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月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404000
摘要:目的:针对进行重症病房的患者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重症病房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90)与使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干预实验组(n=90),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状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重症病房病人时,全程使用人文化关怀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效果[1],有助于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能够提高生命质量,且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重症病房;应用效果
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住院患者也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医术,还要求护理人员具有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根据临床经验所得,一般需要重症病房的疾病较复杂,而且病情恢复时间不一样,在临床护理上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一些疾病在手术护理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且恢复时间长,也会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预后效果并不理想[1]。人性化的服务理念的贯彻能够促进护士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实现,也能够为病人和家属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要推进重症病房的护理风险,就应当从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出发,促进护理人员自觉提升自身护理能力,自觉提高护理认识,同时要强化护理资源的安排,优化排班顺序,切实做好基础性的护理服务,构建良好的服务环境,让病人更加主动的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从而解决护理关系的冲突,提高护理质量。为进一步减少重症病房病人在术后护理中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或可采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重症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传统护理与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显示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护理效果更加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重症病房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随即分为对照组(n=90)与实验组(n=90)。对照组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19~74岁,均数(46.4±2.6)岁,实验组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19~78岁,均数(46.3±6.5)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需要重症患者,且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了同意书[2]。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进行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干预,包括:其一,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检查患者病历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既往病史、过敏史、术前八项、心电图等等,提前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重症病房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比如一些手术是需要禁食的,甚至还要术前插胃管等等,提前进行术前宣教,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其二,加强护理培训,给予患者全程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护理人员均具备合格的上岗证书,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对重症病房患者的病情进行掌握,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做到为患者量身定做的护理措施,提高服务质量[3]。其三,加强于患者的沟通,给予患者定期的心理指导,给患者交代以往成功的案例,告知患者是可以通过后期的预后来进行缓解和恢复的,要缓解患者的焦急与不安的心理。其四,为患者提供舒适的重症病房护理环境,在用手术推车接送患者时,注意推车的速度要缓慢,路上要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碰撞,保护患者安全到达重症病房和病房。在重症病房内操作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保持整洁的护理环境,在操作结束时,要进行重症病房消毒,如特殊需要隔离进行,要带好脚套,挂好隔离标志牌,提前将下一位患者的护理工具备好,促进整个护理的顺利进行。对此之外,还要对重症病房的温度进行调节,保持在22-24℃之间,对于患者需要暴露的部位进行温度维持。其五,呼吸道和气道的处理:让患者缓解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告知患者有效呼吸的方法,要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要及时遵医嘱湿化气道并进行雾化吸入,进行雾化吸入时会给患者戴面罩,注意面罩的松劲要适中。对于气道的处理,要与患者连接无创呼吸机,嘱咐患者深呼吸并作有效咳嗽,有痰者可进行体位引流,必要时连接吸氧装置,要低流量持续给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与此同时,没有护理的并发症,护理能够顺利进行,恢复时间能够在正常的时间范围内恢复,以上的情况均属于护理显效。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是属于护理有效。当护理之后临床症状未有明显改善或呈现为持续恶化趋势,视为无效处理。护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程度,患者满意程度分为不满意、较满意、满意与非常满意四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0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护理效果组间对比
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组间对比表 (n,%)
2.2患者护理后满意程度状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程度对比表 (n,%)
3、讨论
根据临床资料显示,重症监护室是集中管理重病患者的重症监护室。提供最大的保护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包括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的情况下,必须进行治疗,以便连续观察休克患者的生命机能。一般来说,ICU患者病情严重且变化迅速,则应改善管理工作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风险。所以可以通过优化病房轮次的结构来改善劳动力结构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由于患者病情严重,护理护理风险大,因此有必要加强护理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服务理念的贯彻能够促进护士自身价值和理想的实现,也能够为病人和家属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改善当前的医患关系[4]。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在采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进行干预后,总有效率及明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护理之后的满意程度也相对对照组高一些,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对重症病房患者使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较为理想,能够明显加快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可实现对患者身体的有效调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故可认为该护理方案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太红,仲睿.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服务在重症病房护理中的疗效分析 [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 13(24):152-153.
[2]康天飞. 关于人性化护理护理服务在重症病房护理中的疗效分析探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3):735-737.
[3]魏子荦, 潘晓研. 全程人性化护理护理服务在重症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探究[J]. 热带医学杂志, 2014, 14(10):1312-1315.
[4]章艾宇. 人性化护理护理服务在重症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探究[J]. 人人健康, 2017(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