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有源,思维寻根——思维导图走进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朱洪盛
[导读] 数学在初高中教学考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朱洪盛
        兰溪市诸葛中学   


        摘要:数学在初高中教学考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它还是一门有规律成体系地科学。因此,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初中生认知理解方面有一定困难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独体的记忆体系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在学生头脑中完善出整体的知识架构,加深对于科目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导图 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教学法的概述
(一)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定义
        思维导图教学法是指在日常的学校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方式进行。思维导图的定义是指以发散性思维作为基础通过线条将文字和图形等基本要素组合起来的思维网络图。它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绘画的形式形象地不表现出现。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广泛应用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发展学生思维创新思维[1]。
(二)思维导图教学法的特点
        思维导图教学法一共四个特点。第一,中心性。中心性是指思维导图的展开需要确定一个核心主题将其作为基础点。第二,发散性。发散性是指树干与树枝的观念,以核心为基础将分支小点发散性连接在一起。第三,逻辑性,是指核心点与小点之间要存在逻辑关系[2]。第四,层级性。思维导图不是单纯的中心与分点的关系而是层层划分的,是以中心点连接一级分点,一级分点继续划分二级点这样层次出现的。这样能够将知识点更加清晰形象呈现出来。
(三)思维导图教学法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法相较,思维导图教学有着三方面的优势。首先,它符合人脑思维记忆方式。它不是直接灌输性的教学而是根据人脑思维体系进行教学,这样会保持人脑积极性更容易集中学生的专注力。其次,知识整合性。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时进行查漏补缺,通过一个中心知识点将所学知识串联在一起,就可以有效避免在复习中知识点遗忘的现象。同时还能够加强对知识的整体逻辑关系进行理解有利于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最后,思维导图教学法是根据发散性思维进行展开教学的。学生在长时间使用后就会逐渐培养出发散思维,用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发散性思维形成能够将有效将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形成对于学科知识的基本理解,从而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区中的应用
(一)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师的“教”
        新知识对于学生学习非常重要,尤其像数学这种学科,由于知识的分区不同,处于同一系统的与之前学习的知识有联系,学生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不处在同一分区的知识与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无逻辑关系,学生就会因为对学科知识理解程度不同对于新知识接受程度不同。教师需综合学生情况进行新课知识的传授,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这一点的。而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于具体教学中就可以正式进行整体划分,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容易。下面,本文将运用具体实例在新课授课环节进行思维导入教学法的剖析。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新授课应用思维导图的操作流程图
1.新课导入,概括关键点
        新课导入的方式多样,引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时,新课导入就需要与核心知识点相关联,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概括。
2.逐渐划分,构建知识体系
        在正式授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整理,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根据中心点来划分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并引导学生逐步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
3.小组协作,绘制导图
        在不同知识点的讲授时,教师要设置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导图的绘制,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更加有效地进行知识的吸收。
4.教师总结,整体梳理
        教师在知识点全部结束之后,需要通过思维导图将新课知识在进行总结整理,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的“学”
        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可有很大的益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好进行进行知识的整体理解,同时在预习与复习中运用思导图可以更加清楚知识点的脉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就现阶段初中生而言对于思维导图的绘画并未找到正确方式方法,运用学习之中并不十分熟练。因此,本文运用具体实例在学生“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
1.课前预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开始与准备阶段,是对新知识进行首次认知。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寻找到知识规律性,具体操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课前预习运用思维导图的操作流程
2.课程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课堂学习阶段是对知识的重点学习和理解阶段。而学习之中需要将课程重点知识进行记录即课堂笔记。传统记录课堂笔记的方式由于需要识记的东西较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依照教师讲授的顺序将重点知识进行记录,课后依据重点进行补充。
3.课后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课后复习作为学生学习最后一步,是对于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巩固理解,而不同依靠书本的记忆方式容易形成一种“记忆依赖”的假象使得复习效率并不高。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进行规避。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上文对于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教学表明:思维导图教学方法能够有有效提高当前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荣.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17):145-14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72.
[2]骆科宇.初中数学思维导图教学优化策略探析[J].南北桥,2020,(21):136.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136.
[3]马雅兰.谈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初中数学教学开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24):138. DOI:10.12219/j.issn.2095-4751.2020.24.138.
[4]王军霞.思维导图助力初中数学难点学习[J].科技资讯,2020,18(33):238-240.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7-5042-1521.
[5]郑彩霞.巧用思维导图教学提升初中数学复习课效率研究[J].南北桥,2020,(22):155.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2.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