、叶子、树叶。
4.请学生思考,词语和字组合在一起,长长的一行是什么。引出句子的概念。再请学生思考,还可以从哪里知道这是一个句子。引出从标点符号句号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二)教师强调学好字、词语、句子概念的基础上,学习课文知识,引出课文的概念。知道课题、自然段的概念,学会给自然段标序号。
        1.教师板书课题“秋天”。指名读课题,识字:“秋”,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在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这就是“秋”字的由来。学生齐读课题。
        2.请学生认真听音频,想一想课文和儿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同时出示儿歌“过马路”和课文“秋天”让学生说一说不一样的地方,指出课文有些地方开头会空两个字的位置。引出自然段的概念。教师讲解:课文是由自然段组成,就是在开头空两格,也就是留出两个字的位置(出示标注空格的图片)。自然段和人一样有自己的名字,如果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会更加方便。教师展示给第1自然段标序号,请学生给其他的自然段标上序号。完成后展示,教师评价。强调要养成给自然段标序号的好习惯。
(三)请学生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把字音读标准,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出示句子: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1.指名读句子。识记:大、个、会。认识新偏旁:人字头。识记:飞。请学生做一做飞的动作,询问为什么飞不起来,结合图片讲解,飞需要把脚收起来,还要张开翅膀。
2.教师指出句子很长,需要再次练习,请学生再读句子。指名读。
3.请同学思考,句子中最特殊的那个字,用笔圈一圈。发现“一”会变调。出示“一”的三个读音,请学生读一读。再出示:一片片、一群、一会儿。齐读,找一找“一”的变调规律,请学生说一说,教师总结:第二个字是第四声的时候,一读第二声。第二个字是第二声的时候,一读第四声。再请学生读句子。
4.教师指出读句子不仅要读的流畅,还要读出画面感。出示大雁南飞,变换队列的图片,请学生看着图片再读句子。指名读。教师点评
5.请学生同桌合作读句子,要求读通顺,读出画面感。
6.师生合作读。齐读。
7.请学生把其他句子也读出画面感,自由朗读。
(四)字词巩固,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秋、气、片、树、叶、飞、会、个、了、大。开火车读。
2.比卡片游戏:每人手中10张生字卡片,同桌互读,正确读出卡片就将卡片给对方,错误卡片则归自己,一轮下来,比一比谁的卡片数量最多。
3.接落叶游戏:指名接落叶,成功读出落叶上的字则获得落叶一枚。其中四枚叶子上各有一句儿歌:树叶开大会  
                         一阵秋风吹  
                         个个生了气  
                         片片风中飞。
请拿到特殊树叶的学生读出儿歌。教师朗读儿歌。说明儿歌里藏着我们这篇课文的所有生字,请学生自由读儿歌。再次巩固生字。
4.指导学生书写:“人”、“大”
(1)思考,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强调“一横”“一”是第四声,巩固“一”的变调。
(2)教师出示甲骨文“人”讲解“人”字的演变过程。
(3)学生观察字形,教师提示撇高捺低,撇为长撇。教师演示写人,学生书空。再在书上写“人”。书写要求: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笔一画写端正。巩固“一”的变调。
(4)教师出示甲骨文“大”讲解“大”字的演变过程。
(5)学生观察字形,教师提示撇为竖撇,。教师演示写大,学生书空。再在书上写“大”。提出书写要求:一笔一画写端正,巩固“一”的变调。
(6)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问题纠正,学生再练写一遍。
(五)板书设计
秋天
字   词语   句子   自然段   课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