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4期   作者:连国华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创新教学理念的更新,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连国华
        湖北省监利市朱河中学 湖北 监利 43332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及创新教学理念的更新,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建模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创新教学手段,以初探、理解、运用和优化模型等教学手段为主线开展建模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优化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有效的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笔者针对在核心素养下开展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的教学作用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课堂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精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等[1]。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点及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促使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在核心素养下开展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的教学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基础上开展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能很好的转变以往高中化学教师单一的以自我口头讲解为主的教学手段,为化学建模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教师还可以通过建模教学总结和归纳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教学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强化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化学建模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课堂学习中拥有着较多的时间和独立的空间自主的思考化学问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建模中不断探究优化才能更好的找到适合教学的模型,强化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水平[2]。且在高中化学建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能进一步的落实新课程改革对于化学核心素养中模型认知的要求,通过实际和具体的化学建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真实的得到化学建模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丰富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高中化学建模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方法
1.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建模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具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化学史、社会热点、趣味性化学实验、实际生活经验和案例、工农业生产实例等等,这类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包含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的相关问题,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能在对应的情境中能主动融入其中思考和探究问题,营造积极浓郁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综合化学素养的培养,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3]。如在进行“水溶液”的相关教学知识点中,认识角度的建立对于构建模型较为重要,在这一教学中教师应多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说明论证,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学习中的思维发展点和思维障碍,这一模型重视盐类水解相关知识主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推理能力,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多元化的认知体系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动从各个层面中分析盐溶液,强化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优化高中化学建模教学的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以结构化学、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原理、无机物、实验探究等教学内容为主,不同板块的教学主题含有较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开展建模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具备的特点构建模型,但同一教学内容还能它能通过多元化的模型展开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体的建模教学流程和顺序包括创设教学情境、初步建模模型、对模型进行完善与优化、合理的应用模型、模型的再利用、检验模型的有效性、最终对教学模型进行有效的评估[4]。且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建模教学模式也会出现相应的动态变化,方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优化的调整教学,促使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建模过程中更好的发挥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完善高中化学建模课堂的教学流程和教学顺序,强化学生核心素养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高中化学建模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在初步建模阶段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小组合作沟通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猜想及对比等多种方式更好的解决问题,并在初步构建模型的工程在利用画图、文字表述、化学符号及数学符号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在完善模型的课堂教学中,在各个小组在初步构建自己的学习模型之后,学生将自己的模型成果展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对各个模型进行仔细分析,确定模型的组成要素及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深入模型中仔细的体会和感受[5]。在应用模型的过程中,完善处理后的模型能很好的解决创设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在此通过运用模型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形式促使学生深度理解模型。而在检验模型的过程中,已经构建的模型都是基于理论的思维模型,是否能符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应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检验模型,判断模型是否准确。最后,在评估模型的过程中,从初步建模到检验模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阶段性的锻炼和提升,教师应适当的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建模过程及构建的模型,说明构建过程的收获,及时掌握对于模型优点和不足之处,方便及时的调整教学构建对策,促进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结语
    在高中化学建模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通过实施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优化高中化学建模教学的教学模式及完善高中化学建模课堂的教学流程和教学顺序等多元化的构建策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明理. 浅谈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19(004):202-203.
[2]王霞行.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25(003):52-53.
[3]李逢春, 窦立莉.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0, 13(7):0012-0012.
[4]刘培喜. 浅析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20(014):P.135-135.
[5]钱琴红.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 2020, 11(5):69-70.

作者简介?连国华,男,43岁,大学本科学历,系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监利县骨干教师、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曾获得荆州市教学比武一等奖,多篇文章在《新课程》《理科考试研究》《化学教学参考》等权威期刊上发表;撰写的论文、案例在省、市获奖;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评为荆州市高考先进个人,2014年评为高考优秀阅卷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化学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奉行“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的理念,思学生之所想,授学生之所需,爱心、细心、和耐心温暖、感动学生,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姓名:连国华出生年月:1978年10月性别:男籍贯:湖北监利最高学历:大学本科最高学位:学士职称:中一研究方向:高中教学邮编:433325单位:湖北省监利市朱河中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