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亚娟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大激店镇总校,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难点,也是语文教改研究的重点、热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年级;起步作文;读者意识;策略
导言:
从调查中发现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写作,学生作文的主要毛病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原因何在呢?一是学生不会观察,不会想象,即形象思维能力十分薄弱;二是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常用词汇十分贫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感”。这就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关注写作的目的和读者对象。
虽然从理论上说,教师们对习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读者意识”的维度是严重缺失的。对学生而言,习作往往是一项痛苦而无趣的作业,学生心中的读者可能是教师,所以导致习作缺乏足够的动力、真诚和责任感。而对有些教师而言,教师并不是学生习作真正意义上的读者,而是以评判者的身份来审视学生作文的,所以有时他们会以自己的好恶和价值取向来作为作文评判的标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指导学生写作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日益多样化,近年来各位一线教师对小学作文训练进行了各种探索:例如先放后收的训练和读写结合的训练,作文分步训练和作文素描训练,还有的是把训练计划细目化,实现训练项目的操作化等等,有些老师还进行了随文练笔的教学研究,从训练的切入点,训练的形式与方法等方面作了一定的阐述。但对于中年级起步阶段随文片段训练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如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选定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切入点,安排在什么时间进行训练,训练该有多长的时间,写作训练如何指导,包括哪些步骤等都缺乏具体的阐述等。
朱自清曾说:“如果每回写作都真是为了几个人,那么写作确实没有多大趣味。学生于是乎不免敷衍校章、潦草塞责的弊病。”写作也是一种交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要让学生的作文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倾听者、欣赏者;要让学生得到情感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要让学生懂得写作的意义,增强写作的社会责任感。就应让学生树立写作的“读者意识” ,这是扩大学生“读者 群” ,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窘况的必由之路。因此经过课题组的探索研究,我们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着力面对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在写作起步阶段对作文产生兴趣,最终能得心应手,并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提高习作的能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累素材有话可写
创设情境和条件,利用课上时间指导学生观察,既让学生有话可写,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参与生活实践,积累写作素材。人云亦云,没有创新精神,写就没有了习作的乐趣。每一篇习作都应该是作者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是学生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是每个学生个体不同的生活经验与人生体验的结晶。
作文没有了生活这个源头活水,越写越无趣,越写越是一种负担,就很难提到习作水平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了。所以,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注重从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从课本中摘取好的素材,从经典文章中摘记好词佳句,让学生“采蜜集”“积累本”坚持下去,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热爱生活的情感,又丰富了见闻,做到了有话可写。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拿到作文题目,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内容要广泛。可以在课堂上先联系实际说,把写的东西先打腹稿,再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凡是学生写出的东西,有可取之处,都要予以肯定,使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
3 评价方式灵活,激发学生写作信心
每次作文除讲评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进步,哪怕是一个极小的进步,也要使他感觉到你的赞许,树立其信心。评价方式可采用讲评,老师把写的好的文章读给学生听,并讲一讲这篇作品成功之处。互评,同桌之间交换作品,寻找别人作品的成功之处,哪些词用的较好,句子较准确,都用了哪些学过的表达方法。展评,好作品展示,交流为写这篇作品都做了哪些准备等。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4 开展系列写作活动
鼓励学生从日常点滴做起,培养学生坚持写周记和日记的习惯。开始的时候不做具体要求,只告诉学生“我手写我心”,写出真情实感,不要假大空;作文故事接龙。按照学生座位,从第一个学生开始写出开头,后边学生接下来续写,这样一个故事由全班学生参与,共同完成一个故事或者作文,除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外,大家在共同合作写作中可以互相提建议,丰富了写作内容,也锻炼了每个学生写作能力;定期举办故事会、朗诵会、读书沙龙活动。
5 结论
总之,经过课题组的研究探索,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并把研究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之中,学生们在作文起步阶段一定能顺利渡过,写出较为理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其凤.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4,(8).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4.08.023.
[2]王昌井.小学生习作中读者意识的培养策略[J].中华少年,2015,(14).
[3]林瑞琴.小学作文教学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浅探[J].群文天地,2011,(24).
[4]刘宏玲.读者意识:小学习作教学的新视角[J].小学语文教学,2013,(35).
[5]李永妃.浅谈如何树立学生习作的读者意识[J].钦州学院学报,2006,(5).doi:10.3969/j.issn.1673-8314.2006.05.024.
项目名称:“小学读者意识起步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于2018年5月30日经保定市教育科学规划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列为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181012,此论文作为课题结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