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萍 陈通滨 杜惠敏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具体表现,并对该病症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共8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3月,为了对患儿的智能发育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选用Gesell发育量表展开针对性的评估。另外,统计不同年龄段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育情况,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分娩方式等信息与患儿的单纯语言问题、语言合并其他问题的出现存在哪些联系。结果:在语言发育迟缓儿童Gesell5个能区发育商(DQ)评估值的变化中,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对应分值在逐渐下降,并且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此外,在患儿年龄段、性别、分娩方式等多项参数下,对应患儿单纯语言问题、语言合并其他问题人数占比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并且伴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会增加儿童语言合并其他发育问题的发生风险。为此,应尽早干预,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原因;分析;年龄
前言:语言功能的发挥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前提,更是一个人口语表达、人际交往的必备功能条件。不过,受到自身生理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也有些儿童出生后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这属于语言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3岁左右的儿童人数居多,临床症状表现为读写、认知困难,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严重影响着儿童今后的发育与成长。为了让患有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恢复正常的语言功能,在疾病治疗中,应尽早进行干预,这对于良好预后效果的形成有着较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在疾病治疗中,相关医护人员还需对儿童言语发育迟缓的相关诱发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患儿年龄、性别、出生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查找与患儿单纯语言问题、语言合并其他问题与哪些条件存在关联,希望能够为后期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疾病的预防与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8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共包含男女患儿45例、43例,患儿年龄均不超过5岁,对应年龄平均值为(3.24±1.33)岁,其中,1-2岁、2-3岁、3-4岁患儿对应人数分别为27例、39例、22例。
1.2方法
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儿的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各项信息进行整理,将其作为自变量,统计各自变量下对应的单纯语言问题、语言合并其他问题患儿人数及占比值。另外,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的应用下,对患儿的发育商(DQ)进行评估,具体包含大运动、应无能、精细动作等几项评估内容,当DQ评估值超过或等于86时,表示儿童的语言发育功能正常,当儿童言语能DQ 小于86时,表示存在单纯的语言问题,当言语能以外的任何一项评估值低于86时,表示儿童合并其他问题[1]。
1.3观察指标
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的应用下,对不同年龄段的发育迟缓儿童的应物能、言语能等各项目DQ值进行评分。另外,整理在儿童年龄、性别等不同自变量下对应儿童单纯语言问题、语言合并其他问题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计数单位分别用(x±s)、%表示,在t、x2检验方式下,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3岁、3-4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各项功能的DQ值明显低于1-2岁的患儿,前后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1.
表 1 不同年龄段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育评估情况(x±s,分)

2.2在儿童单纯语言问题和语言合并其他问题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在不同年龄段、性别、出生方式、出生胎龄等各项参数下,对应单纯语言问题、语言合并其他问题儿童人数占比值不同,并且数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3.讨论
单纯性语言发育迟缓、语言合并其他问题均属于临床常见的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疾病类型,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患儿Gesell5个能区发育商进行检测,从分值的变化上不难发现,患儿年龄不断增长,DQ值明显呈下降的趋势发展。由此可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与患儿的年龄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儿童3岁以后,患儿的Gesell5个能区发育商普遍异常,表示儿童语言合并其他问题的发生概率增加。另外,在儿童出生胎龄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与足月儿相比较,早产儿语言合并其他问题人数占比值明显偏高,分析原因,可能与早产儿先天发育水平低下有关。以上信息的描述,告诫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做好各种疾病的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提高儿童的出生质量[2]。
经医学专家分析可知,出生后儿童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在1.5-3岁之间,当儿童的脑部存在发育缺陷,并且存在听力障碍时,其语言发育迟缓的发生概率便会升高,这是影响儿童语言发育的两大重要因素。面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存在,不单意外着儿童无法正常的与人交流,对自身以后的社交、自我管理等多个方面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儿童3岁左右时,就应该及时进行干预,指导患儿练习发音、采用语言刺激、口腔功能训练等方式,去锻炼儿童的语言功能,尽可能的避免语言发育迟缓对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3]。
参考文献:
[1]刘小英,杨梅凤,刘文龙.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与心智发育水平的关系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7):26-28.
[2]杜文威,程茜.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预后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10):1060-1062.
[3]葛海静,黄敏辉,詹建英.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就诊延迟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03):325-328.
作者简介:张裕萍,1996年5月,汉族,广东省,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护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