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艳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张桥镇铁门小学
摘要:数学知识学习是灵活的,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而需要学生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根据自己的理解将数学问题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帮助学生高效学习,使学生可以运用数学思想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策略
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做相似类型的练习题,学生在遇到相应题目时,就可以顺利得出答案,但实践表明,教师的这种熟能生巧方法并不适用于数学学科,因为实践表明,在题目解答中只要题目稍作变化,学生便会不吃所措、一筹莫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只有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数学公式推导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经历推理的过程,学生推理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经过推理而得出的数学知识,要比教师直接教授学生,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因为推理的过程学生完全参与,经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有很大帮助。在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推导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更活跃,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这部分内容时,非常适合开展推理训练,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推理过程中,借助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在班级中与教师和学生就解题思路展开分析和探讨,让学生仔细观察算式,找出算式的规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仿写类似算式,在仿写中验证自己的推导过程,可以鼓励学生多仿写,这样可以为后面归纳总结该知识点结论做好铺垫。下一步让学生举例解释,自己组织语言对发现的规律进行阐述,最后尝试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公式推导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推理经验,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在生活实践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实践中渗透数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数学知识,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知识生活化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表明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对学生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精心安排生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借此渗透数学思想。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可以将其引入生活实际,由于在生活中圆非常常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并观察这些圆有什么特征,引入生活中的车轮为什么设计为圆形的实例,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经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渗透类比思想和整体思想,帮助学生直观的掌握了圆的特征。由此可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
三、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的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如果可将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中,则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数学问题思考和解决中,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通过接触和了解发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从而实现数学思想内化。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做好课堂引导工作,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思想的奥秘,并可以运用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该节内容学习中涉及到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本节知识点和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将数学思想渗透到数学问题解决中。在问题训练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可以将题目变的更直接、简单,学生们尝试采用割补方法画图形,在数与形的对应和结合中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并感受到采用数形思想后解题的便捷性。为了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为学生们设计了一组练习题,练习题中有画好的图,也有需要学生动手画的,使学生在实践问题解决中感受到数学思想的必要性,这对于数学学习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起到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分析数学思想,并将其渗透到实践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更多训练的机会,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曾群.试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1209.
[2]唐萍.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