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球山农场有限公司 黑龙江五大连池 164154
摘要:格球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进行科技投入,一方面注重科技园区重要科技成果的平移和推广,将沿线为9.8公里的科技示范带全部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集合;另一方面在全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在种子质量、测土配方、标准化作业、叶面给养、改装农机装备、土地治理等多个重点生产环节研究探索,多措并举、科技为先,在2020年全年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历了春涝、夏旱、秋“美沙克”台风的极端自然条件后,实现了管理区农业生产在品质、均产、效益上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多措并举;科技引领;粮食生产
格球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三管理区地处五大连池市、讷河市、嫩江县三市县的交汇处,前嫩公路穿区而过。地形属丘陵漫岗,3-10月份年平均降水量510毫米,冬季多西北风,春季多西南风,无霜期在115-120天之间。管理区总耕地面积53047.47亩,种植大豆38584.08亩,玉米12567.3亩,青贮1896.09亩,创建15个联户规模家庭农场,带动种植户180余人。管理区拥有晒场3处,晒场面积39800平方米,储存干粮能力15000余吨的烘干厂一座。拥有整地机车11台套、整地机车11台套、收获车9台,机车总动力达4410千瓦。2020年第三管理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进行科技投入,一方面注重科技园区重要科技成果的平移和推广,将沿线为9.8公里的科技示范带全部采收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集合;另一方面在全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注重在种子质量、测土配方、标准化作业、叶面给养、改装农机装备、土地治理等多个重点生产环节研究探索,多措并举、科技为先,在2020年全年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历了春涝、夏旱、秋“美沙克”台风的极端自然条件后,实现了管理区农业生产在品质、均产、效益上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强化科技引领,加快园区科技成果平移和推广
近年来,第三管理区持续重视管理区9.8公里科技示范带的科技引领作用,一是将科技园区的科技成果平移到科技示范带中,示范带动广大职工种植户。二是将种子分级、磷酸二氢钾拌种、玉米化控、播种施肥两次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等技术集成组装到每一条科技示范带的栽培管理整个过程中。三是将科技园区取得的新技术、新措施积极落实在科技示范带中,精心打造,为全区广大的联户规模场长、种植户构筑培训交流的基地,成为试验示范推广的平台。
2强化技术集成组装,坚持标准化生产模式
2.1提
2.1.1提高种子处理
对大豆、玉米种子复选后,播种前对种子进行钼酸铵拌种,在种子正常包衣的基础上每100kg种子采用钼酸铵200g拌种,在开花期、鼓粒期各喷施10g/hm2,提高苗期的整齐度和抗病性,作物的叶色浓绿、长势整齐,对大豆后期生长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1.2提高施肥精度
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制定精准的施肥比例。大豆:N7P9K4,种侧下分层定位定量施肥,第一层垄下10-12cm;第二层垄下16-18cm。玉米:N18P9K7,种侧下分层定位等量施肥,第一层垄下10-12cm;第二层16-18cm。
2.1.3提高肥料利用率
(1)减少钾肥的施用量
玉米与大豆轮作是管理区主要轮作模式,玉米茬中磷肥残留量较大,玉米茬种植大豆可适当减少磷肥的施用量,亩施磷肥3.5-4kg,可减少氮肥施用总量11%左右。
(2)玉米采取前控中促后补施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氮、钾肥采取前控、中促、后补施肥,在拔节期追施氮、钾肥及大喇叭口期进行叶面追肥,可为玉米穗、粒期持续提供所需养分,对玉米有效穗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增加有效穗长0.6-0.8cm。
(3)大豆氮肥后移
由于大豆苗期需肥量较小,在大豆开花初期追施尿素的60%-70%,以及在结荚期叶面喷施氮肥,将氮肥后移对大豆产量提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2.2促
(1)促早熟,大豆开花期开始,注重氮肥的补充量。第一次在大豆分枝期进行,选用磷酸二氢钾1.5kg/hm2喷施;第二次和第三次在大豆初花期和盛花期进行,选用高纯度的磷酸二氢钾1kg/hm2喷施;第四次在大豆结荚鼓粒期结合飞机航化选用高纯度二氢钾结合病虫害喷施。
(2)适时中耕,提早防寒
2020年春季土壤含水量较好,播种后的镇压加大了土壤的紧实度,为提高土壤通透性并尽早提升地温。大豆在5月26日、玉米5月30日即开始第一遍中耕,深松深度30-32厘米,可有效提升5-10厘米处地温,促进苗期的生长。
(3)加大苗前土壤处理面积
2020年春季土壤含水量较好,适宜土壤封闭处理,今年土壤封闭面积占管理区总面积的85%,相对于苗后除草减少除草剂对幼苗的药害程度,可有效缓解药害4-5天。2.3降
(1)降密度
随着种植模式的不断改变和种子质量、播种机械的精度提升,大豆种植密度从垧保苗40-50万株,逐步降低至晚熟品种38万株、中早熟品种40万株;玉米种植密度从垧保苗10-10.5万株,逐步降低至9万株。降低播种密度后,单株肥料获取量提高,单株结荚数、粒数与粒重均有所增加,节约种子投入的同时提升作物的产量。
(2)玉米降高度
玉米9-11展叶期通过使用小胖墩化控,控制玉米株高在1.9-2.5m,株高整体降低60-80cm,穗位高降低40cm;或在玉米6-8展开叶喷施玉黄金20-25ml/667m2。植株中上部节间缩短,降低倒伏率,化控处理后穗位以上叶片叶面积呈下降趋势,从而提高透光率,减少田间郁闭,利于下层叶片进行光
3 注重粮食品质提升,促进产量和效益双增长
通过增加叶面肥的喷施次数,在营养生长阶段起到了健身防病的作用,在生殖生长阶段加快营养成分的运输和积累,从而提高了作物的粮食品质。一是大豆百粒重达21-22g,蛋白含量普遍在41%左右;二是玉米的容重达到780g/L,色泽和品相也有所改善。品质的提升促进了产量的提高,为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最终实现了品质、效益超管理区历史。大豆最高亩产205kg,玉米潮粮最高亩产760kg;全区大豆平均亩产162kg,玉米平均亩产548kg;大豆亩效益420元,玉米亩效益120元。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粮食生产对于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进步,也有更多的技术能够在粮食生产实践活动中进行应用。因此,在生产粮食的时候,也需要积极对有关的科学技术和方式进行引进和应用,有效推动粮食生产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杜鸿雁,李小倩.“四项措施”提升现代化农业水平——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格球山农场有限公司现代化农业发展纪实[J].农场经济管理,2020,(04):65.
[2]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格球山农场[J].农场经济管理,2011,(06):66.
[3]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多措并举稳生产 筑牢我省粮食安全底线[N].各界导报,2021-02-10(003).
作者简介:
马斯博(1984-),女,农艺师,农业推广,黑龙江省格球山农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