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教育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4期   作者:周丽莹
[导读] 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到立
        周丽莹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铁岭镇中心校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157014
        摘要: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到立德树人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在课程特色把握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与价值培养标准,通过多种资源整合与灵活运用提升学生对优秀情感地体验程度。基于立德树人内涵与小学生思维认知特点,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特色把握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以推动阅读教学的优化发展,在文章阅读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高尚道德认知。本文分析语文教师怎样在课程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优秀情感和价值取向的指导。
        关键词:立德树人;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情感态度,阅读分析

        前言:因为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展示出阅读教学的乐趣和能力培养价值,未能通过课堂教学对小学生进行高水准的知识讲解,也没有立足阅读教学对班级学生进行优秀情感的熏陶教育,这样达不到预计的知识讲解与情感态度培养目标。所以语文教师需要在立德树人指导下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案,在把握教育特色基础上设计多样化的引导计划,利于让学生在文章阅读中获得高水准的知识体验。在后续阅读教学中应该关注立德树人提出的能力培养目标,强化情感教育效果。
一、在立德树人指导下构建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案,立足预习指导锻炼小学生的预习分析能力
        基于阅读教学特色与小学生呈现出的思维认知特点,语文教师应该对立德树人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在资源整合基础上构建高质量的阅读探究平台,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阅读分析与情感体验。单一开展课堂教学不能指导小学生对课程中优秀情感进行正确地思考,没有在内容整合基础上构建高质量的阅读交流平台,限制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情感分析的综合能力。教学方案会影响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内在兴趣和能力培养效果,语文教师应该在立德树人指导下构建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案,立足预习指导锻炼小学生的预习分析能力。
        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北京的春节”阅读教学时应该关注多种资源的运用价值,围绕阅读教学目标与影响因素制定科学的教育方案,关注到预习思考对情感教育起到的影响。教师需要围绕写作背景、段落结构、写作方式与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导学案的制作,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和情感分析,在预习思考与内容整合基础上推动阅读教学的优化发展[1]。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预习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在对北京春节特色进行写作基础上分析凝聚的情感态度或者是价值取向,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对情感态度的了解程度。
二、通过问题情境营造引导小学生对优秀情感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
        语文教师需要在立德树人指导下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案,通过多种资源整合与灵活运用提升学生对优秀情感地体验程度,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与情感分析,在各项资源整合基础上提升学生们的情感体验。

问题情境是一项创新性教学方式,在保障学生探究地位基础上提出多个层面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与答案探索中获得高水准的知识体验[2]。所以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营造引导小学生对优秀情感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
        例如在开展“落花生”阅读教学时应该关注立德树人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在课程特色把握基础上提出多个层面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文章内容阅读基础上探索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者是答案。“阅读文章之后分析段落结构和字词知识有哪些?”“思考作者运用哪些方式对花生形象进行写作?”“父亲嘴中的花生形象是什么?”“围绕文字运用特色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是什么?”这样能指导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在内容整合与互动交流中提升班级学生对教材内容地体验程度,立足花生形象对学生们进行做一名对社会有用人的熏陶教育。以此通过阅读教学对小学生开展优秀情感的熏陶教育,立足互动交流和深度探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落实效果。
三、立足传统文化渗透推动立德树人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在阅读中体验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和传承特色
        研究指出基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语文教师没有立足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进行优秀情感的熏陶教育,未能通过多种资源整合与灵活运用提升学生对优秀情感地体验程度。语文教师应该在立德树人指导下革新陈旧的阅读教学思维与情感认知的培养标准,通过多种资源运用构建高质量的阅读学习平台,在教材内容整合基础上推动阅读教学的有序开展。传统文化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内容,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和思想观念,符合立德树人提出的能力培养需求。所以语文教师应该立足传统文化渗透推动立德树人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在阅读中体验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和传承特色。
        以“两小儿辩日”教学为例,语文教师需要在教材内容把握基础上设计阅读教学方案与能力培养计划,让小学生在内容阅读分析与情感整合基础上获得高水准的知识体验。重点围绕故事内容对小学生进行古人勇于探索真理,重视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等优秀精神的传承教育,有利于让班级学生在文章阅读中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与情感熏陶教育。小学生在文章阅读中能实现思维逻辑和情感理解能力的有效发挥,在能动性发挥基础上推动阅读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3]。这样能立足传统文化渗透推动立德树人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在课程资源整合与深度挖掘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在阅读分析与情感讨论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和行为追求。
结论:综上得知语文教师需要在立德树人指导下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案,让小学生在文章阅读中获得高水准的知识体验,强化学生对优秀情感地体验程度。本文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在立德树人指导下构建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案,立足预习指导锻炼小学生的预习分析能力。同时需要通过问题情境营造引导小学生对优秀情感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树立正确的情感认知。此外也要立足传统文化渗透推动立德树人培育工作有序开展,在阅读中体验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和传承特色。

参考文献:
[1]车越海.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15(04):102.
[2]刘东意.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J].神州(上旬刊),2020,29(12):172.
[3]拓展教材文本,实现立德树人的尝试——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J].中华少年,2019,15(6):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