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徐毕程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徐毕程
[导读] 摘要:由于国家基础设施工程的大力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迎来了繁盛时期。
        苏州舜狄建筑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由于国家基础设施工程的大力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迎来了繁盛时期。大量建设公司或企业参与到建设市场中来,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因市场的盲目性、滞后性,导致市场混乱,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差,水平低,在现代化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论文主要对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基于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便于工程管理者借鉴。
        关键词:工程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1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流程复杂、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基于工程价值理论,工程项目中的每个环节对工程整体来讲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价值,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调节,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增加施工成本。在我国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资源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项目管理的效率低下,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密切相关。施工企业或单位未基于市场因素建立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致使其工程管理能力和水平降低,弱化了工程管理中对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的监督管理能力。
        1.2信息沟通不利,各环节交互性低
        对于整个工程项目而言,信息的横向与纵向传递是十分紧要的。工程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干扰、限制,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各环节信息的脱节,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完成进度。同时,工程的参与主体多,如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监理部门,各层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在信息的传递中容易出现传递壁垒或交流障碍,导致信息无法及时传递或传递中发生误读,从而影响各环节、各部门、各人员间的理性交流。
        1.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各要素协调性低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作为物流、人流和信息流的多方汇集地,参与要素多、内容复杂、形式多样,管理难度高。当前,我国大部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的现象比较突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形成了严重的困扰。虽然,近些年国家一直都在积极地从国外引进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经验,但基于我国国情,在理念融入和结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施工现场“脏、乱、差”的问题比较严重,不文明施工的现象还时常出现,施工员工的精神面貌和文化水平还普遍较差,对施工现场管理、工程管理和各要素协调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工程项目管理的应对策略
        2.1重视施工材料的管理
        从本质上说,人员的管理是贯穿于现场施工其他管理之中的。因为人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人的管理十分重要。人的主导性体现在材料管理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行为监督可以确保施工材料的归类到位,合理依法使用。因而,材料管理是首要的,材料管理也被认为是源头式的管理。材料管理到位既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也可以确保施工成本,确保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定。施工材料管理又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要落实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确保管理流程、管理方针政策等落实到位,规范管理,统筹布局。涉及到材料价格性能的市场调研、材料采购数量与使用数量的合理控制、材料保管的合理性、材料使用过程中合法性等。另一方面要加强细节管理,重点是人员管理与登记管理。加强对材料采购人员、管理人员的行为监督,确保其采购与管理的合规性,避免材料的以次充好,确保材料登记管理到位,质量问题源头可查。而其也实现对建筑材料的动态监控,防止材料的过量与不足,达到施工成本科学把控的目的。多管齐下,让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正规化、可视化与可溯化,提供材料质量保障。
        2.2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严格把控工期
        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要想取得实效,需要在工程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签订合同对施工单位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严格把控工施工进度。

在制定计划与签订合同时,将施工进度影响要素如天气、施工人员质量、施工总人数、施工设备等综合考虑在内,进行施工周期的合理规划。前期规划关注工程总量,进行工程进度的预算分析。中期及时调整工程施工中的进度偏差,在追赶施工进度同时,要重视延迟原因的排查与分析,这是施工进度提升的关键。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让施工进度控制得到有效的保障。
        2.3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确保质量过关
        施工队伍的人员数量和工作能力会直接影响建筑项目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施工管理中必须重视施工队伍的建设管理。从招聘阶段就坚持高标准,精选拔,严格筛选把控。同时创新技术创新人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作业,培训与指导,使其掌握施工的有效技能[1]。使其灵活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掌握最新的施工技术,提升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综合来说,借助施工队伍的优化管理,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2.4加强信息化建设,引入专业分析系统
        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更趋成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中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专业的分析系统,加强对施工质量与进度影响因素的前期分析,有效规避工期延误风险,也有针对性地调整施工方案,将不确定因素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2]。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做好施工方和施工过程中各项数据信息的收集,在前期阶段做进行科学预测,指导施工进行。对于施工中突发的问题,启动应急预案。专业的分析系统,在应急预案启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5建立和完善工期网络监控系统
        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工期意识非常重要,不论是设计部门还是施工部门抑或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工期意识,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分工、按时交工。从项目筹备到项目实施、竣工结算,工程管理人员应把所有的项目信息汇入工期网络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科学分配[3]。基于工期要求,对工程人员、工程路段、工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度,保障各环节的稳定运行。同时,工程管理人员运用工期监控系统,分析各工程路段在规定期限施工的关键影响要素,基于施工效益和条件进行有效调度和细化分工,制定统一规划管理分析图,保障各环节按工期计划稳步运行。
        2.6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必须以安全为本。安全教育与管理是第一位的。一方面要加强安全管理与督查。对于违规施工作业行为、施工作业中安全设施建设不足等情况进行检查与勒令调整。加强安全管理检查力度,不放过细节,不分时段,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等,让安全管理举措与制度要求贯彻落实到位[4]。另一方面要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培训活动,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敲响安全警钟。安全施工技巧的培训、突发自然灾害的有效应对、紧急救援等,让作业人员以规范化的施工自觉规避质量风险。安全的作业才有高质量的施工。
        结束语
        总之,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更为多元,不仅关注施工质量,更关也关注施工进度。要想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必须做好前期的规划,施工中的统筹管理,配合施工进度控制的有效方法,做好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尽可能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程施工周期,保质保量的进行建筑施工推进。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与质量的有效把控,给建筑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回报。
        参考文献:
        [1]覃晓娜.研究市政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1):214-215.
        [2]谢玉莲.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管理观察,2019(10):172-174.
        [3]李杰.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24):128-129.
        [4]马伯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