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郭建建
[导读] 如今,随着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资源日益枯竭
        郭建建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 010000
        【摘 要】如今,随着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资源日益枯竭。更重要的是,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已经对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积极探索和开发新能源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了控制环境污染,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新能源的出现给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带来了希望,同时也能极大地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作为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必须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不浪费资源,不牺牲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双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希望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环保;新能源

        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能源一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的利用。我国能源消费主要是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然而,随着石油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意识到能源危机的问题,这些一次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当开采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使社会陷入能源危机。与此同时,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由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综合两点,国家越发重视环境保护和可再生新能源的使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整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能源。
        (一)核电产业发展的现状
        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虽然核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但核能具有明显的发电优势,污染相对较低,它与火力发电极其相似。以核反应堆及蒸汽发生器来代替火力发电的锅炉,以核裂变能代替矿物燃料的化学能。作为核电的核心产业,核电设备的国产化是核电设备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我国在建核电站的国产化率平均达到70%左右。在核电设备部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对内构件控制杆燃料装卸料设备、一体化安全壳顶盖等均已实现100%国产化,国内厂商的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大幅提升。由于核能几乎是零排放,因此,核能发电受到广泛关注。
        (二)风能产业发展的现状
        风能是一种清洁而稳定的新能源, 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今天,风力发电作为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机构和企业等的高度关注。1986年,我国第一座风电场—马兰风力发电厂在山东荣成并网发电,是我国风电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风电行业的开端。总体来看,中国风电行业发展经历了早期示范、产业化探索、产业化发展以及大规模发展四个阶段。早期示范阶段(1986-1993 年)、产业化探索阶段(1994-2003 年)、产业化发展阶段(2003-2007 年)、大规模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此外,由于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效性,因此,风电也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三)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永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变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经济得到各国大力扶持的情况下显示出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除此之外,光伏发电的应用还可以与农业、环境等结合在一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政策补贴边际影响降低,技术迭代带来的成本下降将逐步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现状
        生物质能源的污染性比较低、分布比较广泛、储存量比较丰富且应用广泛。因此,生物质能源发电有助于节能减排,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生物质发电在解决“三农”问题和扩大可持续能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有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混燃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尽管如此,生物质能的推广和应用仍然需要面临许多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对生物质能的认识程度不够、生物质能源的收集方法落后等。


        总的来说,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形势良好,可再生能源、核能成为了各国积极发展的对象。特别是对发展中的中国,能源问题更是急需解决的战略问题。
        
        二、我国新能源产业现存的一些问题
        (一)新能源的生产成本较高,需要国家的补贴
        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在生产成本上新能源汽车还是无法与传统汽车竞争,过高的生产成本需要国家的补贴,而政府的干预也会对新能源汽车造成一定的影响,会使得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小于传统汽车。其他新能源产品也有类似情况。
        (二)缺乏整体规划
        伴随着国际上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新能源产业近两年获得了快速的膨胀,但由于扩张的速度太快,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陷入无序的状态,特别是近两年快速扩张的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明显的重复建设倾向,新能源产业这种虚热的状态,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我国新能源企业的大多规模小,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主要靠引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有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技术的专利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对于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投资重点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同时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我国新能源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低下,从而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技术产业化转化的效率和能力。因此,我们必须突破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三、缓解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困境的对策
        (一)加大新能源技術研发力度
        我国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构分布在上百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虽多,但由于力量分散,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建议整合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能源研究机构,成立中央级新能源科学研究院。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外高端研究人才。以新能源重大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攻关,尽快改变我国新能源科学技术落后的面貌。
        (二)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只有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使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降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新能源普及打下基础。在新能源开发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的情况下,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必须由政府作为推手。
        
        结束语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我国未来应对世界能源危机有重大意义。新能源与传统能源想比,具有可持续性。新能源的重要作用在于未来它是一种可替代性能源。欧洲国家的减排目标,几乎是靠可再生能源的替代来实现。虽然我们现在大量使用煤、电、油、气,但不能轻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因为它在未来会起主导作用,这个历史的趋势不会改变,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平强.习近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D].成都:西华大学,2016.
        [2]张继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6):92-95.
        [3] 姚劲.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0):114-115.
        [4] 李芳.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19(20):5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