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郝敬震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4期   作者:郝敬震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具有传统混凝土结构所不具备的施工质量高、施工周期短、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因此逐渐代替传统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地位,也响应了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
        江苏秦汉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6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具有传统混凝土结构所不具备的施工质量高、施工周期短、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因此逐渐代替传统混凝土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地位,也响应了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本文以某建筑工程为例,对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其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的产物,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在我国的提出,装配式建筑技术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
        1装配式混凝土房屋建筑工程的现实意义
        1.1绿色环保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作为一种新型房屋建筑技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一般采用外墙预制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模板的使用量。另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使用的预制构件是已经加工好的成品或半成品,可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降低建筑中产生的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环保效益突出。
        1.2有效缩短工期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新型建筑技术,能够在安装外墙的同时进行室内砌筑和装饰工程,实现建筑外墙装修和粘贴保温材料一体化。建筑工程中各项工艺能够同时开展,可有效缩短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工期。
        1.3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尽量采用预制构件,预制构件集中在工厂中养护,其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相对易于控制,相应地,质量也更易得到保证。另外,国际上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曾经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预制混凝土的强度变异系数比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小,即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持久性与强度,均比传统的现浇筑混凝土更好,能够有效提高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
        1.4其他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除了具有上述几点优势外,还具有其他的一些应用优势。首先,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建筑工程具有更高的抗震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对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威胁。其次,应用的构件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可以更好地提升建筑物的保温性能,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安逸的居住环境。
        2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1NPC技术
        该技术的中文全称为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目前在国内的应用程度比较广泛,主要利用工程的全自动机械生产方式以及现场装配完成。该技术能够将原本不相连接的混凝土墙板和墙梁有效连接,并且在竖向结构构件上面预留钢筋,保证更加顺利地完成搭接工作。另外因为房屋建筑中的剪力墙结构全部都是通过预制工作完成,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直接减少外墙工作人员的劳动难度,防止材料的过度使用。最后NPC技术能够防止因为材料质量不足导致的裂痕现象,保证各个部分的结构部件紧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2]。
        2.2PC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施工技术是混凝土装配结构的另外一种外部表现形式,该结构主要通过外部填充墙和空调板等分支构件组合而成。在建筑工程中利用PC技术能够减少结构之间空隙的距离,使得不同材料之间获得紧密的连接,保证建筑主体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以及隔热性能。同时PC构件的生产制作全部都是在厂部实施,所以具有低污染、高性能的特点。当前从各个地方的应用情况来看,该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有效减少施工工程任务量,并且为后期的混凝土养护,部件维修等工作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1]。


        3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优势
        3.1缓解工程资源紧缺现象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之一,一方面提升人们的物质居住水平,另一方面也推动我国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随着建筑物数量的增长,工程建设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过度的开采与利用,造成了我国能源紧缺局面。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的运用与推广,可以很好地缓解能源紧缺现状,减少各类工程能源、资源的耗损。例如,钢材和木材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之一,并且日均耗损量非常大。但是,如果使用预制外墙板,可以替代钢材、木材,从而节约了工程能源的耗损,缓解了工程能源、资源紧缺的现象。
        3.2提升了建筑质量水平
        由于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中使用的构件都是提前在工厂内预制的,按照模板统一生产,直接投入现场施工中即可,施工品质得到了保障。其次,可以前期对各个预制环节进行质量把控,确保预制件完全符合施工需求,不会出现任何误差,确保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此外,装配式施工技术十分先进,建筑物更加节能环保,保温效果佳,并且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少,实现了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特征,也大大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2]。
        3.3实现了生态、环保、节能的建筑理念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会涉及现场的许多施工工序,再加上现场的生产、安装、运输环节较多,会产生较多的灰尘,对周边环节造成较大的污染和破坏。而装配式施工现场是不需要现场生产的,前期的生产过程是在专业的装配式工厂中完成,然后将各个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直接组装、拼接,大大减少灰尘的产生,并且使用的材料均是绿色、节能、环保型材料,对人体的伤害较低。除此之外,在建筑拆除的时,也不会造成垃圾污染,实现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生态、环保、节能的建设理念。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
        4.1模板安装技术
        建筑工程在安装模板的过程中,始终秉持符合建筑建设需求的原则,使安装模板的结构具有统一性特征,依照先水平构件后竖向构件、先模块构件后异形构件的顺序逐件安装[3]。1)为了让剩余浮浆自行流入模板顶端,达到新混凝土与原结构混凝土充分融合的效果,要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上进行凿毛,将斜模板安装在符合高度的顶端上。2)当混合到一定程度的混凝土达到混凝土要求的标准强度之后,自密实混凝土表面出现溢出现象,就可以停止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4.2墙体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实施墙体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为了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出现漏浆的现象,要在墙体浇筑的底层铺设3~5cm的石子水泥砂浆。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本工程采用的是分层浇筑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浇筑完成后墙体出现裂缝的问题[4]。其中,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砂浆的浇筑厚度不能高于40cm,而且浇筑的时间不能过长,一定要比混凝土凝固的时间短。同时,要避免预埋件、模板在浇筑混凝土砂浆时与钢筋发生碰撞的现象。成功浇筑之后,在使墙体浇筑高度比顶板顶面高2~3cm的前提下,按照浇筑标准做好找平工作。用振动棒开展分层振捣工作,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将振动棒插入到混凝土中,保证每层的插入深度在最佳深度50cm左右,因为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效果。如果在浇筑过程中有石子下沉或者混凝土表面有浮浆的现象,应当立即停止振捣,重新调整之后再开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的质量,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建筑平面的稳定性,建筑施工程序的规范性,响应了国家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号召。因此,企业应深入探索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应用,提升技能水平,减少企业建筑投资成本,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
        参考文献
        [1]胡珊珊,杨晓波.三层单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J].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21,31(01):41-45.
        [2]张凯明,杨若琳.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策略[J].建筑与文化,2021(03): 233-235.
        [3]孙元凯.浅谈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法律风险防范[J].农电管理,2021 (03):69-70.
        [4]庄鸣.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1,47(03): 119-120.
        [5]赵培莉.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部分叠合板的设计及计算方法[J].广西城镇建设,2021(02):48-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