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   作者:夏青梅
[导读] 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改善母婴预后。
        夏青梅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普洱市  665699
        【摘要】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改善母婴预后。方法:选择医院麻醉科在2020年1-12月接诊进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11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全部产妇均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麻醉各项指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对110例剖宫产产妇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其麻醉起效平均时间为(4.71±0.4)min,阻滞完善时间(10.53±1.31);术后患者复苏时间为(15.7.1±1.63)min,麻醉优良率为97.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8%,全部产妇手术顺利,无呼吸抑制、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等重大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择期剖宫产产妇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肌肉松弛好,术后患者复苏时间短、对胎儿及产妇影响小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应用效果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临床数据显示大部分医院的剖宫产率达到40.0%以上[1]。手术需要麻醉辅助完成,麻醉主要通过药物将患者的局部或身体全部意识进行麻痹,让其在手术或检查过程中保持镇静,保证手术顺利的完成[2],由于麻醉药物的使用与麻醉方法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胎儿及产妇,所以,应用麻醉均需要考虑到产妇和围产儿的安全。故探索麻醉在产科的应用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对医院麻醉科在2020年1-12月接诊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1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麻醉科在2020年1-12月接诊进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110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全部产妇均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其中,产妇年龄为20~34岁,平均(29.14±6.35)岁;体重54~75kg,平均(63.61±10.42)kg。排除明显的心、肺、肾功能疾病、精神异常、麻醉药物使用禁忌证、妊娠糖尿病、妊高症、术前胎窘、低体重者。全部产妇为单胎妊娠、择期进行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者,孕周为37+4~42之间周。有手术指征者82例,8例为产妇要求剖宫产手术分娩者。全部产妇在年龄、体重、孕次、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麻醉方法
⑴麻醉前处理:对两组患者均术前进行麻醉访视、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禁饮禁食6h,入室后监测产妇的心电图、无创动脉血压与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作记录;⑵给予常规吸氧,并开放静脉通路。手术消毒和铺敷后再次监听产妇胎心,然后进行麻醉;⑶麻醉: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指导产妇采取左侧卧位,选取L1-2或L2-3间隙进针,确认针进入硬膜外间隙后用腰穿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做蛛网膜下穿刺,脑脊液流出后注入给予5毫升的利多卡因,退出腰穿针后然后自硬膜外穿刺针向头端置入导管3cm。在产妇躺卧大概5分钟后,检查、调整麻醉平面,将痛觉控制在T6-T8水平。

如果术中麻醉效果不佳,可适度追加麻醉药物,掌握利多卡因总量控制在16ml左右。⑷术后进行麻醉访视,了解患者术后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3观察指标
? 观察产妇的麻醉效果及其麻醉各项指标、不良事件情况。麻醉效果评价主要分为优、良、差,其中产妇未感到不适,肌肉松弛程度优且无任何牵拉反应,手术顺利完成为优;在术后手术有轻微不适,肌肉松弛良好,能感觉一点牵拉反应,后续需要给予其他药物才能完成手术为良;上述所有指标均未达到为差。
         2结果
        2.1剖宫产产妇的麻醉相关指标情况统计:该组剖宫产产妇的麻醉起效平均时间为(4.71±0.4)min,阻滞完善平均时间(10.53±1.31);术后患者复苏时间为(15.7.1±1.63?)min。其中,85例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为优,占77.27%(85/110),22例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为良,占20%(22/110)。3例产妇的麻醉效果较差,占2.22%(3/110),麻醉优良率为97.27%。
         2.2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发生产后出血2例、胎儿窘迫3例,血压下降2例,1例为心动过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27%(8/110)。无呼吸抑制、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
        3.讨论
        众所周知,产妇妊娠期特殊的生理变化对于麻醉的安全性要求较高,所以麻醉医师应加强学习、掌握各类患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对于剖宫产手术麻醉,麻醉医师应在麻醉手术前,充分考虑到产妇的生理变化以及病理变化可能出现的风险,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对产妇分娩新生儿的损害降到最低,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多年来,临床上对剖宫产手术应用的麻醉有腰麻、局麻、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及全身麻醉等。全麻不常规应用,单纯用氯胺酮没有肌松效果,影响麻醉效果,而且容易引起产妇抽搐发作,在重度妊高征或者先兆子宫破裂的孕妇中禁止使用。近年来腰硬麻醉联合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它通过蛛网膜下腔阻滞比较完善,作用迅速,牵拉反应少,腹肌松驰满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3] 。笔者与麻醉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现通过对9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11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其麻醉起效平均时间为(4.71±0.4)min,阻滞完善时间(10.53±1.31);术后患者复苏时间为(15.7.1±1.63?)min,麻醉优良率为97.27%,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27%,无呼吸抑制、硬膜外血肿、神经损伤。充分印证了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肌肉松弛好,术后患者复苏时间短、对胎儿及产妇影响小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柳秋仙,沈云华.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5,18(4):589-590.
[2]黄琴,黄承云.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术麻醉效果和新生儿状况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01):102-104.
[3] 翟清. 腰硬联合麻醉一点法与两点法在剖宫产中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4)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