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技术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研究 高振阳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高振阳 周婧敏
[导读] 摘要:电气工程依赖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现代化技术。
        身份证号码:21038119900617XXXX;身份证号码:2113241988091XXXX
        摘要:电气工程依赖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强的现代化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很大程度体现了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本文针对电子电工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优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工电子;应用研究
        引言
        安全用电以及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及操作能力,是学生通过电气工程训练学习以及掌握的基本内容。它在电工电子技术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优秀的电工电子技术人才不仅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掌握着超强的生产实践能力,这与电气工程的训练紧密相关。
        1电工电子技术理论
        电工电子技术所拥有的理论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电路构成。电路是实现电流有效通过的重要途径。简单电路的构成是由四个组件组成:一是电源、二是负载、三是导线、四是开关,其中的电源是将具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一种设备,用电器是对电能进行消耗的设备,含有的基本物理量涉及电流、电压、电动势、电阻。第二,电路连接。在家庭电路中所应用的电器之间属于并联的过程,用电器与控制用电器的开关之间也属于串联模式,还有一些电路较为复杂,表现在既含有串联模式、又有并联模式。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并不会互相影响,而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之间却存在着互相影响的现象。第三,电流磁效应。在载流导体的周围含有较大的磁场,也就是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可以简称为电流磁效应,可以对磁场产生与消失进行有效的控制。电动机与测量磁电式仪表含有的工作原理为磁效应作用。第四,电流热效应。在电流经过导体时会表现出电能不断转化热能的过程,主要原因是电流经过导体会发生自由电子碰撞的过程,这种电流经过导体发生热的现象称之为电流热效应。
        2当代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现状
        首先,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前提下,电气电子技术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电气和电子技术的自动化已经实现到各个级别,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自动化水平有待不断提高。由于电气和电子技术的整体自动化水平较低,在实际开发中技术能力和自动化部署之间的差距导致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严重开发延误,并逐渐被市场淘汰。此外,高水平的电子技术研发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电子电气技术的发展。在进行电子电气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开发时,由于对大量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整个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相对缓慢。当中国现有的科技人才不足,又缺乏研究人员时,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个较低的层次和水平。这将导致研发人员的整体素质下降。因此,有必要提高研发人员的素质,形成稳定的技术发展模式。
        3我国电气工程训练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策略
        3.1合理设置电气工程的训练目标
        电工电子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而言,要将专业技术培养放在首位。在电气工程训练中,建议针对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规划,先设置电气的培训内容和要点,制定规范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坚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后期训练项目的设计运用中,应当在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提升其道德素养,可为其增设国际电工培训教学、就业规划等课程,以此提升学生综合实力。其次,建议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达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传统的电子电工技术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学生参与实训以及工作的强度非常大,课程内容多,真正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课程内容少。为保证学生学有所成,科学规划学习时间,建议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及时更新教学目标,按照当前的教学计划做好教学部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实训机会,让其能够多参与电气产品的组装以及研制。在全面保证电气运用环节的时效性基础上,巩固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2加强教学,不断提升和更新培训教育质量
        现有电气电工培训内容中,训练教师要做好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在现有教学考试模式基础上,加强理论考试的教学评估,进而做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培训。现有的电工电气项目培训中要求学生要掌握完善的电工电子技术、电路技术以及现代化数字技术、智能化电子技术。对此,指导老师要科学设计考核内容,不仅要结合现有的教学结构,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敏感能力,加强其对基础知识的感知和认识,也要在实践考核层面,多关注学生的实际运行、设计创新、技能实践等能力,让学生将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评价,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让学生满足社会建设需求,实现综合性发展。
        4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的具体应用
        4.1在供热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对于供热系统而言,在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了以下两个环节,分别是电网调度和变电站调度。通过将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到供热系统建设中,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还能保证该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在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背景下,可以实现对供热系统相关数据的分析,并将最终的分析结果作为评价该系统运行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控制程度,促使变电站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从而保证变电站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进而确保相关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2电力调配方面的应用
        通过将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到电力调配领域中,可以保证日常生活供电的正常性和稳定性,促使电网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不断发展。首先,通过应有的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可以确保电网及其相关设备运行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极大地提高电力调配的效率和效果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通过应用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还可以尽可能避免出现一系列的能源过度损耗问题,实现对能源的节约。此外,安全用电问题是整个电网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这是由于人工手动操作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这将严重影响相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而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利用该技术,可以将相关指数控制在比较安全的范围内,同时,还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对事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从而尽可能避免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
        4.3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目前交通运输系统在开发和设计中,离不开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通过应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对交通运输系统内部部分电路的设计,从而极大提高轻轨和列车的运行性能。此外,工业、石油和电力行业也加大了对电气工程及其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通过应用该技术,不仅实现了智能化操作,还提高了智能化控制水平,如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网络报警系统、供电自动化系统、银行自动化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等。
        结束语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综合能力强的人会有更长远的发展。教师应根据电气工程训练和电工电子技术的学科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出能够与真正从事电气工程和电工电子技术有关的工作,培养出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2):178-179.
        [2]张春霞.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 (22):151-152.
        [3]张传栋.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 (25):248-249.
        [4]康伟.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 (13):138-139.
        [5]王胜佳.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初探[J].山西农经,2017(18): 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