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鹰,李继萍,倪约收
(云南省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方法及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方法:对医院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分析研究,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策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案。结果: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能力,应从医院环境、思想意识、规章制度、情绪状态和技能水平等方面优化。在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应采用清洗污染皮肤、伤口包扎、报告上级和接种疫苗等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自身的伤害,为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良好保障。结论: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力度,完善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有助于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确保医院日常工作的平稳有序运行。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职业暴露
引言:护理人员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每日都暴露与各种危险因素中,极容易导致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能力,能够从源头中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概率,使护理人员免受额外的疼痛折磨,令医院的内部秩序也可以顺利运行。同时建立健全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身体状况的影响程度,令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较好的保障。本文详细探讨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方法及职业暴露的处理措施,以此为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性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职业安全防护
1.1优化医院环境
对医院环境进行合理的优化与改进,既有助于提高院内整体的美观度,使护理人员拥有舒适良好的工作氛围。又可以降低空气中的病原菌数量,有效防止各类感染事件的发生,使护理人员和患者均得到较好的保护。保持院内空气的清新流通,可以使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大大降低,令各类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概率明显减少。而加强对蚊虫和鼠类的消杀工作,能够显著降低有害动物带来的病菌传播,
令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利用定期消毒与清洁打扫相结合,可以使院内走廊、墙壁和厕所等位置,保持洁净卫生的良好状态,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以改善,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大大提升[1]。除此之外,按照废弃物种类的不同,将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可以有效切断细菌的传播途径,为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保障。
1.2提高重视程度
加强护理人员对安全防护的重视程度,能够从根源上降低职业暴露情况的发生,确保各项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通过会议宣讲的方式,使每个护理人员都意识到安全防护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职业暴露可能造成的各种后果,令护理人员树立起正确的职业安全防护理念。然后通过定期培训、张贴宣传图片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自我防护力度,使每个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得到大大提升[2]。
1.3落实规章制度
将医院内部的规章制度落实于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不仅能够使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使每个患者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还可以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令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为了使规章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应利用随机抽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对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予以监督,使其能够按照规范的流程完成各项操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3]。同时,还应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不断培养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使其在各种情况下均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临床护理效果的稳定可靠,从而避免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1.4保持良好情绪
面对日常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情况,护理人员既要加强自身的防护能力和重视程度,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予以处理,切勿出现因过度紧张而手忙脚乱的现象。
在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应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以谨慎的态度和敏锐的感知能力,完成各项临床护理操作,从而防止职业暴露现象的发生,使患者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4]。
1.5注意个人保健
护理人员加强日常营养与体育锻炼,能够使自身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显著提高,令职业安全防护能力也出现较好的改善。护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倒班工作,在下夜班后往往会因工作劳累的影响,未吃饭就直接呼呼大睡。这就会导致护理人员的营养摄入不足,让护理人员的抵抗力明显下降,进而造成职业防护能力的显著减弱。而且,护理人员由于班次的影响,自身的生物钟会经常被打乱,在运动锻炼方面重视程度较低[5]。这也会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使职业暴露的发生概率大大提升。
1.6做好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增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能力的重要策略,其内容是将所有患者均视为具有传染性,无论接触患者任何部位的体液、血液和非完整皮肤等,必须采取戴手套、手消毒、穿隔离衣和戴护目镜等隔离防护措施。该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概率,极大程度防止了疾病在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传播,为其他患者的康复治疗也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6]。
1.7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能够大幅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而且,通过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防止各类病原体在医院内部的肆意传播,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效果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的主要内容为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等,在此过程中增强护理人员的预防意识,可以使隔离效果显著提升,令各类疾病得到较好的控制[7]。
1.8禁止危险行为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危险行为,主要有双手分离污染过的针头及注射器、徒手弄弯针头和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等,这些危险行为极容易导致刺伤或划伤的现象发生,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对于护理工作中的一些危险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搜集与统计。并在召开内部会议时,对全体护理人员开展专项培训,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相关认知水平,使护理人员主动远离各类危险行为,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升,避免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8]。
1.9特殊操作防护
在进行日常工作中的特殊操作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大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安全性,避免各类职业暴露的现象发生。比如,对患者注射化疗药物时,护理人员应身穿低渗透的隔离衣,同时按照规范的流程,完成口罩、手套、圆顶帽和护目镜等防护设备的佩戴工作[9]。并在手术结束后,利用肥皂液及流水进行洗手处理,防止化疗药物侵蚀护理人员的皮肤,令护理人员的防护能力大大提高。
2.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2.1 清洗污染皮肤
若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慎将消毒剂溅到自己的皮肤或眼睛里,应在第一时间利用清洁的流水予以冲洗,防止皮肤腐蚀的进一步恶化。如果皮肤已沾染其他酸性溶液,可以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被污染的皮肤,减少该溶液对皮肤的影响程度,使护理人员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
2.2 挤压损伤血液
通过挤压损伤血液的方式,可以使损伤处的血液顺利排出。并结合肥皂液和流动水的冲洗,能够避免损伤血液中病原菌的进一步扩散,为后续的伤口处理提供有力帮助。在挤压伤口位置时,应控制挤压力度,防止因力度过大而造成血液瘀青的现象发生。
2.3 冲洗受伤部位
当护理人员的皮肤被划伤或刺伤时,应先利用流动的清水,对伤口处进行冲洗处理。待冲洗完毕后利用浓度为75%的酒精或0.5%的碘伏,对伤口位置进行消毒杀菌。并利用纱布与胶布相结合,完成伤口的包扎处理,防止细菌感染的情况发生。面对被暴露的粘膜,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反复冲洗,使其保持干净的状态。
2.4 报告上级领导
当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除了对污染皮肤进行简单的冲洗、消毒和包扎处理,还应将具体情况报告给值班护士长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职业暴露的发生时间、事件类型及人员名称,并完成相关的化验检查工作,为后续的疫苗注射和安全防护提供信息参考。
2.5 做好疫苗防护
疫苗防护是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重要处理措施之一,也是保障护理人员生命安全的主要手段。当护理人员为乙肝或HIV患者提供服务时出现较为严重的职业暴露情况,应抽取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血液,进行两者之间的对比检验,为后续的疫苗注射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在使用疫苗时,除了要做好护患血液的检验对比工作,还要选取针对性的疫苗种类,严格按照规范的注射流程、注射时间和疫苗剂量,完成疫苗防护工作。并通过定期的检查评估,及时掌握疫苗注射的具体效果,使护理人员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健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采取优化医院环境、开展人员培训、加强日常监督、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和做好特殊操作防护等措施,可以使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升,令职业暴露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当职业暴露发生以后,护理人员通过冲洗伤口、消毒包扎、报告上级、血液检验和疫苗注射等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身体所造成的伤害,使护理人员可以尽快回归原有岗位,保障医院日常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琦,赵艺寒.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方法的探讨及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165-165.
[2]张如靖,李兰.咸阳市护理人员的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防护现状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20:98-99.
[3]古婷婷,冯峥.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暴露的风险调查及职业防护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234-235.
[4]韩卫卫.根本原因分析法对艾滋病病区护理人员锐器操作职业暴露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37-138.
[5]再努热木·赛依提丁,古力努尔·阿克巴尔.新型冠状病毒实施标准预防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作用[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20:266-267.
[6]张小霞.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因素与防护措施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274-275.
[7]瞿国霞,张霞.基于行为安全的护理职业暴露管理对降低手术室护士职业风险的作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156-158.
[8]张新芬,侯欣言,刘永香.激励化管理对儿科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职业倦怠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158-159.
[9]汪峻葵,张淑华,杨超群,唐春莲,谢娟.集束化干预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认知和暴露发生率的影响[J].华西医学,2020:3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