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胜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岳阳供电分公司 414000
[摘要] 通过深化全过程技术监督,构建新、扩建变电工程零缺陷投运管控体系,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引入“项目经理制”负责制,由技术骨干全权负责新、扩建变电工程可研初设到竣工验收阶段的全过程验收和工作组织、协调,把控设备入网质量,科学组织验收队伍,高效完成项目工期目标。将该体系应用在新、扩建变电站工程验收中,在组织结构优化、组织沟通优化、在验收质量和进度管控上均取得了有效提升。
一、管理目标描述
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全过程技术监督精益化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坚持“过程管控、协同共控、关键优先、零缺投产”的原则:
(1)过程管控。运检单位全程参与项目验收,强化全过程技术监督,确保各参建单位所使用的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必须满足变电工程质量控制的需要,依据变电工程质量的各个阶段,开展工程质量的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充分解决基建与生产标准差异性,确保有关标准和反事故措施及时有效落实到新建变电工程设计、制造、施工、验收等各环节中,提升公司新建变电工程质量。
(2)协同共控。运检单位提出的管控策略应贯穿整个变电工程的各个阶段,设计、监理、施工、调试等参建单位都应对运检单位提出的管控策略相呼应,确保各单位的实施的质量管理策略环环相扣,从而形成满足变电工程管理目标的完整系统,确保建设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参与变电工程建设的设计、监理、监造、施工、调试、应各自的工作划分,履行相关质量管理责任,做好各自部分的验收环节,组织开展自验收。
(3)关键优先。较大影响变电工程建设总体质量管控目标和影响送电的因素称为关键因素,关系工程质量控制成败,需要在工程质量实体管控实施步骤中作为优先控制因素体现,运检单位在验收时应重点把控这些关键因素,如隐蔽工程、特调试验等。
(4)零缺投产。变电工程质量形成的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策略都要零缺陷为管控目标,务必保证本阶段的缺陷及时消除,不传至下一级段,从而实现电网基建工程从发策、基建到生产运行的"零缺陷"移交。
坚持以全过程技术监督为抓手,保证质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严把可研初设评审、技术规范审查、设备制造关键节点监造及见证、隐蔽工程验收、交接试验、竣工验收等关键节点,充分发挥专业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主体作用,提高电网设备在各个环节的可控、在控、能控。
以电网设备本质安全为核心,在新、扩建变电工程设计、制造、施工、验收等全过程技术监督中,引入“项目验收经理制”,发挥技术监督专家人才优势,增强专业管理穿透性; 针对投产项目短时、大量投产的特点,以“大检修”再集约发挥专业室技术优势助力新建变电站设备验收,确保实现设备零缺陷投运的目标。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在变电验收管理中,主要体现在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按大阶段来分,工程建设程序可以分为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竣工投产三个阶段。其中,最能体现工程质量的是项目的实施阶段,它又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
变电检修室构建新、扩建变电工程零缺陷投运管控体系,以生产用户需求为导向,以零缺陷移交投产为目标,以全过程技术监督发现各环节问题和闭环为手段,引入“项目经理制”负责制、建立市县公司技术监督专家库、结合实际编制“新建工程安装调试阶段需见证项目清单+新建变电工程全过程典型问题库”进行支撑和保证。
3.专业管理对应的指标及指标提升情况。
以做深做细前期工作为前提,加强设计、出厂、施工、物资供应过程管控,落实工作责任制为抓手,突出质量终身制为重要举措,运检项目经理组织验收为重要手段,以供应商评价工作为与厂家合作的有力武器,确保零缺陷投运。
二、主要管理做法
工程质量管理流程,通过全过程、一体化的质量管理流程能够保障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延续和稳定。通过工作流程的建立,清晰地反映变电工程质量零缺陷工作管理的整个闭环流程,同时也能初步明确各单位、部口在其中榜样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1. 具体做法
(1)全面做好变电设备全过程技术监督工作,坚决杜绝问题设备入网
①规划可研、工程设计阶段
由市公司运检部牵头,以变电检修室专责及班组骨干力量为主组成的一支专家团队,深度参与各类新改扩建工程前期审查工作,在项目源头进行把控,提出设计环节易出现问题的整改意见,将变电运检专业最新的专业重点管控要求同时传递到设计、建设部门,从源头上强化设备质量管控。
②出厂验收阶段
组织精干验收队伍,对主变压器、GIS组合电器、开关柜进行出厂监造,依据全过程技术监督、五通一措、技术协议等进行验收,重点检查项目包括:开关柜的耐压、局放试验、绝缘件的局放检测报告、金属材质检测、主回路电阻、TV励磁特性、触头对中、开关机械特性等;主变的工频耐压、长时感应耐压兼局部放电、金属材质检测等、GIS的工频耐压试验、单个绝缘件的局放量报告等。更重要的是,出厂监造队伍会持续跟进。
为确保验收过程顺利、高效,验收小组提前通过物资监造方与厂家进行沟通,确定好验收过程具体安排,重点验收项目以及需要厂家预先准备或者协调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设备技术协议、含变电五通相关要求在内的补充条款等技术文件全方位开展验收工作。
为确保不因设备发货时间推迟而影响工作程度,验收小组严格督促厂家在规定时间必须完成整改,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整改过程顺利。
③竣工验收阶段
通过项目验收经理牵头组织,按照一次、二次、高试、热工仪表组成专业验收队伍,一方面根据施工进度表跟进大型试验、隐蔽工程旁站见证工作,一方面对现场试验抽查、保护调试、设备材料结构检查、消缺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在此阶段建立通畅的日汇报机制:专业验收小组发现的可能影响送电问题第一时间报送各专业专责审核,再报送专业室负责人把关。由项目验收负责人收集各验收小组的问题,当天进行验收进度报送和验收问题日报表,对确实可能影响送电问题当天就报送市公司运检部等相关部室,并汇报给市公司分管运检副总经理,进行整改工作的跟踪和督导。
④运维检修阶段
在各类新设备投运后,继续加强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对一次电气设备设备在投运后24小时后进行红外测温工作。按照新投运主变油色谱试验要求,密切关注新投运的主变,按要求在投运后按运行第1、4、10、30天的要求进行主变取油样及绝缘油色谱试验,及时掌握新投运主变的健康水平,全过程跟进新投主变。
为确保新投运主变的健康运行水平,该室试验人员严格执行新投110千伏变压器进行油色谱监督工作,严格把关试验周期,全力以赴抓进度,确保当天的油样及时试验完毕。取油及试验过程,严格按照“五通”规定进行标准化作业,根据规程要求逐步操作,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严把试验质量关。
(2)引入“项目验收经理制”负责制,全权负责新、扩建变电工程验收工作
电网新、扩建变电工程验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输、变、自动化、计量、通信、档案等多专业,覆盖建设、检修、调控、信通、营销、物资等多部门,并涉及与设计、施工、物资等外部厂商的沟通联系。
变电检修室针对投运变电站较多、任务重、时间紧、专业人手不足的问题,安排技术骨干担任项目经理全过程参与可研初设、出厂验收、现场验收、启委会、投运后移交等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新设备投运前全过程,一次、二次、直流、高压等专业协调工作,归口各专业验收发现问题并与各专业专责对问题定性督导闭环情况,负责该验收项目与项目管理中心和基建施工方的无缝对接。
明确验收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压缩了验收管理上的指挥层级,对于验收进度、程序、质量等关键因素控制更为具体,有助于多专业的高效协同配合,对新投设备做到及时、有效监督,真正确保新投设备“零缺陷”投产。同时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牵头对各单位、部门的介入工作内容及范围进行明确,组织审查施工单位的“三措一案”,确保工程的安全与质量的可控、能控、在控。安装调试过程与验收工作中,“项目经理”及时组织相关单位提前介入,建立日汇报管理模式,全面梳理验收问题,对可能影响送电的问题当天按要求上报对口专责,审核后逐级上报。按照扩建变电站计划送电时间倒排时间节点,全面主动介入设备安装调试,将过程中产生的记录数据作为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督促施工单位提高现场施工质量,提高试验数据的可信度和对比性,为以后的设备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通过“项目经理制”的全程有效管控,促使各专业有序协调配合,保证了改造工程安全、如期完成,也为后续项目的“项目经理”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3)多项措施并举,增强专业管理穿透性
①加强重大问题质量管控,发布技术监督预警单。对竣工验收、运维检修阶段发现的严重问题,由运检部出口下发技术监督预警通知单,督促施工方整改到位。
②开展供应商约谈工作。与物资部联合,对出厂监造发现的问题不予以配合整改的厂家进行约谈。针对出厂验收时抽检发现问题,在竣工验收时发现仍未整改的恶劣问题,联合物资部对该厂家进行约谈和相应处置,约谈记录。
③结合实际编制新建工程安装调试阶段需见证项目清单+新建变电工程全过程典型问题库”,规范开展新、扩建变电工程全过程监督、验收工作。
为做到隐患及苗头性的缺陷“早发现,早治理”,避免新设备带“病”入网,确保新建工程“零缺陷”投产。
收集了公司新建工程验收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了验收依据。问题涵盖设计、制造、施工、验收等各阶段,落实到超前预防、提前管控,强化执行,促进有关技术监督标准和设备反事故措施全面覆盖,避免了同类问题的重复出现。对各类新投设备进行有效、及时、全面监督,保障设备投运后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对程质量高度重视,根据问题的要点,抓关键要点。一是在前期与设计单位沟通时,对设计总体方案、通用设计及设备选用情况充分论证,抓好设计联络会、施工图设计审查,加强工程设计技术问题沟通协调,对以往工程建设中重要及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说明,确保设计质量;二是在出厂验收中,狠抓质量、报告问题,特别是主变验收中常出现的桩头金属检测材质不合格问题进行重点检查;三是向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监理单位进行相关问题的学习和宣贯,确保理解准确、标准一致,避免缺陷再次出现,提高施工质量;四是在三级验收期间,对照的常见问题逐条梳理,开展系统排查、消缺,严格工程验收质量关。通过各单位、专业的共同努力合作,为电网打造了一个个精品工程,确保供电设备投运后长期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