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毕婧珊
[导读] 针对当前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疼痛管理在临床上的价值。

        毕婧珊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目的:针对当前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开展深入分析,判断疼痛管理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0例,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排序,单数50例设置为研究组,给予疼痛管理;双数50例设置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种护理方式的不同护理结局。结果:参照组的疼痛程度高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炎患者行疼痛管理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病情带来的疼痛情况,消除疾病对于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疼痛管理;疼痛控制情况;常规护理;肩周炎
        肩周炎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很长的时间,且伴随较为严重的身体疼痛[1]。疼痛管理针对肩周炎患者,可以实现患者的局部镇痛[2]。现列举10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在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处备案,研究人员收集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排序,单数50例设置为研究组,双数50例设置为参照组。参照组患者:男性10例,女性40例;年龄为55-69岁,平均年龄(62.55±1.25)岁。研究组患者:男性11例,女性39例;年龄为56-69岁,平均年龄(62.56±1.24)岁。分析两组一般资料的组间差距,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肩周炎患者资料齐全;(2)肩周炎患者或者患者家属配合此次研究内容;(3)均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要求。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障碍的肩周炎患者;(2)年龄在70岁以上的肩周炎患者;(3)有着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的肩周炎患者;(4)知晓研究情况后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肩周炎患者。
1.2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参照组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行常规护理。
1.2.2 疼痛管理
        研究组行疼痛管理。(1)为患者解释疼痛原因,告知其后续可以采取的相关疼痛干预措施,为患者的做好心理准备,提高患者依从度。医护人员重视患者的心情情绪变化,一旦滋生了负面情绪,立即采取及时的心理支持以及心理干预措施,引导患者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治疗措施,勇敢面对疾病干预治疗过程中的疼痛。(2)转移患者注意力:由于疼痛程度剧烈程度往往与患者的关注度存在相关联系,医护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利用患者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流,转移患者对于疼痛的过于关注。同时,医护人员可以给予患者回忆往事、讲笑话、聊天、阅读、看电视、听音乐、放松以及触摸等方式,再一次分散患者的疼痛关注度。(3)中医疼痛护理:医护人员可以给予患者推拿按摩、穴位注射、中药湿敷以及中药熏蒸等不同方式,放松患者局部肌肉,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放松患者肩关节部位的神经,缓解疾病带来的疼痛感。(4)给予药物干预:护理人员需要听取患者主治医生的用药叮嘱,规范患者疼痛干预正确药物治疗。同时,医护人员及时记录患者每次用药时间、次数、用药途径、用药剂量、用药名称以及用药后的疼痛情况。(5)定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在患者入院治疗4个小时之内进行疼痛筛查,将VAS量表结果在3-5分的患者设为一组,每天同一时间对其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将VAS量表结果在大于5分的患者设置为一组,每天上午和下午在统一时间内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直到患者测量评分在3-5分之间,同上组;将VAS量表结果在小于3分的患者设置为一组,该组患者不同进行每日疼痛评估。
1.3 指标判定
        疼痛控制情况的判定方法为:应用VAS量表,要求患者在长度为100 mm的垂直直线上标记其疼痛程度,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
1.4统计学方法
        t检验用()代表的疼痛控制情况,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组间差异,如果P<0.05,则证明当前研究讨论的组间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得到,研究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结果比较[±s]

3.讨论
        肩周炎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所处环境变化、内分泌紊乱、慢性劳损、外伤以及肩关节退行性改变等原因导致,通常情况患者左侧发病多于右侧,主要变现为梳头试验阳性、怕冷、压痛、活动受限以及肩关节疼痛。肩周炎患者一旦发病,其自身会遭受到疾病带来的严重折磨,十分影响其正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患者疼痛干预护理,长期以往将会给患者带来难以磨灭的不良影响[3]。医护人员是提供疼痛管理的引导者,其护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了患者的疼痛控制结果。常规护理忽视了患者的日常疼痛护理,患者往往存在着很高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结局[4]。疼痛管理则基于患者疼痛情况开展护理措施,其护理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患者疼痛剧烈感,保护患者得到更为满意的护理效果[5]。
        对比两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研究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结果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疼痛管理的使用在临床上可以为肩周炎患者争取到最佳的护理效果,确保患者疼痛控制情况的抑制。

【参考文献】
[1]郑美,朱朝霞,李卫云.疼痛管理干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8):170+172.
[2]张顺凤,葛清花,杨雪玉,等.中医护理干预对肩周炎患者治疗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17):153.
[3]曹英.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19,14(06):96.
[4]黄爱萍,韦丽鹏.中医针灸按摩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肩周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03):157-159.
[5]祝妍.推拿护理联合中医针灸在肩周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4):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