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建筑实践》2021第3期   作者:贾炳尧
[导读] 建筑施工呈现出系统化和技术复杂性的特点,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多种环节的质量控制,
        贾炳尧
        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施工呈现出系统化和技术复杂性的特点,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多种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各项环节的紧密衔接推动施工建设的有序开展,在各项技术支持下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而混凝土浇筑是进行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技术运用和质量控制效果会影响后续施工建设的效果,更加会对使用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混凝土浇筑各项技术的运用价值,在紧抓技术要点与施工质量基础上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有序开展,在各项施工技术灵活运用基础上保障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科学振捣;浇筑施工

前言:研究指出建筑施工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施工建设技术和安全质量受到人们的关注,需要在该项技术运用基础上提高施工建设的质量。混凝土是进行建筑施工的关键因素,施工质量会影响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控制效果,更加会对整体施工建设质量造成多种影响,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混凝土技术施工的质量,有助于保障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因为混凝土浇筑质量会受到比例配置和振捣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各项技术环节的控制效果,立足科学控制与质量监督推动建筑施工的有序开展。这样可以通过建筑施工的技术工序和要点控制推动建筑混凝土施工建设的稳定落实,立足技术优势和要点控制保障混凝土浇筑技术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
一、在建筑混凝土建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一)配置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各项因素的影响,通过多种技术的运用和因素控制推动建筑施工的有序开展,重点是对水泥和掺合料等原材料比重的控制,通过科学配比推动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在建筑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生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出现各项原材料搭配不科学的现象,在搭配过程中出现比例失常问题的发生,对混凝土使用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以此对后续混凝土浇筑工作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1]。例如在进行水泥配料过程中出现水泥碱配置不科学的问题,如果水泥碱含量出现超标则会影响水泥色差,影响后续浇筑施工的有序开展,不能保障水泥浇筑工作质量的稳定提升。又如在进行配比过程中出现骨料杂质过多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混凝土配置质量达不到预计的质量标准,在浇筑施工之后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
(二)模板设计和科学安装
        混凝土浇筑是进行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技术运用和质量控制效果会影响后续施工建设的效果,需要思考混凝土浇筑对后续施工建设造成的影响,在各项因素控制基础上制定更加科学的浇筑方案与施工计划。模板技术和后续施工安装工作对混凝土浇筑质量造成直接影响,需要严格根据设计标准进行模板设计,立足模板质量的控制提高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在模板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在细节把控基础上关注到模板的整体承载力,在稳定结构分析基础上保障设计方案的简单与合理性[2]。但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出现细节处理的设计问题,模板设计之后出现接缝严密性比较低的问题,在建筑时出现漏浆的工作问题。
(三)钢筋管理和使用
        在对混凝土进行建筑管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施工方案把握基础上关注到各项因素的控制,立足钢筋制作和捆扎推动混凝土浇筑工作的优化发展,立足科学控制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钢筋工程处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技术规格、捆扎技术等工序的开展情况,严格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开展钢筋处理工作的落实质量。如果在进行钢筋工程处理过程中出现表面存锈的问题会影响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后续施工建设时应该通过除锈技术的运用保障钢筋施工的质量[3]。此外在进行钢筋连接和捆扎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在落实施工技术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施工处理方案,保障浇筑施工的处理质量。
(四)浇筑技术
        在科学配置混凝土配置质量之后则应该根据相关的浇筑工序进行施工操作,在技术标准指导下开展多样化的技术操作,立足各项施工程序的运用提高浇筑工作的落实质量。如果未能对混凝土浇筑工序进行科学控制则会影响结构之间的严密性,会限制混凝土浇筑整体质量,应该在各项因素分析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浇筑方案与施工方案。同时在进行浇筑过程中需要对倾落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如果自由度较大会出现混凝土串筒问题的发生,也不能保障后续施工建设质量的控制情况。此外需要思考浇筑厚度的科学控制,在技术标准指导下开展多样化的振捣和搅拌处理,以免因为振捣不科学导致的浇筑质量不达标问题。
二、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关注到的技术要点
(一)科学配置混凝土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各项环节的控制质量,立足各项控制工作开展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操作的质量,通过多种技术工作开展推动浇筑工作的有序落实。因为在建筑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生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出现各项原材料搭配不科学的现象,在搭配过程中出现比例失常问题的发生,对混凝土使用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对后续施工建设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立足科学配置保障混凝土浇筑工序的开展质量,在科学配比基础上推动建筑施工的有序开展。
        一方面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科学配比,在质量把控基础上保障原材料质量达到预计的标准,在成分把控基础上推动混凝土浇筑工作实现稳定开展。另一方面在原材料配置过程中需要坚持配比的科学性,通过实验操作之后分析各项原材料投放比例的合理性,通过科学配置保障混凝土质量和使用性能[4]。在搅拌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原材料投放的顺序,在对搅拌时间进行科学控制基础上保障混凝土浇筑的整体质量。搅拌时间过长或者是过短会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达不到预计的质量标准,搅拌质量不能满足后续施工建设提出的质量标准,让混凝土性能达到预计标准之后再投放到施工现场中。


(二)科学设置与选择模板体系
        因为模板技术和后续施工安装工作对混凝土浇筑质量造成直接影响,需要严格根据设计标准进行模板设计,立足模板质量的控制提高浇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在进行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通过科学选择和设置模板体系构建更高层面的浇筑管理平台,利于保障浇筑工作的有序开展。应该围绕施工现场中的各项因素进行浇筑方案的设计,在把握设计方案与意图基础上进行模板设计,围绕建筑项目特点思考在模板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的细节,在各项因素把控基础上提高模板设计的合理性[5]。本文认为在进行模板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模板结构的合理性与便捷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搭拆简单的特点,可以推动浇筑施工的有序开展。
        在模板制作过程中应该关注到相关防护措施的落实,在保障使用精度基础上让混凝土浇筑达到预计的标准。在各项因素考虑基础上进行模板结构的设计,在细节把控基础上关注到模板的整体承载力,在稳定结构分析基础上保障设计方案的简单与合理性。在设计结束之后应该关注到模板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围绕工程建设目标和技术标准进行面板材料的选择和实践运用,重点分析模板材料硬度和刚度可以满足施工建设提出的技术标准。这样可以保障建筑施工模板达到施工建设提出的技术标准,在各项指标达到预计标准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三)做好钢筋工程的技术处理
        因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受到钢筋工程的影响,尤其需要获得钢膜处理技术的有效运用支持,通过各项技术的科学运用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有序开展,在技术优势发挥和科学控制基础上保障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落实质量。所以在后续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关注到钢筋工程处理技术的运用特色与实践价值,通过各项技术运用保障施工建设的有序开展,在浇筑技术运用基础上保障后续施工建设工作的落实效果。一是在钢筋工程处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技术规格、捆扎技术等工序的开展情况,严格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开展钢筋处理工作的落实质量。如果在进行钢筋工程处理过程中出现表面存锈的问题会影响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后续施工建设时应该通过除锈技术的运用保障钢筋施工的质量。通过保障钢筋质量可以推动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有序开展,避免因为钢筋质量达不到预计标准造成的浇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立足具体施工技术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处理。
        二是在进行钢筋连接和捆扎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在落实施工技术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施工处理方案,保障浇筑施工的处理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技术处理方案,在遵循技术标准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技术操作处理,对施工建设质量进行精准把握。同时在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对钢筋技术标准进行多个层面探索,在施工操作过程中应该对技术标准、类型、捆扎圈数和使用数量等因素进行控制,也应该在技术标准下处理好钢筋的接头位置,严格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开展施工建设以保障混凝土浇筑工序的落实质量[6]。这样可以在施工方案把握基础上关注到各项因素的控制,立足钢筋制作和捆扎推动混凝土浇筑的优化发展,立足科学控制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四)关注到浇筑技术的精准运用
        研究指出在科学配置混凝土配置质量之后则应该根据相关的浇筑工序进行施工操作,在技术标准指导下开展多样化的技术操作,立足各项施工程序的运用提高浇筑工作的落实质量。混凝土浇筑是一项技术操作性比较强的工作,应该对各项环节进行精准把握和科学控制,立足科学浇筑技术运用推动建筑施工的有序开展。如果施工人员未能对混凝土浇筑工序进行科学控制则会影响结构之间的严密性,也会限制混凝土浇筑整体质量,不能保障施工建设工作的优化发展。所以施工人员应该在各项因素分析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浇筑方案与施工方案,通过保持浇筑高度和速度等因素推动浇筑施工的有序开展,也需要在进行浇筑过程中对倾落情况进行严格控制[7]。在对浇筑时间进行控制基础上遵守相关的技术保准开展浇筑施工,通过高度控制保障浇筑施工的均匀性和质量。施工人员应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避免因为超出预计时间导致的凝固现象,这样利于保障混凝土浇筑的整体质量。
        同时需要思考浇筑厚度的科学控制,在技术标准指导下开展多样化的振捣和搅拌处理,以免因为振捣不科学导致的浇筑质量不达标问题。在浇筑操作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柱梁板等方面的技术操作,在达到预计技术标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技术操作与管理,在满足技术标准之后开展针对性的浇筑施工。例如在进行柱子浇筑处理过程中应该关注到相关技术顺序的运用,从两端逐渐向中间开展技术浇筑并保障技术处理的同步性,减少在后续浇筑处理中遇到的横向推力。此外也应该关注到科学振捣对混凝土浇筑质量造成的影响,重视通过科学振捣达到预计的质量标准,以此给后续施工建设提供技术处理支持。在对原材料进行配置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插入式振捣器的运用价值,通过垂直振捣的方式提高原材料的搅拌处理能力,可以在保障平整度基础上推动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振捣处理过程中也应该关注到混凝土内部结构提出的质量要求,需要在合理移动范围中进行振捣处理,通过保障振捣间距科学性的方式推动浇筑工作的稳定落实。
结论:综上得知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各项技术环节的控制效果,立足科学控制与质量监督推动建筑施工的有序开展,在紧抓技术要点与施工质量基础上获得更高层面的技术施工处理成果。本文认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重视立足科学配置保障混凝土浇筑工序的开展质量。同时需要在进行模板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到模板结构的合理性与便捷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搭拆简单的特点。此外也应该做好钢筋工程的技术处理,关注到浇筑技术的精准运用以推动浇筑施工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宋德龙.探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陶瓷,2020,23(11):101-102.
[2]杨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0,15(11):61-62.
[3]苏志彪.关于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27(10):123-124.
[4]康生芳.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11(20):55-56.
[5]顾鹏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砖瓦,2020,32(05):188+190.
[6]徐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6(11):200.
[7]张汶乾.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3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