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施扬刚
[导读] 数学科目由于自身的特点,知识深度较大
        施扬刚
        广东省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广东 广州 510030
        摘要:数学科目由于自身的特点,知识深度较大,枯燥乏味,但是在教材中加入数学史的内容,不仅丰富了数学教材的知识,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统数学教学只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基础知识,唯分数论的思想成分更大,从而缺乏对数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针对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现状、以及如何结合数学开展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史;分析与思考
        引言:数学史的加入,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与理解,树立正确的观念,感悟数学的发展历程,所以高中数学的学习更应重视数学史的分析与思考,并且数学史和数学专业知识互补可以让学生大脑在紧张环境下得到放松。“第五届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讨会”提到数学史的重要性、以及在高中教材中对数学史研究较少的问题,可以看出,数学史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意义重大。
        一、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现状
        1、位置分布不合理
        一些数学史内容放在课本引言部分,有些放在结尾部分,位置分布不合理就会容易被忽略,因此学生和老师不重视数学史的介入,并且这种不合理分布可能还会导致课本编排不严谨,不科学,不具有代表性,难以让学生重视与理解,并且数学史的呈现形式一般为文字表述,不足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乐趣。
        2、老师理解不充分
        由于数学史编入课本时间短,老师对数学史的理解不充分,导致老师无法准确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史的由来,从而不能更好地突出数学史的真正意义以及对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数学的作用,也就导致数学史在课程中的体现没有过多的价值,发挥不到最初的目的。
        3、对数学史重视不够
        大多数认为数学是枯燥难以理解的学科,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不关注数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忽略数学史,带给数学教学的乐趣,这就导致学生对数学的思维有一种固有的模式,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深度较大困难加深,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厌烦心理,继而出现数学偏科现象,不能用理性思维、数学思维、转换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
        二、关于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建议
        1、重视数学史价值,完善教学方式
        数学史是贯穿数学从发现、研究到发展阶段的历程,学校在数学史价值方面要加大重视力度,并培养学生老师的重视程度,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问题理解不够全面,甚至难以理解,老师便可以追溯问题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重新认识问题,整理思路,完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增加对数学史的重视和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例如,老师在高中人教版教材《数学一》的学习中,引入牛顿的“冷却模型”的教学史时,可以先讲解牛顿的生平事迹与贡献,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倾听中潜移默化的了解其中的原理,提高学生对数学史的认识与理解,并且不忘先人生平的贡献,以此来激励自己学好数学。
        2、增加老师团队对数学史的见解程度
        老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铺路石,并且数学不像其他科目知识,更需老师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学校应增加教师对数学史的理解度与掌握程度,并且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增加自己的能力。
        例如,老师在讲授《数学2》“笛卡尔与解析几何”时,可以收集学生提出各种不懂的问题,进行研究与解答,这样在教导学生的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也能促进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和学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老师为了让学生真正进入课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有关数学史的问题从而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解答。学习《等差数列》时可以引入高斯的“1+2+3+…+100”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时老师可以提出有关等差数列相关的问题,并设立奖项制度,提高高中教的兴趣,促进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数学。
        3、利用多媒体,促进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多媒体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联合图形、影像、文字进行学习。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越来越关注手机上的各种软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创建与数学史有关的软件,软件可以阅读答题,又可以进行与数学史有关的小游戏,增加数学史的传承。
        例如,老师在《数学5》“解三角形”中讲“海伦与秦九韶”时,老师在教授这两个人物的生平事迹时侧重点要相同,老师更应端正教学态度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维,促进高中教材数学史与各文化之间的联系。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的加入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数学史在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后更可以让学生认真研究数学问题,进而提高学生正确合理重视数学史的价值。所以数学史的加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武迪.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
        [2]刘鑫. 中国与爱尔兰高中数学教材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3]谭丽. 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4]赵昱杰,刘燚,尚婷婷.我国高中教材中数学建模部分的比较研究[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8(18):7-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